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县亭旁镇岙楼村祠堂有一副对联,内容为“御笔封楼传万古,半县粮饷祝千秋”。这副对联事关岙楼楼氏祖上“御笔封楼”和“半县粮饷”两则历史典故。
岙楼楼氏本不姓楼而姓娄,其缘由可上溯至远祖唐代名将娄师德。娄师德(630~699年),字宗仁,郑州原武(今河南原武西)人。娄师德因战功显赫,两度拜相并赐木为“楼”,改为楼姓。此为岙楼宗祠本邑进士王亮所书“御笔封楼”之匾的由来。
自楼氏迁居亭旁狮峰山麓后,人口日繁,蔚为望族。到了三十二世时,出了一位急公好义的人物。此人名楼栋,号亭立。由于见多识广,善于经营,他的田亩土地逐渐扩大到年收成千余石,富甲一邑。楼栋素来乐善好施,对族人关爱有加,经常拿出钱财来为楼氏一族做公益事业。为了管护住岙楼的风水,他特地建造了七星墩和五洞桥,花费工时万计而毫不吝啬。同时还建造钟岩书院,捐献出相当的粮产田亩充当书院教赀和祠堂祀产,令岙楼楼氏子孙在学堂中受儒家教育,教以耕读诗礼,训以勤俭忠厚。据岙楼《楼氏宗谱》记载,赖楼栋之荫庇,岙楼楼氏耕读成风,至明代永乐年间一共出了监生四十二人,邑丞二十人,生员三十余人。
时值南宋末年,元军大举南下。南宋右丞相文天祥出使元营遭拘捕。押解大都途中,与杜浒、胡文可等12人从镇江脱逃,辗转至通州下海,南下永嘉寻找益王,以图重振旗鼓,起兵抗元。船经猫头洋过岙口,有十余艘敌船追踪而至,文天祥等人避入仙岩港,弃舟登岸,夜色中至城门(今花桥)遇张和孙。两人纵论形势,分析军事,决定在本地广招勤王义军。文天祥离开后,张和孙变卖家产,筹集粮饷武器,招募义兵,打造船只,广传勤王檄文。
岙楼刘栋见到檄文后,热血沸腾,难以自抑,生为宋民,蒙受皇恩,岂能坐视国家灭亡而无动于衷!国亡则家亡,国衰则族衰!于是,他与隐居在邻村祝家庄的宋室侍郎祝治民以及寄寓其家的宋恭宗朝尚书金殿之四女金四娘等人探讨解困之计、救国之策。
此时,三门湾风云激荡,周边各地士绅已纷纷响应张和孙之抗元壮举。张和孙率义军出三门湾,与文天祥在福建省福安县会师,在浙闽沿海一带与元军大小二十余战。长时间的苦战,致使义军粮草中断,无以为济,丞相文天祥只得发号令,希望大宋百姓在生死存亡的关头能捐粮帮助度过难关。
楼栋时常长叹碌碌无为,正愁报国无门,听闻此事,当即捐出相当于当年宁海县半个县的田产粮资,支援文天祥、张和孙的勤王义军,以表救亡之心,被时人赞为“楼半县”。文天祥感动于他的爱国义举,挥毫亲笔为岙楼宗祠题字“承恩堂”,并嘉奖楼栋冠带,以荣其身。
赤子之心,天地可表。因此就有了“御笔封楼传万古,半县粮饷祝千秋”这副宗祠对联,用来激励晚辈后生。
✄ 图文来源于三门博物馆;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