秋天最“伤人”的四股风,及中医防护对策!

文摘   2024-09-12 05:00   河南  



中医常说,“六邪”(风、寒、暑、湿、燥、火)是导致人体患病的外因,其中风邪又是百病之长,其他邪气多依附它侵犯人体。

秋季是风邪发威的时候,尤其是深秋时节的风邪最凶猛,早晚的凉风总会吹得人不禁打哆嗦。

《黄帝内经》中讲秋三月“天气以急”,这里的“急”就有秋风疾进的意思。

《素问·风论》说“风者,百病之长也”,风邪致病最急,变化最多,速度最快。

六淫中其他几种病邪亦每多随风邪相兼为患,如风寒、风热、风湿等等。

风邪致病具有病位游移,行无定处,变化多端的特点,尤其是秋季,很多人容易出现咳嗽、关节痛、头沉、鼻炎等症状。

如果不早点调理干预,很容易发展成严重难治的疾病,因此我们一定要注意日常防范。

秋天最该防住的“四股风”

1、晨起冷风

早晨伤于风为“肝风”,病多在头部,清晨的冷风带来的温差往往让人猝不及防,容易导致流鼻涕、打喷嚏,特别是过敏性鼻炎患者更易受影响。

所以出门前提前查询天气,以便穿着合适的衣物;增强鼻黏膜免疫力,用清水清洗鼻腔、揉搓鼻翼,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增强鼻黏膜的免疫力。

佩戴防护用品:佩戴围巾或口罩,能有效减少冷风对呼吸道的直接刺激。

2、夜间对流风

夜间阴气最盛,阳气最弱,此时若被风邪侵袭,最易伤及肾中阳气,容易引起颈项、腰背、四肢等疼痛,尤其是老年人更为敏感。

因此入睡时窗户留有缝隙通风即可,避免大开窗户;盖好被子,尤其注意背部和腰腹的保暖

建议:温水泡脚,睡前用温水泡脚并揉搓,有助于强壮腰脊,推动血运,温煦脏腑。

3、运动出汗吹风

秋季凉爽,很适合运动,外出活动频繁,但出汗后皮肤腠理大开,腠理是外邪入侵人体的门户,如果运动后吹风,容易被凉风侵袭而诱发疾患。

因此,运动结束后尤其要注意防风,适时调整衣物,多准备几件衣服,在运动前后调整更换,避免着凉。

及时擦汗:运动结束后及时用毛巾擦干汗水,避免满身是汗迎着风吹。

选择避风环境:尽量选择避风或微风的环境进行运动,减少风邪的侵袭。

4. 脑后受风

大家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在两栋楼之间行走时,风会特别大,这种过堂风吹到后脑和脖子,容易引起头痛、颈部僵硬疼痛等不适,尤其对有慢性头痛或颈椎疾病的老人更为不利。

后脑勺分布着丰富的神经和毛细血管,风邪侵入容易诱发颈椎病,提醒大家,刮风时要减少在高楼间停留。

风大时要把衣服领子立起来,或戴上围巾以预防寒气对脖颈的侵袭;颈部保暖不仅可以避免颈部疲劳,对受寒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也有一定的好处。

热水泡脚缓解头痛:将双脚浸入热水15-20分钟,有助于缓解头痛,同时也有驱寒退热的效果。

除了秋季的风邪,中医认为,四季其实皆有风。

东风发生于春季,疾病多出现在肝,肝的经气输注于颈项,所以春季病多在头部。

南风发于夏季,疾病多发生在心,心的经气输注于胸胁部,夏季多在胸胁疾病 ,长夏易发生脾脏虚寒的腹泻病。

西风发生在秋季,疾病多发生在肺,肺的经气输注于肩背部,秋季得病多在肩背。

北风发生于冬季,疾病多发生在肾,肾的经气输注于大腿和四脚,所以冬季得病多在四肢。

风邪还容易在以下时刻大举侵犯:

饮酒时中风为漏风,表现为自汗、汗液漏出不止;房事时汗出中风为内风;沐浴后未擦干头发中风为首风,表现为头面多汗、头疼等。

如时受风日久不散,进入脾胃会导致消化不食、腹泻等。

祛除体内风邪,方能气血通畅百病不生。除各种祛风的中药和方剂,还有传统的针灸,艾灸和推拿等,从经络来治疗,也能达到很好的祛风疗疾的目的。

通过上述中医防护对策,我们可以有效地抵御秋天各种“风邪”的侵袭,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健康。

人人文化传播
人人知医/人人自医/天下无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