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審美之道。
文摘
2024-12-24 18:04
山东
莱西明清居--消费者信得过单位
文化,并非单纯的知识堆砌,而是超越知识之外的一种审美之道。当一个人开始将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赋予审美,这便是文化的点化,是对平凡日常的重塑。在古代,文人雅士常常将文化融入生活的日常,不仅通过笔墨纸砚表达思想,更在雅物中寻找内心的滋养。“时书以养笔,时磨以养墨,时洗以养砚,时舒卷以养纸。”让文化追随生活,是一种美的享受。中国古代的文人收藏,不仅是对物品的珍藏,更是一种心境的修炼。器物的雅与俗,在他们眼中有着严格的界限。每一件藏品都是他们品位与心性的映射,是审美和精神的双重契约。文人喜欢将法帖、名迹、奇石、清供等置于书房,空灵的书房与这些雅物相得益彰,仿佛是仙境中的一隅,令人忘却尘世烦恼。每一处细节都渗透着文人对生活的审美与品位,赋予生活别样的韵致。“格物致知”是古人追求的最高境界,它不仅仅是对事物的了解,更是内心的升华。格物,意味着以物为镜,通过审美、通过理解,从中汲取智慧与气质。琴、棋、书、画,乃至石、竹等,每一件文房长物都能给人带来深刻的感悟,它们不仅仅是物品,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琴令人寂,杖令人轻,麈令人雅,竹令人冷,石令人隽。”每一种器物都有其独特的气韵,能够在安静的书房里修身养性,净化心灵。闲适的哲学,贯穿了中国文化的精髓。闲居,不仅仅是身体的放松,更是精神的升华。通过读书、听琴、品茶、观山、弈棋,文人们在闲居中追求内心的宁静与深远。他们通过这些活动,积累智慧,陶冶性情,涵养心志。正如宋人倪思所言:“读义理书,学法帖字,澄心静坐,益友清谈,小酌半醺,浇花种竹,听琴玩鹤,焚香煎茶,登城观山,寓意弈棋……”这种生活方式,构成了最为纯粹的审美哲学,影响了无数后人。在今天,随着物质生活的日益富足,我们似乎离精神的华贵越来越远。现代的富人,虽然拥有豪华的别墅和高档的生活方式,却未必能拥有真正的文化生活。文化的生活,不仅仅是物质的积累,更是精神的高贵,它是一种风花雪月的境界,是超越浮躁和尘世喧嚣的宁静与深远。文化是泥土,生活是花朵。用文化追寻美,就是在生活中播下美的种子,等待它在不经意间盛开。愿你我在平凡的日常里,落下美的种子,开出芬芳一朵。莱西明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