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2024 | 安庆市总工会:在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安庆篇章中贡献工会力量

民生   2025-01-24 11:08   安徽  
2023年,安庆市总工会荣获省总工会综合考核评价“优秀”等次;被全总授予“财务会计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好网民”创新型平台;困难职工帮扶民生实事获省五一劳动奖状,经审工作规范化建设获全省一等奖。这是2024年安庆市总工会收到的喜讯。
2024年,安庆市总工会紧扣“42101”重点工作部署,扎实做好“十件实事”,全面完成或超额完成省总工会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在安徽省第五届职工运动会中总分位列全省第三,荣获省托育职业技能竞赛团体一等奖。




重点工作落实落细



2024年,安庆市总工会找准工会工作与党的中心任务结合点、切入点、着力点,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强化争先创优意识,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工会各项工作的落细落实。

不断强化职工思想政治引领。开展劳模(工匠)“七进”活动64场;广泛开展“凝心铸魂跟党走 团结奋斗新征程”主题宣传教育,组织职工开展活动48场次,覆盖职工76万人次;完善由市总工会牵头,12个市直部门组成的维护劳动领域政治安全沟通协调机制;组建起127名网评员和323名信息员的队伍。

奋力助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五小”等群众性创新创造活动117场,辐射带动基层岗位练兵15万人次;推荐评选2024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工人先锋号各1个,省劳动竞赛先进集体7个、工人先锋号8个、先进个人7名;推荐申报“大国工匠”1名、第二届“长三角大工匠”2名,选树“安庆工匠”5名;持续深化劳模创新引领,选树命名市级劳模创新工作室5家。


用心做实维权服务。协同推进“一函两书”,建立职工劳动权益保障协作配合工作机制,开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法律服务行动10场;发放困难职工帮扶资金146.71万元,送温暖款物694万余元,慰问困难职工和农民工7936人;大力开展“工会送岗位 乐业在江淮”就业援助行动,举办招聘会216场,帮助6903人实现稳定就业;擦亮“皖工鹊桥 会聚良缘”工会婚恋服务品牌,举办交友联谊会20场;向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赠送系列福利。



着力夯实工会组织基层基础。扎实推进非公企业和新就业形态群体集中建会入会工作,全市基层工会组织增加133个,推动21家平台企业在安庆分支机构、合作公司全部建会入会,建立县级新业态行业工会联合会19家;落实推进货车司机入会服务工作计划,全市新建新业态工会组织42个;培养选树非公企业工会工作规范化建设示范点20家;全市各级工会干部下基层蹲点52人次,培训工会干部2800人。




亮点工作精彩纷呈


2024年,安庆市总工会在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安庆篇章中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和工会桥梁纽带作用,亮点工作精彩纷呈。

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取得新成效。建立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体系,实行责任包保;制定“1+N”产业政策体系,即1个指导性文件,N项专项政策,包括培养类、扶持类、综合服务类政策;建立党工共建、技能提升、成果转化、待遇提升、维权保障、特色服务六项机制,推动“产改”工作纳入全市深化改革工作重点和市委督查工作内容;总结安庆石化、曙光化工、皖江发电等试点企业的先进经验,在全市进行复制推广,推进产改试点扩面;安庆市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做法得到省领导的充分肯定。

安庆工匠学院建设实现新突破。按照“工会+部门+院校+企业”模式,建成市级工匠学院3家、县级工匠学院6家,全市工匠学院体系建设基本形成;搭建劳模工匠导师库、劳模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资源库、培训课题库、企业需求库,把劳模请进课堂、把工人请进学院互动,让产业和人才在工匠学院“双向奔赴”;聘任7名一线劳模专家作为首批省级产业教授,吸收各行各业劳模进入工匠导师师资库。与安庆职业技术学院合作推进“一试三证”试点和学分转换工作;依托开放大学、职业技术学院2个工匠学院为一线产业工人开展学历、技能等级继续教育培训;2024年累计开展劳模工匠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学历提升213人,开展产业工人技能提升4367人,取证84人。


“一县一品”激发新活力。进一步深化“一县一品”工作,优化提出“有难度、可实现”的3大类6个方面15项课题,按照“揭榜领题、实干破题、现场答题”的步骤,在市总工会命题、县总工会自主选题基础上增加市总工会“点题交办”;推行“一个课题,一名主席牵头,一套工作方案,一个专班跟进,一抓到底”的“五个一”工作机制,落实领导包保、政策资金支持,组织集中攻坚;新业态基层工会组织、工会驿站阵地建设等重点工作量质齐升。

劳动争议调解探出新路径。通过积极探索实践,在工会设立“六尺巷”农民工讨薪调解室,依托12351热线,建立“六尺巷”农民工讨薪服务热线,聘请专业律师组成调解团队,为农民工提供薪资维权、劳动争议、工伤事故等方面的法律咨询、法务指导和法律援助服务;联合人社部门依托部分“工会驿站”,打造111个“六尺巷农民工维权驿站”并运行,形成安徽省首张农民工维权电子“安薪地图”。

“工会+文旅”融合发展迈出新步伐。全面落实职工疗休养制度,扩大职工疗休养参与度、覆盖面。支持符合条件的宾馆、酒店、民宿、休闲农庄等申请职工疗休养基地,目前已授牌命名18家省级职工疗休养基地;与黄山、池州、宣城共同成立“大黄山”职工疗休养基地联盟,与杭州、九江、哈尔滨等5地工会签订职工疗休养基地互认共享协议;依托29家省、市级疗休养基地,挖掘历史、戏曲、文化,提出以“五个一”为主要内容的十条精品旅游路线。2024 年,安庆市疗休养基地共接待80批次近万名职工。

工会驿站建设呈现新气象。构建“一公里”暖心服务圈;全市建成工会驿站1000家,服务职工超30万人次,开辟休息区、读书角,新增智能门禁、充换电、工具箱,注入法律咨询、讨薪维权、职业培训、健康检查等多元化服务内容;实施“一站点一特色”的服务升级,在人流量较大的商圈广场、文化街区、收费站、公路港等地打造示范性工会驿站。

宣教工作打开新局面。擦亮“五个一”庆“五一”活动品牌,构建“立体式”传播阵地,讲好劳模故事;举办“劳模工匠大宣讲”走进安庆职业技术学院和汽车产业活动,将劳模精神的“大餐”搬上了职工的餐桌;圆满承办“唱响中国”黄梅戏大家唱暨省内地市交流展演活动,掀起了万名职工学唱黄梅戏的热潮;选拔涵盖19个运动项目、234名运动员的安庆代表队参加安徽省第五届职工运动会,总分位列全省第三。


工会服务阵地建设再上新台阶。新建工人文化宫项目有望在2025年8月主体结构封顶;老工人文化宫完成出新修葺,开展“五一学堂”职工公益培训和各类文体活动100场次;搭建“数智宜工”智慧工会云平台,加速智慧工会应用提升,实现了宣传咨询、智能建会、活动管理、福利采发、职工健康等智慧帮扶、智慧服务等项目的网上一站式整合;建立全市统一的工会工作信息基础数据库,与人社局、公安局等单位实现数据互通互认、资源共享。

2025年,安庆市总工会将紧紧围绕省总工会和安庆市委的工作部署,坚持“两心”理念,聚焦“两力”目标,真抓实干,努力开创工会工作新局面。(丁时锋 蒋云帆/文 安庆市总工会供图)

   


编辑丨蒋云帆   责编丨戴恒曙   审核丨陈伟

来源丨安徽工人日报

声明部分图片、资料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

安徽工人日报
求实 写真 匡正 布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