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 无风,有些迷糊的95后女青年,ID:wfqnwx。
大家知道淮海战役吧?那可是咱们解放战争中的一场硬仗。蒋介石为了赢这场仗,可真是想尽了办法。你们猜他干了什么?他想用毒气弹!
对,你没听错,就是毒气弹,那种能毒死人的东西。蒋介石准备了足足7500颗毒气弹,就等着往战场上扔呢。那他敢不敢真的用呢?这些毒气弹又是从哪儿来的呢?
这里面有个关键人物,叫汪逢栗。作为化学兵司的少将司长,他亲历了蒋介石谋划使用毒气弹的全过程,也亲手阻止了这场灾难。今天咱们就来聊聊,汪逢栗是怎么做的。
一通急电,揭开毒气弹秘密
1948年11月22日,下午3点,汪逢栗的办公室电话铃声突然响起。接通后,蒋介石手下的大员郭忏开门见山:“委员长问,现在库存里还有多少化学弹药?”
汪逢栗翻了翻记录,答得干脆:“只有一些教学用的,其他的都发给前线了。”
郭忏紧追不放:“今年春天造的那三万颗催泪弹呢?”
“早就发到各部队了。”
简单几句对话,郭忏没再多说,挂了电话。可汪逢栗心里犯嘀咕了:前线已经用了三万颗毒气弹,难道不够?
蒋介石的毒气执念
当天晚上6点,汪逢栗被召到蒋介石那里。一见面,蒋介石就急不可耐地问:“就这些弹药吗?为什么不多造点?”
汪逢栗解释:“制造毒气弹需要原料,可是咱们没有足够的化学剂,也没有专用的炮弹壳。”
蒋介石有些急了:“没有原料就去买,从美国买!我想要十万颗化学炮弹!”
第二天晚上,他又一次把汪逢栗叫去:“有没有一种毒气,既看不见也感觉不到,却能毒死人的?”
这回,汪逢栗知道事情不对劲了。他说:“要说这种毒气,光气可能符合,但需要人在毒气环境里待上两个小时才能致命。”
蒋介石皱了皱眉,似乎不太满意,但他显然没放弃。他的毒气计划越来越清晰,也越来越急迫。
一批封存的毒气弹被挖出
就在汪逢栗想着怎么应付蒋介石的时候,化学兵司应用化学研究所所长郦堃厚跑来献计了。
他提到一批“老古董”:“抗战时期咱们造了1万颗毒气炸弹,分别是芥子气弹和催泪弹,每种5000颗。这批弹药一直封存在泸县的兵工厂,至今还能用。”
蒋介石听了,眼睛都亮了。这批炸弹,正是他需要的稻草。
几天后,这批毒气弹被运到南京,在中山门外进行试爆。
结果表明,这些封存已久的毒气弹依然威力不减。
蒋介石决定用这批毒气弹掩护黄维兵团突围,甚至还动了空投的念头。
一个人顶住了蒋介石
汪逢栗得知蒋介石要空投毒气弹后,心里打起了鼓。
这事可不是闹着玩的,真要投下去,国际社会和国内都会炸锅。
一次会面上,蒋介石直接问他:“这些炸弹,怎么用最好?”
汪逢栗知道,这时候不能硬顶。他转了转脑子,说了一句让在场所有人都变脸的话:“投毒气弹想精准命中,飞机飞行高度不能超过500米。”
500米?这个高度,步枪都能打下来飞机!更要命的是,如果飞机中了弹,毒气泄露,飞行员自身难保;哪怕飞机返航,毒气也可能把南京城毒个遍。
蒋介石皱起了眉头,王叔铭更是彻底傻眼。他私下对汪逢栗说:“这事你得跟委员长解释清楚,不然要出大乱子。”
汪逢栗借机再三重申这个高度和风险,蒋介石终于打了退堂鼓。
俞大维的最后一劝
蒋介石不甘心。他接连召见了多位高官,其中包括俞大维。
俞大维从国际法的角度劝蒋介石:“您用毒气弹,不仅国际上会谴责,连国内也会丢尽民心。”
在俞大维的据理力争下,蒋介石才最终放弃了在淮海战场投放毒气弹的计划。
但那7500颗毒气弹,始终悬在战场上空,成了一场不敢实施却又让人后怕的战争阴影。
蒋介石的两副面孔
汪逢栗在回忆中提到,抗战时期,蒋介石虽然有毒气弹,却不敢用。
他甚至签署了日内瓦公约,表示绝不用化学武器。可一到内战,他却反其道而行,想对自己的同胞下毒手。
这让人不禁想问:是什么让他在抗战时忍住了,而在内战时失去了底线?
汪逢栗后来加入了解放军,他在文章中揭露了这些历史真相。
他的直言和坚守,避免了更大的悲剧发生。
假如毒气弹真的用了?
历史没有假设,但如果蒋介石的毒气计划成功实施,黄维兵团可能借此突围。
可是,这些毒气弹会造成多少同胞伤亡?淮海战场会不会因此血流成河?
幸好,像汪逢栗、俞大维这样的正义之士站了出来,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拦住了蒋介石。
他们的坚持,拯救了无数人的性命,也避免了更大的战争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