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值班日记
烟火下的暗战
一位反诈民警的春节手记
大年初五的晨曦里,我站在办公室窗前,远处鞭炮声此起彼伏。街对面商铺贴着“迎财神”的红纸,而我和同事们的玻璃板上,却压着一张被记号笔反复涂抹的涉诈账户网络图——这是属于我们反诈民警的“年画”。
除夕夜·舞台后的暗流
傍晚六点,城东广场的“百姓春晚”即将开演。我对着更衣室的镜子整理警服,手心里还攥着反诈小品的台词本。台下有位老太太突然拉住我:“肖警官,去年我差点被‘孙子’骗走三万块,多亏你们天天在社区喇叭里念!”她往我兜里塞了颗桂花糖,甜味混着寒风化在舌尖,让我想起那场惊心动魄的拦截。
当时预警系统突然蜂鸣,一位老人的账户正分批向境外转账。我们赶到现场时,老人还在和冒充“民政局领导”的骗子视频通话。“他穿着制服举着红头文件啊!”老会计颤抖的手指几乎戳破屏幕。我抓过手机对着镜头亮出警官证,骗子瞬间黑屏——追回来的钱,是老人余生所有的依靠。
年初二·手机店里的猫鼠游戏
宣传单上的油墨还没干透,反诈中心突然弹出红色预警:辖区某手机店POS机流水异常。我和同事冲进店里时,老板正给第十七位“顾客”刷卡。柜台下散落的32张身份证像扑克牌,其中一张的主人,是一名涉世未深的大学生。
“他说借我店洗……洗什么分,给8%提成。”老板瘫坐在满地手机盒间嗫嚅。我们冻结账户的手速必须比诈骗分子转账更快——那些跳动的数字不只是代码,可能是某个农民工的年终奖,或是孩子的新年学费。当4万元涉诈资金成功拦截时,执法记录仪拍下了我因高度紧绷而微微发抖的手指。
守岁人的独白
电诈劝阻和预警,就像在和时间赛跑。我曾经凌晨两点接到预警,我穿着睡衣在冲去单位的路上,对着电话那头的宝妈吼了二十分钟:“你打开窗看看!哪个正经客服会半夜两点让你转账!”
她后来带着哭腔说,卡里存着夫妻半生积蓄。那一刻我突然想起女儿画的全家福,她把我也画成穿警服的奥特曼,脚下踩着标注“骗子”的小怪兽。
写在烟花落尽时
此刻,远处的窗外又炸开一朵金色烟花。宣传栏里“全民反诈”的横幅在火光中忽明忽暗,像我们与诈骗分子永不熄灭的战场。这个春节,100多万元被骗资金被我们筑起的堤坝牢牢挡回在群众账户里,500余次预警电话中,有人骂我们“多管闲事”,也有人哽咽着说“救了命”。
收队时,同事小张指着满墙的锦旗:“今年的收获比去年又多了啊。”我望着墙上新挂的锦旗轻笑。那些熙攘的人群,那些深夜亮着灯的窗口,那些终于没被诈骗电话惊醒的梦,便是给反诈民警最珍贵的年礼。
后
记
后来,曾在手机店被拦截资金的大学生给我发了一条短信,“那天你们抓走老板时,我蹲在马路对面哭——不是怕坐牢,是庆幸没坠得更深。”信纸背面画着盾牌与剑,旁边歪歪扭扭写着:“你们是斩断黑手的光。”
分宜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民警 肖林
(整理自反诈民警肖林春节执勤手记,情节略有改编)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