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10年的这“3步走”,必将影响所有医院和医生!

健康   2025-02-10 09:31   福建  

临近春节前,国家医保局公布了2024年全国医保基金收支情况

图片

2023年和2024年,全国很多医院都明显感受到了医保基金越来越紧的拨付压力。

但看以上全国数据,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却分别年度结余了4163.89亿元和518.98亿元,显然与广大医院的感受相背。

为一探究竟,仲崇海特检索了去年GDP总量全国前5省份的两个年份医保收支数据。与全国保持一致的是,这些省份的职工医保年度都有结余,但居民医保基金的年度收支情况却很不乐观

图片

从上表5个省份的居民医保收支情况可以看出,江苏、山东、浙江的2023年度居民医保基金分别亏损21.79亿元、15.8亿元、8.59亿元!亏损省份占比为60%GDP前五省份形势尚且如此,何况其他省份?

相比之下,疫情前的2019年,这5个省份均为当年度结余。哪怕广东、四川两个省份2023年度是结余的,但也少于2019年。这两年的数据对比,也进一步说明了居民医保的形式严峻。

另外,居民医保的年缴费标准,从2006年左右的10,经过近20年的不断增长,已经上涨到2024年的不低于400,参保率也超过了95%,可以说居民医保基金的收入上升空间已经非常有限。

图片

在老龄化加剧、经济下行、人口下降形势下,面对居民医保亏损的局面,唯有的策略似乎只有控费。

不管是DRG/DIP付费模式改革,还是药品耗材集采,或三明医改模式推广,这些年医改的主旋律核心其实应是控费。

但控费的空间毕竟有限,尤其是更不能让众多地市级、县级公立医院陷入破产倒闭危机。仲崇海综合国际医疗发展轨迹、国内医疗现状与政策导向、AI+医疗应用的快速发展,独家判断我国医改未来10年的“3步走”腾挪趋势

第一步

民营医院“技术平权”

众所周知,我国早期的民营医疗市场在野蛮生长中万象丛生,尤其是男科、妇科、皮肤、不孕不育等专科市场,坑蒙拐骗现象可以说是层出不穷、无数患者损失惨重。

近些年,随着多方监管的加强,众多不规范民营医院经过多次洗牌已经被淘汰出局,但社会对民营医院的有色眼镜依然没有完全摘除,且整个民营医院市场份额也非常低,以收入为例只占全国医疗收入的15%.

图片

2024112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商务部、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4部门联合印发了《独资医院领域扩大开放试点工作方案》允许在北京、天津、上海、南京、苏州、福州、广州、深圳和海南全岛设立外商独资医院

仲崇海认为,虽然只有9地试点,但外资医院长期以来的高端品质形象已经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认可,随着外商独资医院的不断增多,整个民营医院群体社会形象自然将会得到稳步提升。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随着AI在疾病诊断领域知识库的不断丰富、以及AI+医疗融合创新的不断应用,未来的医疗市场竞争模式必将改变。

AI时代,拥有多少顶级医学专家,代表了医院的技术高度,公立医院因此有着牢不可撼的竞争优势。

图片

但进入AI时代,人机结合的医疗技术竞争会逐渐替代专家人才的竞争民营医院在资金、决策等方面的机制灵活性优势将再次得到展现。

换一句话说,公立医院的医疗技术绝对垄断优势将被打破,只要有资金支持,部分民营医院尤其是专科医院,也将逐渐在区域内、甚至全国范围内拥有某些医疗技术优势。

而百姓就医,更关注的是医疗技术,AI和资本的加持下,有技术优势的民营医院必然会吸引到更多患者的主动选择。

但走好这一步,起码需要5年左右的时间。

第二步

商业医保加速助力

根据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数据统计,2013-2023年,我国商业健康保险整体保费收入规模由1123亿元提升至9035亿元。虽然增长趋势喜人,但离预期目标还有一定距离。

