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58 年形势图
白圈圈即为西汉梁国所在
我的家乡位于中原沃土的梁国。记得那是神爵四年(公元前58年)的一天,朝廷发布了征召戍卒的命令,我和梁国的1000多位乡亲,被派往数千里之外的张掖郡,作为长城烽燧的驻军。
虽然名义上的服役期只有一年,但山高路远,往返的时间加起来差不多有三年。让我感慨万千的是,上一批从边塞回到梁国的壮丁们,经常谈起他们在边疆的经历:
漫天的风沙、严寒的气候、繁重的劳作……更令人心生恐惧的是,某种疫病在短短一年内夺去了近百名乡亲的生命。
这一切让我心中充满了恐惧与无助。
大队日夜跋涉了半年多,眼前终于展现出了天高云淡的张掖郡风貌。负责带领我们来到边塞的丞相史,把我们交给当地的官署进行驻地分配。
丞相史还拿出了一份名册,里面是已完成服役,准备回乡的戍卒名单,也就是所谓的“罢卒”。
为了能顺利成为“罢卒”名单中的一员,安全回到故乡,这一年中的艰难时光必须坚持度过。
“只要忍过这一年,便能回家。”
只是留有一个口子的四堵墙
还有个洞
我被分配到了居延地区,担任一个普普通通的烽燧守卫。边塞烽燧的燧长和更高一级的军官候长,基本由张掖当地人担任。毕竟像我们这种驻守一年的戍卒,频繁更换负责人实在麻烦。而且,我们这些苦力角色,除了完成体力活,几乎没有机会了解周围的地理环境,又怎么能熟悉敌情呢?
我所在的烽燧驻军算是中等规模,共有20多人。这个规模让我稍微感到一丝安慰。毕竟,想象一下,只有几人的烽燧驻守,若真遇到匈奴入侵,那可真是毫无反抗之力。
正当我胡乱想着这些时,燧长徐宗的声音传来:“都听清楚了,给你们半个月时间,不管白天干活多累,晚上也得啃下这份木简上的内容。我每五天抽查一次,背不出来的,站岗加倍!”
燧长已经50岁了,他的话让我们几个梁国人既疑惑又好奇。于是我们打开了简策《烽火品约》,开始研读:
“匈奴人入塞守亭鄣不得下燔薪者旁亭为举蓬燔薪以次和如品”
“塞上亭燧见匈奴人在塞外各举部蓬如品,毋燔薪,其误亟下蓬灭火候尉吏以檄驰言府”
“夜即闻匈奴人及马声若日旦入时见匈奴人在塞外各举部蓬以次...”
我心里不禁一阵翻腾,觉得这不过是背点烽火规矩而已。反正等真有事需要点火时,拿出简册看一眼不就行了?谁会傻到去浪费时间背这些东西呢?我对燧长小题大做的态度,心里颇为不屑。
但很快,我的思绪就不再有空余去思考这些了。应该说,我根本没有力气再去考虑这些琐事了。因为我们被分配了一个任务——除沙。
KPI:13个人,264天,76560石。
换算下来,我每天得除沙290石!
一看到这个数字,我心里就炸了,虽然我根本不知道“除沙”是啥。
到底这是为了什么?
旁边的同乡提醒我:“看见烽燧周围的沙地了吗?那叫天田。除沙的目的,就是为了把周围的地面铺上沙子。这样一来,万一有人偷袭,就能在沙上留下脚印,发出响声警告。”
不仅是我,其他梁国的老乡们也都过得同样艰难。有的被派去夯土,有的则去种田养马。更有一些人被指派为“驱驴士”,要从北疆赶着几百头驴前往巴蜀,赶路几千里,几乎没有喘息的机会。
这些辛苦的工作,我们并没有得到什么相应的报酬。毕竟,我们是给朝廷当兵的,付出的劳力和辛苦似乎成了理所当然。
更讽刺的是,为了避免我们因体力劳动过度,导致盐分缺乏,每个人每月竟然只发三升盐和两石多的谷子。意思就是,干活时嘴里含着盐块,至少能坚持到完成任务。想起来确实可笑,连马都有权挑食,要求只吃苜蓿。可我们却什么都得忍。
每天如此辛劳,精疲力尽,日复一日,渐渐让人麻木。就在这时,候长突然来检查新兵的“知识学习情况”。
“你,背出烽火品约里夜晚听到马声时该怎么办的条文!”
候长指着我身旁的老乡范前。范前几乎认不出几个字,结结巴巴,半天也没说出一个完整的句子。
“看看你手下这些人!哼,我看你都老了,燧长这个职位你要是丢了,还能做什么?说啊,怎么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幸好这次是我来,要是上面派人来检查,你这种样子,我也得受牵连……”
候长一顿严厉的训斥后,燧长显得有些尴尬,我不禁感到一丝同情。
当天晚上,我悄悄走到徐燧长的房外,原本打算看看发生了什么,却听见里面隐约传来抽泣声。我走进去一看,平时严肃的燧长,这个50岁的男人,正用粗糙的手擦拭着眼泪。
他没有多说什么,只是默默倒了一碗酒给我。这是我来到居延后第一次喝酒,酒的味道很差,根本无法与梁国的金浆酒相比。
边喝酒边聊,我才知道了燧长家中的困境。家里只有两头牛和一栋破旧的房子。
听着燧长的话,我渐渐意识到自己平时对他的误解有多深。我对燧长说:
“梁国官府给我们寄来了不少过冬衣物,像皮裙、袍子、单衣、绔等,还有家里寄来的犬皮鞋袜,数量不少。明天我去官阁取出来,给你送过去。听说现在单衣和袭可以卖到三百多钱,袍子能卖到一千多。我再和老乡们商量一下,大家每人拿出点,你不就有钱添置装备了吗?也算是我们梁国人对你今天麻烦的补偿。”
燧长摇了摇头,说:
“这个方法你并不是第一个想到的,历来我们都这么做。官府发的衣物质量比你们内地人的好,市场上很受欢迎,所以戍卒们常常将这些衣服卖掉。但就在前些日子,郡府下了命令,批评我们这样做,认为拿朝廷的东西去卖钱没纪律,要求小吏们加强巡查和报告。再有人这样做,若被发现,后果可就不好说了。
再者,梁国的条件好,其他地方的戍卒就没这么幸运。前些日子,有个小伙子,他家寄来的衣物只有一两件,他写信给家里的弟弟,请他寄些衣服过来,可家人没有帮他。结果冬天得了伤寒,死在了这里。他的信我还看到过。
‘没有钱买衣服,昆弟不肯来看我,害怕冬寒冻死我,等死,不知道如何归死…’
啧啧,虽然过了这么多年,我还记得那封信,真是太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