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风雨兼程81005
我曾当兵三年,在部队大院长大,接触过很多转业到企业的军转干部,不论是年轻的连排干部,还是军龄二三十年的营团干部,他们的经历,让人难以抒怀。
我父亲是一名军转干部,他原部队是四川省军区独立十团,驻凉山彝族自治州,1975年军委扩大会议后,他们部队的干部分三批转业地方,父亲所在的部队被定为整编撤销之列,全团所有的干部都将转业到地方工作。
父亲是1976年第一批安排转业的,当年的三月通知他们安排的单位在山西省一家军工企业,当时对自己转业的单位具体在哪个地方,到那里做什么,一概不知。
父亲因为在团里资格老,给领导请了假,去安排的单位看看,来到山西省委组织部,得知自己的单位在山西省运城地区绛县,那是五机部一个在建的大型军工企业,随后又到单位实地察看,比较满意后,回部队办理手续,着手搬家离队。
当年的7月份,父亲到新单位报到,他的几个同批转业的战友,就遇到很多困难,一个副政委安排在临汾地区某钢厂工作,回来半年不到,老伴就得急病去世了。
父亲还有一个战友,是我们的老乡,他在部队的职务是协理员,安排在长治地区某县的一所中学任党支部书记,他全家六口人,只分给他一间30多平米的平房,搬家物品到达后,三天无法卸车。
更难的是,他们一家六口人怎么住,他有四个男孩,老大转农村继续插队,老二和老三每天晚上去他父亲的办公室支床睡觉,一直到他临退休前,才分配了一套房子。
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回到老家特意去看他们,老三和老四都二十六,七岁了,还在家待业没工作,老大在农村插队不久,得了大脑炎,医治不及时去世了,这给老两口精神上带来了很大的打击,这是我父亲所有转业的战友中,最令人心痛的一家人。
转业干部在地方上受排挤是普遍现象,当年,与父亲一起转到这家企业的有八人,都是建国前参军的老兵,大多是营级干部,在企业安排科级职务,全是副职,有一个团级干部安排做副厂长,他们都没干多少年,在八三年的企业机构改革中,全部被免职,退居二线,几年后离休。
随着军工企业的衰败,工厂开始走下坡路,且一年不如一年,那个做副厂长的团级干部因为患病,63岁就去世了。
我父亲是去年4月份去世的,他们离休费都不高,作为抗战老兵,每月全部加起来不到9000元。
还有几个年轻的军转,在1993年前后转业的,都是连级干部,在企业没干几年,无一例外地都经历了下岗失业,外出打工谋生路,干部身份丧失,前些年退休后,领着不到3000元的退休金,后来企业军转干部增加了一份补贴,状况有所改变。
我与他们聊起过往,都是满满的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