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举行精细化管理年启动大会暨2024年度优秀个人和先进集体表彰大会
1月17日,医院举行了精细化管理年启动大会,并对2024年度的优秀个人和先进集体进行了表彰。此次大会表彰了2024年度在医疗、教学、科研和管理等领域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集体。经过严格评选,共有36个先进集体、10名杰出员工、10名杰出员工提名奖获得者、180名个人单项奖获得者和406名先进工作者受到表彰。大会还以舞蹈、歌曲、小品、京剧等表演形式生动讲述了医护故事,彰显了医者风采。
2024年是医院的人才战略年,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力。而2025年作为精细化管理年,序幕已经拉开。医院全体员工将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扎实的工作,共同迎接新的挑战,续写医院发展的新篇章。
请点击链接↓↓
医院举行2025年离退休职工新春团拜会
1月14日,医院党政领导班子与近四百名离退休职工欢聚一堂,举办2025年离退休职工新春团拜会。会上院领导与离退休职工一起回味往昔美好时光,同庆传统佳节的到来。王建六书记回顾了2024年医院党委和离退休党总支开展的工作。王俊院长以“回眸2024硕果盈枝 展望2025宏图再启”为题,通报了医院一年来的发展变化,介绍2025年的发展规划。现场的气氛热烈,大家纷纷感叹,此次活动不仅温馨备至,而且倍感亲切,重返医院,仿佛又回到了那个熟悉而温馨的家。
请点击链接↓↓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升级亮相
1月9日,医院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儿科医护团队及职能处室负责人共同见证焕然一新的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正式启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经过精心策划和改造,新的病房床位由原先的14张扩展至20张,增幅高达42.8%。不仅充分合理运用了空间资源,功能区域配置也得到了全面升级,包括双人间、多人间、隔离间、监护病床及新生儿病床等,按病情、月龄分别收治于不同的区域,满足了不同类型新生儿的救治需求。同时,新病区在环境设计上极大提升了院感防控能力,为患儿构筑起一道更加坚实的生命防线。
请点击链接↓↓
腹膜后肿瘤外科正式成立、通州院区重症医学科新增病区正式启用
1月15日,医院腹膜后肿瘤外科正式成立,通州院区重症医学科新增病区正式启用。
腹膜后肿瘤外科的成立标志着医院在腹膜后肿瘤诊疗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填补了医院学科空白,为患者提供更专业、规范的医疗服务。通州院区重症医学科升级扩容,新增病区使总床位数达到35张,成为医院各院区中体量最大的重症病房,有力提升了医院危重症救治能力,为更多患者守住生命防线。
请点击链接↓↓
医院多团队荣获中华医学科技奖
1月6日,中华医学会科技评审部公布2024年中华医学科技奖获奖项目,医院牵头三项成果荣获2024年中华医学科技奖,王建六团队“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器官保留及功能重塑技术创新及推广”项目荣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刘健团队“谈‘心’:构建大众心脏健康矩阵化科普教育体系”项目荣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赵翔宇团队“造血干细胞移植后 NK 细胞重建监测体系的建立与推广应用”项目荣获中华医学科技奖青年科学技术奖。
请点击链接↓↓
医院五项成果在北大医学创新转化大赛获奖
12月30日,北大医学第三届创新转化大赛决赛火热开赛。医院5个项目荣获奖项——眼科王凯《光学相位混沌技术赋能的儿童青少年近视管理眼镜片》荣获医疗器械组二等奖;创伤骨科张殿英《基于杠杆重建平衡理论股骨近端仿生髓内固定系统(PFBN、PFLBN和PFTBN)的研发与应用》荣获医疗器械组二等奖;妇产科孙秀丽《天然蚕丝盆底修复补片的研发与转化》荣获医疗器械组三等奖;骨肿瘤科王冀川《骨盆环骨转移癌TRIPOD新型微创治疗技术的人工智能选型算法、3D打印手术导板及GLORIS钉内植入物研发》荣获医疗器械组优秀奖;胸外科邱满堂《基于血浆脂质代谢组与人工智能的肺癌早期检测》荣获生物医药组-优秀奖。
请点击链接↓↓
医院举行2024年宣传工作总结表彰会
