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克被列入大将名单,毛主席没意见,少奇同志反对:他不如徐海东

文化   2024-12-07 22:34   广东  

作者简介 | 无风,有些迷糊的95后女青年,ID:wfqnwx。

  1955年评军衔时,高层曾认真琢磨过谁该是大将,谁只能当上将。小僮从旧档案中翻过几页,才知道当初名单可不是现在这个样子。

一开始大将的名额有十五个,远比后来成型的十人多出不少。其中就有萧克的名字。而当时毛主席没有明确反对的意思,反倒是少奇同志站了出来,说出了自己的理由,把萧克的位子给挤掉了,这是为什么呢?

  小僮听老人们描述,建国初期,领导层很重视军衔评定。毕竟这是块“军功章”,不是谁随便填个表就发的。当时在中央开会时,大将名单的初稿可谓星光熠熠: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肖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张宗逊、宋任穷、许光达、萧克、王震、周纯全,全在列。

后来要裁员,从十五人砍到十人。很快,就删掉了张宗逊、宋任穷、王震、周纯全,但萧克名字一出现,大家都犯了嘀咕:留还是不留?他可是红二方面军的副总指挥、八路军120师副师长、四野参谋长,资历绝对够看。要不是名额宝贵,估计众人也不会纠结。

  有位领导提出,既然徐海东从1942年起就一直在养病,解放战争几乎没有露面,那不如让萧克顶上去。这个说法小僮听来有理有据。

毛主席也没表示异议,评衔小组里头的人大多跟着点头。他们心里盘算:徐海东是功臣不错,可从抗战后期到解放战争这一段没人影,不如把位置让给萧克。毕竟萧克在抗战和解放战争中一直在线,多少也干过些实事。

  就在众人快要拍板时,少奇同志站了出来。他皱皱眉头,说大将评定要看多方面,不能光盯着最近几年谁能打,谁在前线露面,还要考察这个人的代表性和党性,看他背后站着的老根据地和政治影响力。这话一出口,好几个人不由得放下茶杯,竖起耳朵仔细听。

  少奇同志讲得透彻。他说,论起代表性,徐海东有红二十五军、红十五军团这段履历,而这支部队在陕北可是出了大力气的。当初中央在长征途中艰难转移,如果没有陕北的落脚点和红十五军团的援助,中央能不能站稳脚跟还真是两说。

徐海东的部队不但给中央提供物资、兵员,还在最困难的时候为领导层站岗放哨。换句话说,没有这只老拳头,中央在陕北日子可能会难上加难。这叫啥?这就叫雪中送炭。党内提到红二十五军、红十五军团就忘不了徐海东。

  萧克这边呢?他来自红六军团,后来并入红二方面军,从资历和战功看也很硬。但红二方面军总体上和红一方面军更亲近,缺乏那种“独立撑起一片天”的鲜明印记。徐海东的贡献看得见摸得着,是独特的。萧克虽不差,但与这份独特相比略逊一筹。

  说到党性,少奇同志的话更加犀利。徐海东出身红四方面军,但在关键时刻,他没有跟随老张的分裂路线,反而坚定支持中央,这让毛主席和中央领导人很欣慰。

长征途中,中央一开始还担心这位出自四方面军的将领是不是会走歪路。可徐海东用行动表明态度,让中央放心。

  萧克则在甘孜会师后,一度被老张拉拢,担任了红四方面军31军军长。当时电台不通、信息不灵,萧克自己后来也承认是受限于当时环境,不知中央和四方面军闹啥别扭才走了错路。可不管缘由如何,这个疙瘩还是留在人心里。

对比一下:贺龙当场对老张撂狠话:“分裂别扯那套,真要闹我就开黑枪。” 贺龙的强硬让中央放心,而萧克显然在那段风浪中没有表现出同样的刚劲。

中央领导当然会对萧克的党性多打几个问号。这一来二去,少奇同志就总结出:代表性、党性,徐海东更出彩,萧克略有不足。

  有人会问:徐海东从1942年就长期养病,不少时间都没在战场上露面,萧克明明还在跑前线,难道还比不上?少奇同志早有应对,他指出,从1942年到后来的解放战争这些年里,萧克也没有闯出太亮眼的成绩。他被派去冀热察时,肩负重任,手握党政军大权,只要他能在当地建立起牢固的根据地,那将来地位和影响力绝对不比115师的聂荣臻低。

然而现实很骨感,萧克刚到平西不久,就处决了冀东抗联司令员高志远,把本来就不多的武装力量搞得人心不齐。邓华、宋时轮等人都气得不愿在他手下干,分别离开。冀热察本来就靠冀东抗联、邓华支队、宋时轮支队这几个拳头,现在打散了,形势越来越不妙。

  之后没几年,冀热察挺进军番号就取消了,萧克被调去晋察冀军区当副司令员。这副职没啥实权,他还被老上级批评:“你对情况缺乏深入了解,对长期扎根的打算不明确。” 这种评语下,萧克的前途大不如预期。与聂荣臻的距离越拉越远。

  等到解放战争开始,萧克再次回到前线,成了晋察冀野战军司令员。这可是他重整河山的机会,如果他能像粟裕那样在华东打出名堂,那华北搞不好也能诞生个独立建制的强大野战军,而萧克则可能走上辉煌的独立战绩之路。

可惜,他对阵傅作义,仗打得跌跌撞撞,张家口都没保住。这一下军权旁落,他被调去后方从事教育工作。

到了四野南下,刘亚楼去建空军,缺个参谋长才让萧克来补缺。问题是这个时候四野已如猛虎下山,林总亲自坐镇,百万雄师众志成城,不管谁当参谋长,最终大局都摆在那里,成功是顺理成章的。

  经过这么一对比,大家终于明白少奇同志那句话的分量。徐海东之于党、之于革命老区的贡献,是独一份的,而萧克在那关键的十几年间,多次碰到机会,却没能拿出决定性的成绩。

哪怕徐海东很久没上战场,他的历史价值仍然闪光。少奇同志这番论断很直接:大将之列应该有徐海东,而不是萧克。毛主席听完这番分析,也没再坚持,因为徐海东对于中央的历史意义实在太大。

  就这样,最终的大将名单里,徐海东名列其中,而萧克则成为上将,与那些当年一起并肩战斗的战友差了不止半级。

许多人为此叹息,认为萧克有点“委屈”,可仔细一琢磨,政治考量、历史贡献、党内印象,这些都是软硬兼施的标准,不能光看表面。

  小僮回顾这个评衔故事,觉得有时名分和荣誉并不只是功劳簿上填满字就行,更在于领导层心中的那杆秤。徐海东是给中央送过“活命稻草”的人,萧克则在关键时刻差了那么一口气。

几十年后,咱们再看这段往事,只能说当年那番讨论颇有道理。无论旁人是否理解,历史总有自己的逻辑。




无风起念
每天8:00,无风和你分享历史、文化故事,和你一起成为更好的自己。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