仲崇海分析认为:要想让商业医保得到更加快速的发展,需要重点解决两个问题。

图片

首先,是保险公司的赔付诚信。资本逐利是无法改变的本质,但君子爱财取之需有道。有不少患者反映:买保险之前,百般承诺;需要赔付时,万般刁难。既然不少人都觉得商业医疗险有坑,市场自然难以火起来。

其次,是险种的赔付机制。一般来说,商业医保更适合中高收入家庭去购买,但目前多数商保产品都承诺:对医保报销之外的自费部分进行赔付。而只要使用基本医疗保险,不管是职工医保还是居民医保,就无法享受高效率高质量的服务,这明显违背了2080法则中20%群体的高端个性化满足的需求。

虽然目前我国允许外资医院享有医保定点资质,但高端外资医院一直都是以高端商保和自费为主,有些高端外资医院甚至根本不接受基本医保

图片

在未来数年外资医院不断增多的过程中,一些本土民营医院也开始愈加感受到“亲儿子若吃不饱,干儿子肯定吃不好”的现实压力,逐步转型向自费和高端市场。

医疗市场的这个转变,再加上保险市场规范化管理与鼓励的相关文件不断深化落实,最终会“逼迫”保险公司优化和丰富保险品种、回归长期价值收益的诚信理念

这第二步是第一步的序曲,预计在5-8年的后,社会各界可以明显感受到中高端医疗商保市场的“C位”般显著变化。

第三步

医疗市场格局重构

虽然民间对于三明医改还存有很多讨论,但三明医改模式5年全国覆盖已成定局,而且网络已经传出三明医改今年试点的十个城市名单。

三明医改模式未来能够全国覆盖,原因是多方面的,尤其是利于控费。

图片

例如三明医改的541总盘控制薪酬支配模式,即医生医技占50%、护理药剂占40%、行政后勤占10%,只要得到贯彻,公立医院机构臃肿、行政后勤严重超标的情况将很多得到改善,“各路神仙”塞人进医院的动力也会下降,因为行政后勤人再多,也只能分那10%的蛋糕。

再例如,三明医改的年薪制,不论是基础工分、工作量工分还是奖惩工分,都与医生创收金额无关,这样自然可以降低患者的次均费用。

业内很多医生早已经在讨论实施三明医改模式后公立医院医生们的收入情况,也有不少人预测未来医生流动率将会显著提升。

图片

AI基于当前医疗行业发展趋势、政策导向及国际经验,结合AI技术、医保改革、外资开放等因素,对未来10年我国医疗行业格局的预判是

  • 公立医院:

占比预计降至65-70%,但保持主导地位。三级医院将聚焦疑难重症和教学科研,基层公立机构强化慢病管理和公共卫生。

公立医院的医生收入将由基本工资+病种付费绩效+科研转化收入+互联网诊疗分成构成。

  • 民营医院:

占比提升至30-35%,且分层明显:高端医院提供个性化服务的满足,中端主打性价比专科,低端填补基层空缺。医生集团医院将伴随医师多点执业政策成熟而兴起。

民营医院的医生采取的是市场化人才定价,顶级私立医院医生收入或超公立2-3倍,尤其是多点执业医生,将形成"公立保底+私立提成"模式。

这只是10年左右的预判,走到这第三步时,民营医院投资者的长期价值理念和品牌化发展理念已经根深蒂固,社会对民营医院的接受度已经与发达国家接轨,民营医院市场那时将迎来真正的春天,并有望在2045年前实现医疗市场份额超过50%的格局逆转

图片

10年,很慢,也很快。在这10年中,通过“3步走”,医保基金支付的压力部分,将逐渐腾挪为高端医疗商保和自费。

但在这10年中,每家医院都建经历业务模式和管理模式的变革,更会有少部分医院因与时代脱轨而惨遭淘汰、有少部分医院(集团)开始向梅奥、克利夫兰看齐。

而对于广大医生来说,公立与民营的选择、AI诊疗替代的应对以及个人品牌的塑造等问题将摆在面前,更需要尽快做出明智的选择和适应性的调整。


泉州医界
卫生部门和医疗机构公益宣传的新媒体,社会公众寻医问药的新参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