1月15日,医院举行2024年宣传工作年终总结会,回顾过去一年的宣传工作成果,并展望未来发展蓝图。百余位“人民宣传人”齐聚一堂,共襄盛举。会议表彰了在新闻传播、科普传播及影像传播等方面做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包括“医媒联动奖”、“精彩瞬间奖”、“优秀通讯员奖”、“科普传播奖”与“最佳金笔奖”等奖项。获奖代表分享了他们的经验和感悟,为其他通讯员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全体宣传人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专业的素养和创新的思维,讲好“人民”故事,传递出“人民”好声音,为医院的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请点击链接↓↓
医院举办科室文化建设展示汇报会
1月15日,医院举办“党建引领 文化聚力”科室文化建设展示汇报会,回顾和总结科室文化建设成果。汇报展示环节分为科室文化案例和“四满意”流程优化项目两部分。共征集到71个科室文化案例和67个“四满意”流程优化项目,经过专家评审,前10名的案例和项目在会议上进行汇报展示。展示内容涵盖科室历史文化、服务文化、特色文化等方面,以及围绕医院中心工作进行的流程优化。经过激烈角逐,多个科室和党支部荣获奖项,包括科室文化建设案例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以及“四满意”流程优化项目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和最佳展示奖。
请点击链接↓↓
洪都拉斯共和国卫生部代表团与中国香港共享基金会代表到访医院
1月15日,洪都拉斯共和国驻华大使Salvador Moncada先生、卫生部全国病媒传播疾病防控项目负责人Amy Carolina Tovar Martinez医生等多名卫生部代表等一行8人,中国香港共享基金会代表高级顾问刘志堂先生一行10人到访医院。医院杨帆副院长和相关工作人员出席本次座谈交流。
座谈会上,杨帆副院长对洪都拉斯共和国卫生部代表团与中国香港共享基金会代表到访表示诚挚欢迎,并分享了医院的发展概况,提到医院面临的挑战与困难和改善新举措。Salvador Moncada先生对医院的改造创举表示赞叹。他表示希望未来能与院方合作,推动人员、技术、经验等交流。座谈结束后,代表团参观了医院门诊楼与国际医疗部。
强化科室文化建设 促进学科高质量发展
1月7日,医院党委在超声医学科开展工作座谈会,医院党委书记、副院长王建六对超声医学科医疗运行情况进行重点研讨,并对科室文化建设做出重要部署。医院党委委员、相关科室负责人及超声医学科员工参加此次会议。会上,对科室文化建设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并就超声医学科现状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讨论。各职能部门负责人结合各自工作范畴和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管理干预措施,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改进建议。王建六书记最后强调,科室需进一步优化员工激励政策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加强科室文化建设,注重人才培养与科研发展,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患者投诉率,提升员工满意率,全方位推动科室的稳健发展。
医院学者在2024年北大医学国内访问学者进修医师病例汇报交流会获佳绩
11月29日,在北大医学国内访问学者/进修医师临床病例汇报交流会中,医院的国内访问学者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优异成绩,心血管内科李彤医师荣获一等奖,重症医学科刘芳医师荣获三等奖,肝胆外科刘敏超医师荣获优秀奖。
为确保此次病例汇报大赛的顺利进行,医院前期举办了首届国内访问学者/进修医师病例汇报比赛选拔选手参赛,并且由继续教育处特别邀请了重症医学科安友仲老师和脊柱外科王会民老师为大家进行赛前辅导。此次病例汇报大赛不仅是一次医学知识与实践经验的大交融,更是北大医学国内访问学者与进修医师风采的一次集中展现。
肝病科召开2024年工作总结暨2025年工作规划研讨会
新年伊始,肝病科召开了2024年工作总结暨2025年工作规划研讨会,会上封波主任介绍了本次的会议背景、目的及议程,科室每一位成员依次汇报了自己在过去一年中在医教研方面的工作与成就,并说出自己的不足及对下一年的展望。在汇报过程中,陈红松副书记、封波副主任(主持工作)和饶慧瑛所长对每位同志具体的工作总结和规划提出了希冀和建议。希望科室每位成员能立足医院发展大格局,做到个人工作管理的精细化,在2025年再创科室辉煌。
心血管内科发布《心血管内科一线医生小红书》
