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科普|警惕春节病】春节出游,这份随身药品清单请收好!

政务   2025-01-28 20:21   北京  


编者按

春节期间,聚餐、游玩、集会......原本规律的日常生活节奏打破,人们沉浸在节日的欢庆氛围中,却容易忽视对健康的守护。稍不注意,就患上了所谓的“春节病”。

为了让大家能够欢欢喜喜过大年、健健康康地长新岁,过节期间,“人民”专家将持续为大家带来关于常见“春节病”的科普知识。期望大家增强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乐享佳节!

警惕春节病之药箱管理篇

春节假期,不少家庭趁着长假一家老小相携出游。然而,出门在外难免遭遇些小意外或疾病的发生。为此,出发前备个“小药箱”可以应对不时之需。

“小药箱”如何准备有讲究,以应对出行路上可能遇见的各种健康状况,包括肠胃不适、过敏反应、感冒发热、外伤扭伤等,能够迅速有效地做好初步的自我救护。


受访专家:

药学部 药师 赵京傲

准备“小药箱”时,首要原则是根据家庭成员的健康情况量身定制,才是最优解。对于典型的三口之家,除了必备成人药品外,还需准备儿童药品;对于三代、甚至四代同堂的大家庭,还需要额外考虑老年人的特殊需求。

1

退热药及感冒药

退热药可以携带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感冒药可以携带氨酚伪麻、酚咖伪麻、美敏伪麻等,缓解旅途中可能出现的鼻塞、流涕等感冒症状。不建议儿童服用成人的感冒药品,如有儿童随行,可以携带儿童剂型的感冒药。

2

抗过敏药

过敏体质的人群遇到环境变化,易发生过敏反应,如出现皮肤红肿、疹子、瘙痒等症状,建议随身携带氯雷他定、西替利嗪、依巴斯汀等抗过敏药,通常每日服用一次。儿童建议携带氯雷他定糖浆、西替利嗪滴剂等儿童剂型的抗过敏药。

3

晕车药

容易晕车的人群建议携带晕车药。常用药物有茶苯海明、苯海拉明。晕车药应在乘车/船之前30–60分钟使用,服药后可能出现打瞌睡、注意力不集中、胃肠不适等情况;不建议2岁以下儿童使用茶苯海明,不建议6岁以下儿童使用苯海拉明;服药晕车药期间不建议饮酒。

4

胃肠用药

节假日期间,各种美食狂轰滥炸,可能会出现腹泻、便秘等症状。针对腹泻可以携带蒙脱石散;针对便秘可以携带乳果糖等药物。如果由于受凉、消化不良导致的腹泻,可以携带双歧杆菌、枯草杆菌等益生菌制剂。

5

外用药品

出门在外,磕磕碰碰是常见的问题,可以携带双氯芬酸乳膏剂、红花油等;也可以携带创可贴、碘伏棉签、酒精棉片、无菌纱布等外用医药品,出现擦伤或小伤口时,进行及时消毒和初步的包扎处理。

6

慢病用药

家庭成员如患有慢性病,除携带慢病的常规治疗用药,建议携带一些应急药品。如:高血压患者建议携带硝苯地平片应急降压;冠心病患者,尤其是有心绞痛、心梗病史的,建议携带硝酸甘油片、速效救心丸等急救药;哮喘患者建议携带沙丁胺醇气雾剂。


以下情况需要特别注意!


一是药品分类摆放。在整理出行药品时,成人与儿童分开放置,内服与外用药物明确区分,以防紧急情况下错拿误服,确保用药安全。


二是药品存放。药品应存放在干燥、避光、温度适宜的环境中。若药品原有包装具备除潮或抗氧化等保护功能,可予以保留。


三是谨防“药驾”风险。服药前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特别是【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部分,如有“服药后不得驾驶机、车、船、从事高空作业、机械作业及操作精密仪器”等警示信息,服药后不建议驾驶车辆。


四是谨慎特殊人群用药。孕妇、儿童及老年人在用药方面需谨慎,参考说明书或遵医嘱。


五是突发疾病切勿盲目用药。出行途中如突发较严重的疾病,建议就近前往医院就诊,由专业医生制定治疗方案。

供稿 | 药学部 赵京傲

 视频 | 钟艳宇

 责编 | 钟艳宇

 排版 | 张贺

 声明 | 如转载请注明来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微信号:rmyy 1918)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第一时间告诉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新鲜事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