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8月份,需求指标的持续疲软,已经开始拖累供给指标的回落。这是因为,我们依然在加足马力投资工业生产,但在提高家庭购买能力方面,乏善可陈。增加个人收入,刺激内需,以平衡新关税拖累增长和加剧通货紧缩的风险,这才是正确的应对经济疲软的有效措施。
国内经济在 8 月份继续放缓,从房地产下行蔓延到零售增长回落,需求疲软已经对社会融资、固定资产投资和工业生产等供给指标带来极大的压力。
从衡量国内需求的指标来看,商品进口同比增幅从1-7月的2.8%,回落到8月份的0.5%;社会商品零售额同比增幅从1-7月的3.5%,回落到8月份的2.1%。其中,汽车销售额从1-7月下降1.7%,扩大到8月份下降7.3%;商品房销售额1-7月份同比下降24.3%, 8月份下降23.6%。
从衡量国内供给的指标来看,8月份新增社会融资下降了3%,其中新增家庭贷款下降了50%;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幅也从1-7月的3.6%,回落到8月份的2%;工业增加值同比增幅从1-7月的5.9%,回落到8月份的4.5%。
从衡量供求关系的价格指标来看,消费品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0.6%,但扣除季节性较强的食品之后,CPI下降了0.1%;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下降了1.8%;百城新房价格同比下降了4.2%,二手房价格下降了9.4%,50城住宅平均租金同比下跌2.13%。
2022年以来,我们一直在采取降准降息、增加固定资产投资等多种措施刺激经济。当新冠疫情过后,因消费需求疲软,持续的通货紧缩压力,波及工厂活动萎缩,导致整个宏观经济持续放缓。
对此,国家统计局表示,总体而言,8 月份经济运行平稳。但经济活动在持续复苏的过程中仍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并将其归咎于不利的外部环境和不足的国内有效需求。
实际上,这与内外环境都没有多大的关系,主要还是因为我们早已意识到需求不足,供给过剩,我们也发了很多提振需求、促进消费的文件,但在实实在在的资金安排上,我们依然加足马力投资工业生产,但在提高家庭购买能力方面,缺乏实际的动作。
比如最近36个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平均增速为5.1%,其中对第二产业的投资平均增速为11.1%,但同期工业增加值平均增速只有4.3%。
今年的消费增长非常乏力,增速回落非常明显,但今年以来,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平均月增速为回落到3.4%,其中对第二产业的投资平均增速增加到为12.1%,但同期工业增加值平均增速只有4.5%。
这一组数据至少反映了三个问题:
第一、我们的固定资产投资一直超前于消费增长,但在固定资产投资中,对以工业为主的固定资产投资中,又是重中之重,其增速大体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2倍以上。
第二、我们对工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一直高于工业增加值的增速,其增速大体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接近3倍。而工业增加值的增速又明显快于社会商品零售额中工业消费品零售额的增速。
第三,如果我们将工业增加值的增速与对工业投资的增速之比,视作工业投资效益的话,我们对工业投资的效益是非常低的。在2015年之前,一直在0.5左右,即1%的工业投资增速,可带来0.5%的工业产出增长。2015-2021年,达到1.0左右,即1%的工业投资增速,可带来1%的工业产出增长。2022年开始急速下滑到0.4左右,即1%的工业投资增速,可带来0.4%的工业产出增长。
在明知个人收入增长缓慢,导致家庭购买能力不足,国内需求严重滞后于供给,供过于求日益严重的情况下,我们依然不遗余力地加大对工业的投资,而非将这些资金用于增加个人收入,提升国内需求,这显然进一步恶化了国内的供需矛盾,导致了经济不及预期。
如果我们一直专注于工业投资,虽然我们以投资高科技制造业的名义,显然不仅无法抵消三年来房地产低迷的影响,还将继续打击家庭消费并削弱投资者的信心。
不要指望继续依靠出口的迅速增长,来弥补国内低迷的需求。因为海外的需求是有限的,当我们的出口挤压了其他国家的市场时,将导致与贸易伙伴的关系紧张,贸易伙伴的关税和其他贸易手段将打压我们的海外订单。
增加个人收入,刺激内需,以平衡新关税拖累增长和加剧通货紧缩的风险,这才是正确的应对经济疲软的有效措施。
推荐阅读已发历史文章: |
新一轮美元降息,对全球和中国经济有何影响? |
8月金融数据再次发出警报,利率失效后,货币政策无法重启经济 |
8月出口跃升实属低基数效应,内需疲软进口失速才是真麻烦 |
推荐观看火星数据研究所视频: |
【作者:徐三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