1月2日,心血管内科为临床医生准备了科室自己编写发布的《心血管内科一线医生小红书》,并举行了一场简短而温馨的赠书仪式。这本实用的小红书是一个实用的手册,旨在为大家在心血管内科临床中从接诊病人、诊疗方案、开具医嘱、治疗操作等工作提供具体的指导。刘健副主任表示,希望通过这本书的使用可以在医疗层面、教学及继续教育层面起到提高一线医生能力的作用。
心血管内科召开年终工作总结会
1月10日,心血管内科年终总结会在综合行政楼报告厅举行。会上,刘健副主任回顾了科室在医疗、运营方面的工作成果,提出改进措施,并强调医疗质量与安全。党总支一支部书记吴寸草总结了党总支工作,推动科室医教研、学术交流及人才培养。李琪副主任汇报了教学工作,分析存在问题并提出规划。宋俊贤副主任梳理了科研工作,鼓励青年人积极奋进。姜琳护士长代表护理团队总结护理工作,分析数据并提出展望。老主任陈红教授对会议表示祝贺,肯定新领导班子成绩,强调党建工作重要性,并寄语全体党员以公心为导向,为科室发展贡献力量。此次总结会为科室发展锚定方向,心血管内科将持续提升医疗、教学、科研与护理水平,加强党建引领,为守护患者心血管健康不断前行。
心血管内科开展“我能为科室做什么”调研活动
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科的综合实力与服务水平,促进学科的高质量发展,心血管内科11月开展了“我能为科室做什么”的主题调研活动。1月3日,召开了主题调研活动总结会。会议旨在凝聚科室智慧,激发积极性与创造力。此次调研共发放了128份问卷,通过一周的时间,大家积极填写反馈,共收到了477条意见和建议。科室在根据大家的建议及时开展相关改进工作。邵晓凤副书记肯定科室亮点工作,提出人才与梯队建设建议。此次活动明确了科室责任与方向,形成“凝心聚力,奋楫扬帆”氛围。未来,科室将继续发扬团结创新精神,提升医疗技术与服务质量,努力成为国内一流心血管内科。
风湿免疫科栗占国、胡凡磊团队研究成果在权威杂志发表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临床最常见的高致残性自身免疫病之一,目前,RA的诊断主要依赖于血清类风湿因子(RF)和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anti-CCP)的检测。然而,仍有约1/3的患者RF和anti-CCP均为阴性,缺乏生物标志物,临床诊断困难,导致延误治疗而出现残疾。近日,风湿免疫科/风湿免疫研究所栗占国、胡凡磊团队在 Science Advances 发表题为Large-scale multicenter study reveals anticitrullinated SR-A peptide antibody as a biomarker and exacerbator for rheumatoid arthritis的研究论文,为RA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生物标志物和靶点。
请点击链接↓↓
【“人民”前沿】类风湿关节炎新型诊断抗体及致病分子anti-CSP:栗占国、胡凡磊团队成果在Science Advances发表
泌尿外科徐涛团队研究成果在权威杂志发表
近日,泌尿外科徐涛教授团队在Advanced Science在线发表题为Tertiary Lymphoid Structures are Linked to Enhanced Antitumor Immunity and Better Prognosis in Muscle-Invasive Bladder Cancer的研究论文,首次深入探讨了三级淋巴结构(TLS)在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IBC)中的免疫调节作用。研究团队利用空间转录组和单细胞转录组等多组学,揭示了TLS与MIBC中增强抗肿瘤免疫和更好的预后相关,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为个性化治疗策略提供了新见解。泌尿外科林佳兴博士、姜珊博士,北京大学定量生物中心陈保强博士,以及泌尿外科杜依青博士、秦彩朋博士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泌尿外科徐涛教授和北京大学定量生物中心林一瀚教授为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
请点击链接↓↓
创伤骨科召开创新转化工作研讨会
1月6日,创伤骨科召开2024年度创新转化工作研讨会。会上,张殿英主任简要介绍了科室近年临床研究与成果转化等工作的建设与发展情况,肯定了过去一年科室在临床研究和成果转化工作上取得的成绩,指出了工作短板和不足。徐海林支部书记指出医学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工作,是学科趁热打铁、乘势而上推动卫生健康领域高质发展的重大机遇。张培训副主任分享了自己在过往科研项目中的经验与心得,强调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的重要性。
