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天天学•2024年12月29日】中国共产党延安历史|开展食盐运输(二)

百科   2024-12-29 21:12   江西  

1941年1月6日,奉命北移的新四军军部及其所属皖南部队9000余人,在安徽泾县茂林地区突遭国民党军队8万余人的包围袭击。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的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成为第二次反共高潮的最高峰。皖南事变发生后,中共中央同国民党顽固派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中共中央提出在政治上取攻势、在军事上取守势,坚决击退国民党顽固派第二次反共高潮的正确方针。中国共产党的正义自卫立场,得到各界人士、民主党派的同情和支持。在国际上,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高潮,不仅为苏联所反对,美国和英国等国也表示不满。国民党当局在政治上陷于空前孤立的形势下,不得不收敛其反共活动。至1941年3月初,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的第二次反共高潮被打退。

1941年3月5日,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会议,讨论时局问题和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问题。朱德发言指出:发展生产途径很多,如毛纺织,过去由工业处垄断,不能发挥下面的积极性。如生产盐,三边地区盐池比四川自流井还好,能运出去可获利很多,要用大力抓,组织群众及部队挖运盐。任弼时发言指出:要保证运60万驮盐“出口”,以换取1000万元法币,以此抵上被国民党切断的每年1000万元的外援。毛泽东发言指出:要下决心立即投资生产事业,主要是投资盐的生产。并要求以200万元投资盐的生产。

5月13日,在西北局宣布成立的当天,西北局即召开会议,研究食盐的运销问题。会上指出:“目前组织全边区人民驮盐运动,成为我们边区党与人民当前迫切的中心任务”。

所谓的驮盐,即食盐的运输,主要是指从三边分区的盐池向边区中心或口岸的运输。在当时的情况下,食盐的运输主要是靠牲口驮运,每驮约150斤。从产地到目的地,路程二三百公里左右,最远的要达到350公里左右。运输的道路多为山路,崎岖难行。因此,食盐的运输,成为极大的难题。

1941年5月18日,西北局作出《关于运销食盐的决定》。决定指出:“各地党(委)、政府、军队必须立刻进行食盐运销动员及运销中各项准备工作。”决定特别强调指出:“运销食盐是一个新的重大艰难的任务。为完成此任务,不仅需要对边区人民有充分的宣传解释工作,而且必须有党内的全体的动员,我们的口号是:‘每个党员都要去运盐。’除组织边区、分区、县、区、乡食盐运销委员会外(三人到五人),并以县为单位,组织运盐总队,县委书记或县长为总队长;区组织大队,区委书记或区长为大队长;乡组织小队,党支书或乡长为小队长;行政村组织小组,党的小组长或行政村主任为小组长,尽量办到组织每一位能参加运盐的人民到运盐队中来(或叫贩盐队)。”

同年5月26日,陕甘宁边区政府发布《为动员边区人民运销六十万驮食盐的决定》。在边区政府确定的60万驮食盐运销任务中,包括公盐6万驮。所谓公盐,就是在运输过程中,政府不付给运费,只是将每驮盐的三分之一留给运输户,而将三分之二交给政府。对有运输能力而不履行义务者,缴纳由所承担义务折合的“公盐代金”。收取公盐代金,既可便利人民群众负担,又可缓解财政急需。

在边区政府作出运销食盐60万驮的决定后,边区食盐运销委员会督促各分区和各县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由专员或分委书记、县长或县委书记兼任主任委员,区、乡还成立了运输大队和运输队,由区长或区委书记、乡长或乡委书记兼任大队长和队长。为了便利人民运盐,盐务局在沿路设立盐栈、骡马店,优待运盐脚夫,预备鞍架、口袋等。

来源:学习强国

油墩街微报
关注油墩街微报,了解家乡发展变化,传播正能量,努力打造鄱北信息平台,促进家乡和谐发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