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12月3日,中共陕甘宁边区中央局在延安召开经济自给动员大会。毛泽东、朱德出席并发表讲话。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在会上作经济自给动员报告,分析了为什么要加强经济建设,做到完全自给以及如何做到完全自给的根据和条件,提出了边区1941年自给自足的计划和任务。毛泽东在讲话中指出:现在根据地的工作粗枝大叶已经不行了,必须以细密的组织工作来代替,经济建设的任务就是适应现在的环境而提出的。朱德在讲话中号召大家都来搞好生产,都来当家,不要把这个任务只放在做经济工作的同志身上。
为了发展农业生产,中共陕甘宁边区中央局和陕甘宁边区政府还制定出了一系列重要的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农业政策,如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互动互助政策、军队屯田政策、农业贷款政策、开展劳动模范运动的政策、实行农业累进税的政策和提高生产技术的政策等。在大生产运动中,边区政府制定的各项农业政策产生了积极的效果。据不完全统计,1940年,边区共组织安置移民、难民7855户,20740人;1942年,安置移民5056户,12432人,调剂粮食1623石(每石为300斤),种子9575斤,家具3483件,耕牛11273头,开荒5万多亩。在发放农业贷款方面,边区政府为了解决当时存在的“不患无地可耕、而患无力可耕”的矛盾,通过发放耕牛贷款、青苗贷款、植棉贷款,解决了农民生产中的困难。1942年,边区银行在延安、甘泉、安塞、子长、志丹、鄜县等县和延安市及南泥湾垦区的农户中,共发放耕牛贷款和农具贷款1579393元(边币,下同),加上农民自己筹集的1036921元,共购买了2672头耕牛、4980件农具,解决了8025户农民耕牛和农具不足的困难。这些农户共增加耕地108780亩,多打了3万多石粮食。以每石粮食价值1000元计算,可增加3000多万元的财富。边区还十分重视选育和推广农作物优良品种,改进农田耕作技术。普遍推广了深耕地、秋翻地、多施肥、勤锄草和间作套种等方法,使农业生产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粗放型“广种薄收”的落后方式,促进了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和总产量的提高。一些优良品种如狼尾巴谷、金皇后玉米、彭县黄皮洋芋的广泛推广,对边区农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农业生产运动中,延安军民还修筑了一条被称为“幸福渠”的水利工程。幸福渠始建于1939年8月。当时,陕甘宁边区政府派遣建设厅的水利工程专家丁仲文,主持修建幸福渠的工程。第一期工程从当年8月开始,11月停工。第二期工程从1940年3月开始,到4月下旬竣工。4月29日,延安军民在幸福渠渠首裴庄村隆重举行了开闸放水典礼。
幸福渠西起裴庄村,经庙嘴、莫家湾、纸厂砭、枣园,到达杨崖村,全长6公里。建有拦水坝1座、退水闸1座、跌水5座、斗门9座及渡槽、暗洞等。水渠深、宽均为0.6米,每秒流量0.65立方米,引延河支流西川河水,可浇地1200多亩。沿途还建有3座水磨,以供给纺织和磨面的动力。
在幸福渠竣工两个月之后的6月30日,由于西川河山洪暴涨,幸福渠渠首拦水坝和引水渠被洪水冲毁。当年10月,延安军民再度动工,重修拦水坝,改修进水口,并于1941年4月19日胜利竣工。从此之后,幸福渠经军民多次维修,一直正常使用。幸福渠的建成,使枣园川的大部分旱地成为水浇地,庄稼和蔬菜连年丰收。
来源:学习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