护理部静脉治疗护理专业组举办“导管尖端磁导航定位技术在PICC置管中应用”学术交流会
1月15日,医院作为国内首批开展PICC导管尖端磁导航定位技术的医院,举办了主题为“导管尖端磁导航定位技术在PICC置管中应用”的学术交流。会议由医院护理部静脉治疗护理专业组承办,医院静脉治疗护理专业组成员和血管外科、乳腺外科、放射科的临床专家参与了学术讨论,美国静脉治疗护理专家Debra C. Boyce教授参会交流。5名静疗专科护士为8名患者完成了PICC置管现场演示。
医院静脉治疗护理团队由来自全院各科室的静脉治疗专科护士组成,通过全院护理会诊、互联网护理咨询等平台,开展静疗专科技术、开展全院护士静疗知识和技能培训、组织全院静疗专科质控。
临床试验机构研究型病房召开SYS6026试验项目启动会
1月3日,“评价SYS6026注射液在HPV 16或18型相关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患者中的安全性和耐受性”I期临床试验启动会在临床试验机构研究型病房召开。该项目由王建六书记和方翼主任药师分别担任Leading PI和Co-PI。王建六书记强调项目重要性,要求全体人员认真负责,高质量完成试验。方翼主任指出SYS6026是国内首个HPV治疗性mRNA疫苗,具有里程碑意义。参会人员就实施细节进行了充分讨论。
继续教育处召开2024年继续教育工作总结会
1月14日,继续教育处组织召开了2024年继续教育工作总结会,回顾2024年医院继续教育相关工作成果,共同展望和规划2025年继续教育工作,53个临床科室的相关负责老师参加了此次会议。会上,继续教育处针对2025年进修工作的重要变化和计划与进修负责老师进行深入的沟通,积极听取各临床科室提出意见和建议。2025年是医院精细化管理年,继续教育处将立足于临床,加强与临床科室的沟通,为继续教育工作和医院中心工作贡献力量。
继续教育处召开外科住培专业基地师生座谈会
1月15日,继续教育处举办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座谈会。教学主任高志冬、基地秘书王畅、继续教育处处长鞠辉及副处长梁书静与9名学员代表参加。学员代表涵盖本院住院医师、外单位委托培训人员等。
学员们座谈过程中,每位学员都积极分享了自己在医院外科专业基地参加规培的感受。同时,提出希望获得更多实用型知识小讲课、手术参与机会、病种接触及复习答疑活动等建议。外科基地与继续教育处老师耐心解答学员困惑。此次座谈会为学员提供表达诉求平台,使管理老师了解学员真实想法和需求,为后续规培工作优化奠定基础,推动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高质量发展。
临床营养科工会小组举办“传承经典 书写年味”迎新春写春联活动
1月14日,临床营养科工会小组举办了“传承经典 书写年味”迎新春写春联活动。活动以传统书法与窗花为主线,不仅为科室员工带来了一场文化盛宴,还增强了节前的欢乐气氛。此次活动特别邀请了中国书法协会的知名书法家以及医院职工书画协会的老师亲临现场。他们挥毫泼墨,将对新春的美好祝愿融入字里行间。
此次活动是临床营养科工会小组2025年度第一场弘扬传统文化和科室文化的盛会。通过写春联和窗花装饰等形式,既让员工们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也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和归属感。大家纷纷表示,这样的活动不仅丰富了文化生活,还让员工在忙碌的工作之余找到了一份静心的乐趣。
工会冰雪协会荣获“北大杯”滑雪比赛团体亚军
1月12日,北京大学冬季运动会暨第三届“北大杯”滑雪比赛落下帷幕,在激烈的比赛中,工会冰雪协会滑手们展现出了高超的滑雪技艺和顽强的拼搏精神。其中,杨婧璇在女子单板项目中荣获女子单板博雅组冠军,刘秋月、文张、谢子朝、许永伟、潘宇初、周越老师也获得佳绩,为协会赢得宝贵的荣誉。最终协会获得了“北大杯”滑雪比赛团体亚军的成绩。
此次比赛工会冰雪协会充分展现了协会的活力与实力,也体现了医院职工对冰雪运动的热爱和追求。
团委举办青年骨干培训班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团委于1月11日联合中央团校(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举办了青年骨干培训班。旨在提高青年骨干的思想觉悟和业务能力,为医院的高质量全面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培训班课程内容丰富,涵盖多个重要主题,包括北京大学历史传承、新时代青年的思想政治引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解读等。此外,还就2025年团委工作模式及相关工作计划进行了深入阐释,并对2024年团支部工作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请点击链接↓↓
