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 新高考历史通史(中国近代史)考点17:国共十年对峙(1927年~1937年)(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文摘   2024-08-08 10:10   陕西  

新高考历史通史|中国近代史


 新高考历史通史(中国近代史部分)
考点17:国共十年对峙(1927年~1937年)(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1、阶段特征:国共两党的分裂对峙是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但发展的趋势是合作抗日)(注意两点)。一方面,南京国民政府的专制统治确立;另一方面,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从城市转入农村,开创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新道路。但由于第次反围剿的失利,红军被迫战略转移,进行长征,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2、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与全国统一:1927年4月,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对内镇压人民革命运动;1928年,张学良东北易帜,标志着南京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基本统一全国。

3、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经济黄金十年1927-1936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基本实现国家统一,1936年“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的开展,人民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民族资产阶级兴办实业的热情提高等,使得在夹缝中的民族工业有了较快的发展,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物质基础。但官僚资本主义迅速膨胀,民族工商业受其压迫摧残越来越严重。(这一时期,国民党政府一直受内部纷争和外来侵略的困扰,尽管如此,这一时期的国民经济还是有所发展的)

●官僚资本: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的垄断资本和政权相结合,依附于外国资本主义而形成的资本形式。

●蒋宋孔陈四大家族:一般是指民国时期以蒋介石为首的资本主义买办统治集团。即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和陈果夫、陈立夫四大家族,是国民党官僚资产阶级的代表。(蒋家的天下陈家的党,宋家的姐妹孔家的财)

4、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几个阶段。

(1)19 世纪六七十年代产生:①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内部孕育着资本主义萌芽。②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瓦解着自然经济,为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创造条件。(主要原因) ③洋务运动的诱导。④外商企业的刺激。

(2)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出现第一次高潮  ①列强侵略,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创 造了某些客观条件。②甲午战后,为挽救民族危机,许多人呼吁“设厂自救”、“实业救国”。③清政府也调整政策,放宽对民间办厂限制。

(3)一战期间或者民国初年短暂春天(黄金时期 ①辛亥革命扫清了一些障碍;②民国建立和南京临时政府的推动;③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的促进;④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主要原因)。

民族资本主义“先天不足、后天畸形”:先天不足:它的产生,不是封建社会内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成熟的直接临盆;后天畸形:在它的发展过程中,经常承受着外国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和国内封建主义、官僚 资本主义的压力,难以健康成长。 ①分布区域不均衡,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②工业体系不完善,主要是轻工业、重工业薄弱。③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④从发展原因上看,客观上是列强之间的矛盾提供了一定的机会。“先天不足、后天畸形”是由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决定的。

中共从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中吸取教训,拿起武器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统治。在不断的斗争中,毛泽东为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

5、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在江西南昌发动起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1949年,中央确定8月1日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

南昌起义是大革命失败后,武装暴动的一部分,另外,中央召开了紧急会议,决定发动秋收起义。

6、八七会议:1927年在汉口召开,确定了土地革命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并决定发动秋收起义;会上毛泽东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是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转折点。

(八七会议之后,毛泽东回到湖南,领导了秋收起义)

7、秋收起义和进军井冈山:八七会议之后,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了秋收起义,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帜。在进攻长沙时受挫。毛泽东在文家市决策,改向井冈山区进军;在江永新三湾对军队进行了改编,确定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到达井冈山地区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在实践上为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注意了解这一史实)。

朱德、陈毅率领部队到达井冈山和毛泽东率领的军队胜利会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得到了巩固和扩大。

8、井冈山会师: 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部队(南昌起义的部分军队和湘南的工农武装)到达井冈山和毛泽东率领的军队胜利会师,合编为了工农革命军第四军,不久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得到了巩固和扩大。

▲这里要注意总结:南昌起义、秋收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拉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序幕。

毛泽东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创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新局面,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红军被迫长征。

9、红军长征:(在长征的过程中,走上了独立自主之路)第五次反“围剿”由于博古、李德在军事上的“左”的错误,导致失败,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军8万多人从江西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开始长征。冲破了敌人的四道封锁线,损失过半。毛泽东提出放弃进军湘西,而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得到大家的认可,于是红军强渡乌江,攻克了遵义。遵义会议后,红军继续长征。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和陕北红军在吴起镇会师;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和红四方面与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注意分清遵义会议前后的事件)

四渡赤水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巧渡金沙江使红军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取得了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10、长征的意义(重点把握,也是对长征的认识):长征的胜利,实现了红军的战略大转移,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播下了革命的种子,鼓舞了人民群众,铸就了长征精神,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正如毛主席所说:“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红军占领遵义后,中共中央在此召开了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成为影响中国革命的一次重要会议。

11、遵义会议:1935年1月,红军攻克了遵义召开了遵义会议。会议集中全力解决军事组织问题;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成立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军事指挥小组。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注意了解)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地处理党内事务,是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认识到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正确性,从而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遵义会议之后,红军经过整编,提高了战斗力,继续长征,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长征胜利结束。

从1937年到新中国成立,历史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一是大革命失败后,国共两党由合作走向对峙,日本乘机侵华,中华民族开始了长达14年的抗日战争;二是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政府在美国支持下挑起内战,中国历史步入解放战争时期。
来源:跨学科教研中心(历史教研组)
编辑:乙九说历史·历史教研组
声明:教学分享,共同进步!

长按二维码关注


点赞分享,天天向上

乙九说历史
本平台由乙九老师团队创办,打造中小学历史教育教学空间,定期推送一线名师、专家、学者的教育教学成果,包括但不限于学习与教研资料,完全公益,希望各位教师同仁、各位家长和同学们积极参与分享,一起努力,助力“大历史”与“体验式历史”教学观!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