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圆·放映厅丨《海的尽头是草原》

文摘   2024-11-15 20:01   北京  

 同心圆·放映厅

同心圆·放映厅”由校团委组织部主办,致力于通过观影增强校内同学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感知与了解,推广民族精品影片,传播民族优秀文化,促进各民族同学交往、交流、交融。

本期电影《海的尽头是草原》

              上映时间:2022年9月9日

              导       演:尔冬升

 主       演:陈宝国、马苏、阿云嘎等

01.影片简介

本期放映的影片《海的尽头是草原》以“三千孤儿入内蒙”的真实事件为背景,时间设定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末,以两个家庭的视角切入,讲述了一对兄妹在不同时空下踏上寻亲之旅,催化出一段充满悲欢离合的故事。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新中国遭遇严重自然灾害,大批南方孤儿面临营养不足的危机。在这个关头,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主动向中央请缨,本着“接一个,活一个,壮一个”的原则,将近3000名孤儿接到了大草原上,交给淳朴善良的牧民们收养。在这里,远离家乡的孩子们将要学着融入新的环境和家庭,面对新的家人。而他们所有的不安与伤痛,都将被感天动地的人间大爱一一化解。

“三千孤儿入内蒙”的故事,展现了中国人民在困难时期的互助精神和民族团结。其次,电影的演员阵容强大,演员们的出色表演为影片增色不少,特别是小演员们的精彩演绎,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外,影片的画面优美,展现了内蒙古草原的壮丽景色,给观众带来了视觉上的享受。

 02.电影评价

《海的尽头是草原》以“成长”主题为核心,建立起了一套较复杂的共同体叙事。在真实历史中,被迫迁徙的孤儿被牧民们亲切地称为“国家的孩子”,这种国族情感也被再现于影片中,拥有汉族血统身份的孩子在少数民族文化的熏陶下成长,消解了汉族在当地的“他者”形象,孩子们的成长记忆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衍变的缩影,孩子们的成长身份也成为民族大团结、大融合的表征。在结构上,面对“大历史”下的“小个体”,导演巧妙地把宏大叙事转化为微观叙事,把社会叙事转化为家庭伦理叙事,可以与最大层面的观众达成最大层面的共情共鸣共振。

 ——电影理论家、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 饶曙光

03.活动信息

观影 · 时间

2024年11月16日(周六)19:00-21:00

观影 · 地点

西馆流水音乐研讨间(210中)

观影 · 报名方式

请扫描或点击识别下方二维码进行报名

温馨提示:

座位有限,先到先得!

祝观影愉快~

04.上期感想

迪丽努尔(社科学院2022级本科生):

上期放映厅播放的影片是《真爱》,这部电影讲述了时代楷模阿尼帕和其爱人抚养不同民族的19个孩子的故事,很好的诠释了“大爱无疆”这四个字的含义。看完非常感叹剧中的阿尼帕妈妈和阿比包爸爸的伟大——用自己的双手与汗水养大了19个孩子。

“树上的果子熟了,就留不住了;家里的孩子大了,就待不住了。”孩子们越来越大,阿尼帕妈妈和阿比包爸爸越来越老,能待在身边的孩子也越来越少了。这让我不禁想起自己的父母,我们长大了,而父母的背也渐渐驼了,步履变得蹒跚,我们能陪伴他们的时间也越来越少。所以要珍惜当下,即使工作很忙,也要多抽空回家看看他们。

编辑丨迪丽努尔·依力亚斯

审核丨贡觉罗布  吕腾飞

纵坐标和你一起学党史

1945年8月,毛泽东在(      )发表了《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号召中国人民的一切抗日力量举行全国规模的反攻。

A. 延安

B. 西柏坡

C. 重庆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A

解析:

1945年8月9日,毛泽东发表了《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号召中国人民的一切抗日力量举行全国规模的反攻,这是在延安发表的。

THU探求纵坐标
关注清华大学校团委组织部,一起见证集体的力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