医院团委顺利完成全院团支部换届工作
9月至12月期间,团委严格按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章程》和《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基层组织选举规则》的相关要求,圆满完成了全院41个基层团支部的换届选举工作。各团支部在充分酝酿候选人的基础上,以差额选举的方式选举产生了新一届支部委员会成员。换届选举工作的顺利完成,不仅为医院团组织注入了新鲜血液,也为青年团员提供了更多的发展平台。新一届支部委员会成员纷纷表示,将以本次换届为新的起点,在医院团委的带领下,团结全体团员青年,围绕医院“一二三四工程”发展战略,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激发组织活力。
多党支部联合开展关于《超声类项目一站式退费流程》推动和上线工作
1月14日,财务处党支部、超声医学科党支部、医学信息中心党支部、门诊部党支部在综合行政楼联合启动关于“超声类项目一站式退费流程”的推动和上线工作,为更好服务病患,坚持党建引领聚智赋能,持续擦亮“党建+服务”品牌,助力服务工作提质增效。以往的退费流程,耗时较长,患者的就医体验不佳。为改善流程,超声医学科党支部书记杨力提出希望能够优化门诊退费流程。财务处党支部、超声医学科党支部达成优化共识,医学信息中心党支部、门诊部党支部为优化流程保驾护航,为引领科室服务再次全面提升,发挥超声医学科超声项目一站式退费的“头雁效应”,在2025年伊始启动了超声类一站式退费工作。
疝和腹壁外科党支部联合工会小组组织观影活动
12月13日,疝和腹壁外科党支部联合工会小组组织观看电影《志愿军:存亡之战》。此次观影活动是一次爱国主义教育,意义深刻,提升了大家的民族自豪感,进一步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增进彼此的交流与情感联系。观影后大家纷纷表示志愿军的英勇事迹让大家深刻感受到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是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在今后的工作中,将把从志愿军精神中汲取的力量融入到医疗工作中,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严谨的态度对待每一位患者。
多个党团支部开展“中轴线打卡”活动
手术麻醉党总支联合团支部,血研所一团支部、二团支部,心外科团支部,心血管内科工会小组分别开展“中轴线打卡”活动,大家在沿途中一起感受着中轴线上的美景与历史文化底蕴。通过活动,不仅加深了对中轴线历史文化的理解,还增强了支部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大家表示,将以更饱满的热情和责任感投身医疗事业,为医院发展和民众健康贡献力量,展现“人民人”的风采与担当。
通州院区综合党支部与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药学第一、第二党支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临床试验中心党支部联建活动
12月27日,通州院区综合党支部、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药学党支部及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临床试验中心党支部在浙江宁波开展“学思践悟强党性 砥砺前行谱新篇”支部联建活动。活动包括参观学习和临床试验交流培训两部分。党员们实地感受滕头村优美环境和富裕生活,学习其党建、绿色发展等先进做法。交流培训上,来自三家医院的专家就临床研究设计、研究者能力培养等议题授课。此次活动不仅促进了党支部间的交流合作,也为临床试验规范、科学开展注入新活力,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
供稿 | 肝病科、风湿免疫科、重症医学科、心血管内科、肝胆外科、泌尿外科、创伤救治中心、创伤骨科、腹膜后肿瘤外科、儿科、临床试验机构研究型病房、门诊部、继续教育处、科研处、护理部、继续教育处、对外合作办公室、离退休工作处、宣传中心、文明服务与文化建设办公室、工会、心血管内科工会小组、临床营养科工会小组、工会冰雪协会、团委、疝和腹壁外科党支部、手术麻醉科党支部、财务处党支部、通州院区综合党支部、血研所一团支部、血研所二团支部、心外科团支部、手术麻醉团支部
编辑 | 师雨
我知道你在看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