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浦江丨浦江板凳龙知多少?

旅行   2025-01-24 05:59   浙江  



浦江板凳龙



浦江板凳龙的种类很多,分布很广,据普查,有二百二十四个自然村有板凳龙。浦江板凳龙虽一律以凳板串联而成,但因龙头及凳板上的灯彩造型不同,叫法就各异。根据龙头的造型取名,有仰天龙、俯地龙、大虾龙、跷脚龙、开口龙、闭口龙、木龙等。根据凳板上的灯彩造型取名,有方灯、酒坛灯、龙殿灯、托盘灯、荞麦灯、字灯、花篮灯、长寿灯、人物灯和动物灯等。 

浦江板凳龙有着诸多惊险生动、震撼人心的固定的表演阵式,但大多已失传,现存的主要有“麦饼团”、“风炉栅”、“铁索环”、“梅花形”、“元宝圈”、“盘屋柱”、“剪刀箍”、“抽台门”、“青蛇溜”、“田鸡挂”及“甩尾巴”等。

【壹】根据龙头的造型取名 

方灯又称“仰天龙”。 

白马镇旌坞村方灯起源于唐贞观年间,世代相传至今。该灯造型美观大方,与众不同,以竹篾、木板、布为材料,以方为本,上加盖顶,无论远近观之都活像花盆。灯四周的装饰可谓五花八门、争奇斗艳,有的绘四季花卉,有的绘戏曲人物,有的书“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等吉祥语,观之赏心悦目。 

人物灯又称“跷脚灯头”。 

郑宅镇后溪村人物灯,其“跷脚灯头”的传说神奇优美:明太祖朱元璋驾崩,皇太孙朱允炆继承皇位,年号建文,后因“靖难之役”逃至郑义门,春节上街观灯,被行香老人认出,老人不禁半跪行礼,灯头也如仪半跪。建文帝暴露了身份,迅速离开观灯现场,后遁迹黔、滇一带。从此,郑义门迎灯,灯头一步一点头,人称“跷脚灯头”,相沿至今。 

[贰]根据灯彩的造型取名 

酒坛灯,因每骑子灯造型像酒坛而得名。 

仙华街道七里村酒坛灯已有五百余年历史。酒坛灯制作时将竹篾灯罩糊上皮纸,写上各类励志词句或吉祥话语,有的还绘上花鸟。整个灯队共有酒坛灯五百余骑,每块凳板两个灯笼,凳板与凳板之间用锁锁住,可直可弯,活动自如。七里村酒坛灯,首先以其罕见的“长”为特点而闻名县内外,其次是在晚上串演时奔跑起来犹如一条火龙,舞姿翩翩,阵势壮观,令观众赞叹不已。 

托盘灯,因每骑子灯形似托盘而得名。 

郑家坞镇溪东村托盘灯相传起始于明代,当时以长灯(方灯)为主,以后逐渐演变成集美术、书法于一体的托盘灯,灯盏也由原 来的四十余盏增加到现在的一百余盏。 

龙殿灯,因每骑子灯形似龙殿而得名。 

“江南第一家”的下金村龙殿灯创制于元至元年间,距今已有七百余年历史。该灯造型别致,工艺精湛,灯饰优美,为灯中之精品,深受百姓喜爱。龙殿灯相传为郑氏七世祖郑钦所创,以郑义门的香火厅(圣谕楼)和牌坊(孝义旌门)等作为灯彩造型,每逢双喜临门之年和春节迎灯庆贺。

百花灯,又称“女子灯”。 

百花灯是七里村老年协会为发掘和继承民间文化遗产创新制作的长灯,他们在明代祖传的长灯(酒坛灯)基础上进行改革,首创了集人物、动物、花鸟、风景于一体的民间工艺灯一百花灯,因迎灯人全是妇女,故又称“女子灯”。


舞龙灯是浦江正月最盛大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之一。想要了解更多舞龙灯信息请持续关注浦江文旅,我们将及时更新推送。

今日话题  

非遗馆1.17开始解密浦江板凳龙制作技艺
一起来说说你心目中浦江板凳龙该有的样子
#浦江板凳龙子灯图案素材征集令#
(全城招募板凳龙迎灯手)

编辑:朱 雯

审核:张轩虹

监制:洪炎生



浦江文旅
浦江文旅资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