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如何看待“祭祖”?小年这样做利益祖先、增福纳吉!

文化   2025-01-22 23:50   山东  


小年即将到来,在祭灶的同时,全家一起制备供品、点上香烛祭祀祖先、祈保平安,是不少人的童年记忆与现实缩影。


今天为大家分享佛教关于祭祖的看法,以及如何在利益先人的同时让自己也能获益。






如何看待祭祖





年关前的“祭祖”是一场横跨时空的交流。


我们于当下缅怀过往的祖先,希望通过供品及焚化的锡箔来利益他们;同时,也希望他们能够护佑未来的子孙。


这种孝亲报恩、自利利他的精神是佛教所认可、并极力倡导的。


只不过,相较于让祖先获得物质的享乐,佛教更注重为彼此带来解脱的安乐——


期望逝者能借由生者,接受到佛法的帮助,彻底远离苦难,获得究竟清凉的安乐;




同时,也期望生者在帮助逝者的同时,也能普同获益。这份利益并非缘于逝者的护佑,而是缘于于自身的付出。






如何运用佛法的智慧

来冥阳两利





一、用鲜花蔬果代替酒肉


祭祖时,有人会为祖先供上酒肉以表心意。


从民俗角度看,这样做或许对在世者来说是一种安慰,也是感恩和思念的重要寄托。


而从佛教的角度看,先人如果已投生六道,不论是投生善道还是恶道,都无法受用这些供物;


若先人已往生净土,只需起心动念,即可丰衣足食,也无须这些供品。


按佛教的观点,虽然发心是为了利益先人,但是杀生供肉,对祖先非但无益,反而会让祖先和自己与被杀众生结下恶缘。


《地藏经》云:“何以故?尔所杀害,乃至拜祭,无纤毫之力,利益亡人,但结罪缘,转增深重......


临命终人,在生未曾有少善根,各据本业,自受恶趣,何忍眷属,更为增业。”


因此,祭祖的供品更推荐用鲜花、水果、素糕点等。



二、让他们与佛法结缘


○忏悔发愿




相比供物,真正能利益祖先的是让他们接受“善法”的帮助。首先便是帮助他们代为忏悔。


一切违缘来自于往昔所作恶业,想要安乐顺遂,势必要经由忏悔来缓解、乃至消除业障,同时与其他众生解冤释结。


于祭祖时,可代祖先忏悔,发愿再不复犯,可念《忏悔偈》: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
罪亡心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



既已忏悔,须由“发愿”指明未来努力方向,可代逝者发愿:



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
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



○诵经念佛




既已忏悔业障、明确方向,正宜行善培福、普皆回向。


既可以去正信寺院参与众姓法会,也可请法师们做一堂独姓佛事。如果想要自己在家诵经回向给先人,也未尝不可。


推荐诵读《佛说阿弥陀经》《地藏经》《药师经》《往生咒》,以及念诵“南无阿弥陀佛”佛号若干遍。


在诵经、念佛后,要注意把功德回向给先人,乃至法界众生,如此可广结善缘、种下善因。可念《回向偈》:



诵经/念佛功德殊胜行
无边胜福皆回向
普愿沉溺诸众生
速往无量光佛刹
十方三世一切佛
一切菩萨摩诃萨
摩诃般若波罗蜜


来源 | 上海玉佛禅寺
图片来源 | 十愿网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鲁(2022)0000135



版权声明:

文章来源网络

图片来源|网络

版权属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妥善处理




淄博千佛讲寺
千佛护佑,平安吉祥!传承佛教文化,弘扬正信佛法。消除邪知邪见,树立解脱信念。 地址: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新建中路一号千佛寺。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鲁(2022)0000135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