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开示的六念法门

文化   2025-01-23 23:16   山东  


早期的佛教典籍当中,佛陀给弟子讲说的念佛法门为六念。六念即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和念天。六念法门是佛陀开示的收摄身心的方法,针对的是佛世的弟子。念佛、念法、念僧大家都很熟悉,皈依三宝的时候会有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在皈依之后我们内心应如何忆念三宝,佛陀曾这样开示:任何时候都可以忆念三宝乃至戒、施和天。

皈依佛这一句念想可以引发我们内心当中对于三宝的皈境,通过忆念佛所行的法、所应行的事,能够化解内心当中当下的贪嗔痴的烦恼。也就是说当我们烦恼来的时候,可以忆念三宝。就像佛经当中所说,在任何恐怖或内心烦乱的时候,念三宝内心可得以平静。
忆念法也是一样,通过忆念佛陀所说的能够断除烦恼乃至解脱的法,对治我们的内心和行持。忆念僧宝的功德也是一样,佛经当中说,对于僧宝的所有行持、皈依对象、布施供养,都是念僧的范畴。



皈依三宝看似简单,但并不是说皈依之后就不用忆念三宝了。不能忆念三宝,之后的所有的信心和愿力都行持不起来。
念戒即在家居士所受持的五戒、八关斋戒、在家菩萨戒等,或出家师父所受持的比丘戒、大乘菩萨戒,通过忆念戒行来检测自己的身心,以这样的功德遮止当下的种种贪嗔痴烦恼。
念施即针对所有佛弟子,通过自身所行持的所有布施、供养,以这样的功德再次生起对三宝的信心,对治当下的烦恼。

念天即二众弟子忆念天界(大梵天、四天王天、三十三天等)众生皈依三宝,行持善业而得以生天界的功德。也许有人会有疑问,我们皈依的人是以出离三界或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为目标的,不是以生天界为目标的,为什么要念天呢?以出离三界或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为目标,这是我们后来在弘扬大乘佛法和念佛法门的时候所提倡的,但是在佛世的弟子当中,在家出家二众也有往生到天界的,所以佛陀教导大家可以忆念天,简单来说就是统一忆念你所皈依的对象和行持的善业,通过忆念增加信心而不断地断除烦恼、增长道业。
六念是佛陀对于在家众和出家众所讲述的念佛方法,即通过收摄身心而给以安立法的义趣。净土法门从唐朝发展到现在,一直经久不衰,它非常容易上手,念佛与念阿弥陀佛之间的差别在《阿弥陀经》中也有非常清晰的解说。《阿弥陀经》中有言,在极乐世界中所有奇妙杂色之鸟所宣说的种种音声都可以让彼国众生得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包括微风吹过诸宝行树所发出的微妙音声也可以让极乐世界的众生生起念佛、念法、念僧之心。

念佛、念法、念僧是摄持所有法门的,净土行人要注意,不能只念阿弥陀佛而忘记念三宝。所有修习佛法的内容当中都是佛陀讲的解脱方法,通过这些解脱方法可以摄持身心安立正念、正行,得不退转,一生补处。
整体来看,通过念阿弥陀佛名号为行持的方法,生起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希求之心,两者结合就是因行和果向,这是念佛弟子应该安立的最基本的念佛认知。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鲁(2022)0000135



版权声明:

文章来源网络

图片来源|网络

版权属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妥善处理




淄博千佛讲寺
千佛护佑,平安吉祥!传承佛教文化,弘扬正信佛法。消除邪知邪见,树立解脱信念。 地址: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新建中路一号千佛寺。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鲁(2022)0000135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