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年春节
过年美食是大家绕不开的一个话题
咸肉、腊肠、冻米糖、杨梅粿
火糕、红印馒头……
细数这些馋人的美味
哪一款是你过年的期待?
咸肉:咸肉是盐的味道,是小时候高高挂在竹竿上被太阳晒过的味道,也是在蒸笼里蒸熟之后过年的味道。好像只要晒起了咸肉,离过年就近了一步。浦江咸肉有着千百年的历史。经过腌制晾晒之后,咸肉的表皮微黄,肉变得淡白有些许的透明。每一块腌制的咸肉包裹着的是“年”的味道和期盼。
腊肠:有咸肉当然也少不了腊肠,腊肠象征着丰收与繁荣。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在春节来临之际,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自己腌制或者买上一些挂在家里,迎接春节的到来。
冻米糖:冻米糖在浦江的年俗里也被称为“年糖”,是甜蜜幸福的象征。一口大锅里是熬好的麦芽糖,倒入炒米黑芝麻或者花生等原料,翻炒搅拌之后是散不去的甜香。记忆里一块块切好的糖酥软香脆,大家总是围坐在一起,你吃一块糖我喝一杯茶,在氤氲茶水间聊尽这一年的思念。
火糕:火糕是浦江过年的老传统美食。蒸熟的糕点再次放在炭灰上烘烤,等到边缘一点点变得焦黄,火糕就算制作完成。薄薄一片火糕酥脆香甜,根据不同的原料可以制作玉米糕、番薯糕等等不同口味的糕点。
杨梅粿:杨梅粿是用糯米粉制作的传统小吃。染红的糯米包裹起糯米粉做的团子,蒸熟之后软糯的口感十分吸引人。喜庆的颜色是过年餐桌上亮眼的存在,红红的粿子寄托着人们的喜悦与对新年的期盼。
年糕:洁白如雪,米香淡淡,年糕一直是浦江人过年会准备的美食。蒸熟的米热气腾腾,在加工之后变成细腻的年糕,一块一块切好晾凉然后放在水里保存,能一直吃到年后。年糕不止是过年的美食,也是人们的美好祝愿,就像它的名字一样“年糕年糕年年高”。
潘周家一根面:一碗只有一根。长度没有上限,面团有多大,面条就能做多长,而且中间不断,韧性十足。煮好后的一根面,嚼不沾齿爽滑筋道的口感,搭配上鸡蛋丝、番茄、油渣、小青菜等做的浇头,朴朴素素的一碗却十分鲜美。它可以是晨练之后的早餐,也可以是一顿变着花样的午餐,还可以是费些小心思的晚餐,它适合一日三餐,也老少皆宜。
浦江牛清汤:牛清汤是浦江人的最爱,虽名不见经传,却堪称一绝,凡是喝过它的人,一定会被其独特的风味所吸引,以致欲罢不能。
说起牛清汤,浦江人不免有一种自豪感,它是一道特色地方小吃,用牛骨和牛肉等慢火熬煮出来的一种浓稠汤汁,饱含牛肉的清香,食用时加一些牛杂和牛肉等,一碗牛清汤下肚后,口齿留香,浑身冒汗,酣畅淋漓。在外的浦江游子每每想到此境,不由得食指大动。
对于很多外地人来说,“牛清汤”这三个字已然成为了浦江的代名词。虽然其貌不扬,却宛如这座充满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一般,热辣滚烫,抚慰每一位游子的心。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对于浦江人来说,在冬季,没有什么能比一碗牛清汤更能诉说这年末岁终的个中滋味,既是美食,也是人生。欢迎大家来浦江喝牛清汤,体验烟火气。
浦江麦饼: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一方水土孕育出了一方美食,在浦江,不仅有如诗如画的山川美景和烟雨江南的古镇村落,还有独具特色的美食——麦饼。
麦饼以两面微黄,薄似纸,韧如皮,无破损为佳,烫时以出现馒头形为上。
当麦饼快熟时,饼层内的馅受热产生蒸汽而受到饼面的密封,使饼内鼓起如馒头;当火温降低后,麦饼复原如常。正因为出现如此奇观,麦饼才成为上等佳品。
浦江米筛爬:米筛爬,这一道源自浙江省浦江的传统小吃,承载着浓厚的地方特色和独特的风味。完成后的米筛爬,外形精致美观,如同艺术品一般令人赏心悦目。品尝一口,它的口感韧劲十足,又带着一种绵软的烂糊感,让人回味无穷。那种独特的口感和风味,仿佛是大自然的馈赠,让人在品尝的过程中,感受到浦江人民的热情和真诚。
浦江灰汤粽:在浦江,粽子不单单是端午的特色美食,也是曾经拜年待客的必备点心。年糕、馄饨和粽子,这拜年待客三件套我想应该是没有浦江人没有品尝过的。其中的灰汤粽最具浦江特色,就连以粽子闻名的嘉兴都没有这一种品类。
豆腐皮鸡蛋:浦江名吃豆腐皮煮鸡蛋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是产妇坐月子必吃的美食,更是逢年过节招待贵宾绝不可少的点心。浦江人逄年过节,走亲访友端上来的第一道美食就是豆腐皮煮鸡蛋。
馒头焐肉:馒头焐肉是大菜和主菜,馒头焐肉寓意非常吉利,馒头丰满发酦,寓意幸福美满,长发其祥,乌肉形状方正,喻人的美德。以馒头焐肉招待客人是最隆重的礼节,宴席如无焐肉,便不算宴席,故民间又把吃宴席成为“吃馒头焐肉”。焐肉一般每块用熟肉2-3两,越大越体面。
来源:浦江发布
一审一校:傅炫明
二审二校:芮忠华
三审三校:洪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