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的刚劲练法去哪里了?杨健候弟子许禹生:刚劲另有练法,非练到极柔软刚劲自然产生

体娱   2024-12-02 11:24   河南  

 杨健候弟子许禹生:刚劲另有练法,不是练到极柔软刚劲自然而然就会产生的

许禹生:太极拳功夫,究竟主刚主柔,或化劲为柔发劲为刚乎?练功夫时,先柔后刚乎?抑或练至极柔而刚劲自生乎?

太极以柔为体刚为用,化劲亦有有柔化刚之别,用则甚多主刚耳,练功夫时先柔后刚固甚对,惟应练至极柔软后再行练习刚劲,方无流弊,但刚劲另有练法,非练致极柔软而刚劲自生也。

现代文白话:许禹生对于太极拳的探讨提出了这样的疑问:太极拳的技艺,到底是主张刚劲还是柔劲,或者是在化解对方劲力时表现为柔,在发力攻击时则转为刚吗?在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是不是应该先练习柔劲,然后再练习刚劲呢?还是说,当练习到极其柔软的程度后,刚劲自然而然就会产生。

对于这些问题,许禹生的看法是:太极拳是以柔为体,以刚为用。在化解对方的劲力时,也有柔和刚的分别,但在实际应用中,更多的是以刚劲为主。在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先练习柔劲再练习刚劲这种做法确实是对的,但关键在于应该先将身体练到极其柔软的程度,然后再去练习刚劲,这样才能避免弊端。不过,刚劲的练法是有其独特之处的,并不是仅仅通过练习到极其柔软,刚劲就会自动产生。

许禹生(1879~1945),字龙厚,祖藉山东济南,生于武术世家,曾延请多位武师学艺。他毕业于晚清译学馆,后任北平教育部专门司主事。许禹生到北平后,广交武林好手,先拜杨健侯学习杨式太极拳,后从陈家沟太极拳名家陈发科学习陈氏太极拳,并兼顾多家理论。 

一、太极拳理念

许禹生在太极拳方面有着深厚的造诣和独特的理解。他强调太极拳的内功修炼和意气的主导作用,认为太极拳是一种内外兼修、刚柔相济的拳术。他提倡通过太极拳的修炼来达到强身健体、陶冶性情、提高技艺的目的。


二、太极拳练法

柔软与刚劲

许禹生在太极拳的练法中,注重柔软与刚劲的协调与平衡。他认为太极拳的柔软并不是软弱无力,而是要通过柔中带刚、刚柔相济的练法,达到力量与柔韧性的完美结合。

对于“刚劲另有练法,非练致极柔软”的观点,许禹生在太极拳的实践中有着深刻的体会。他强调在太极拳的修炼过程中,要先通过柔软的训练来放松身体、调节呼吸、培养内劲,然后再逐渐加入刚劲的训练,使太极拳的劲力更加浑厚、饱满。

内外兼修

许禹生认为太极拳的修炼不仅仅是外在动作的训练,更重要的是内在意气的培养。他强调要通过太极拳的修炼来调整呼吸、调节气血、培养内劲,使太极拳的修炼达到内外兼修的效果。

在太极拳的修炼过程中,许禹生注重意气的主导作用。他认为意气是太极拳的灵魂和动力源泉,只有通过意气的引导和支配,才能使太极拳的修炼更加深入、有效。

循序渐进

许禹生在太极拳的修炼中强调循序渐进的原则。他认为太极拳的修炼需要有一个逐步深入、逐步提高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一蹴而就。

在太极拳的修炼过程中,许禹生注重基础动作的训练和巩固。他认为只有基础扎实了,才能进一步深入学习和提高太极拳的技艺水平。

三、太极拳推广与贡献

许禹生在太极拳的推广和普及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积极倡导太极拳的修炼和普及工作,通过举办培训班、编写教材等方式,为太极拳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同时,他还积极与武术界同仁交流合作,共同推动太极拳事业的发展壮大。

综上所述,许禹生在太极拳方面有着深厚的造诣和独特的理解。他强调太极拳的内功修炼和意气的主导作用,注重柔软与刚劲的协调与平衡以及内外兼修的修炼方法。同时,他还积极推广和普及太极拳事业,为太极拳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岭上观云
中华武术造福全人类!精彩视频文章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