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君梦样,又号少侯,为太极拳嫡傅,因贫寒不得志而殁。
——《论国家对于年老国术家给予养老金以维生活说》 许禹生1932年
杨少侯的死亡原因
关于杨少侯的死亡原因,历史上存在两种主要说法,但均未经官方证实,具体如下:
一、比武自杀说
出处:该说法出自童旭东的《内家拳旧闻》。书中提到,1930年,有几位国术馆的教师通过李景林约好了杨少侯,要与杨进行切磋交流。当时杨少侯已68岁,虽名气很大,但真打起来已力不从心。由于杨少侯是很要面子的人,事先请人试了回手,确感非常吃力。由于答应李的事又不好回绝,为了保全杨家太极的名声,于是选择了自杀。
疑点:1930年,杨少侯在南京国民政府某高官处教拳。而李景林此时在山东济南筹备成立了“山东国术馆”,并担任馆长。两人在地域上相差甚远,以当时的通信以及交通环境,李景林很难与杨少侯取得联系并安排比武。另外,李景林作为近代武术界的领军人物,也不太可能允许馆内教师不远千里挑战年事已高的杨少侯。
二、受辱自杀说
出处:该说法出自新西兰华人吴式太极拳传人颜紫元的文章,他声称这是由其恩师马岳良所述。文中称,约于1929年底,杨少侯被南京教育部部长请到家里教拳。一天,杨少侯要回河北永年老家,教育部长心中暗喜,连忙答应。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杨少侯没有回来,也没有一封信,于是认为杨少侯大概不习惯南方的生活,不来了。于是,该部长就把杨少侯住的房间派做其他用途。却不料,没几天杨少侯突然从永年回来了,事先也没有通知,已经来不及再弄房间。杨少侯见此,以为是部长要撵自己走,觉得受到奇耻大辱。而杨少侯平时靴子里总藏有一把锋利的尖刀,这时他拔出来对着自己的脖子一抹,用力过大,气管、食管、颈动脉全部被割断,未及抢救就一命呜呼了。
疑点:虽然这种说法看似有一定的真实性,但杨少侯作为一代宗师,一生心高气傲,此种说法显得他的气量难免过低。此外,熟悉颜紫元行文风格的人都知道,颜紫元虽然旅居新西兰,但却比较关心国内武林之事,习惯性地贬低杨家抬高吴家,因此该说法的真实性也有待商榷。
除了上述两种说法外,也有观点认为,杨少侯的死亡可能与他晚年的凄凉生活有关。他性格孤僻、心气甚高,与人交际时处处受制,授徒时又循规蹈矩缺乏耐性,导致身边徒弟多转投于他人门下。到其晚年,不免孑然一身、孤独相伴、晚景凄凉。然而,这些只是推测,并未有确凿的证据来支持。
总的来说,杨少侯的确切死亡原因仍是一个谜团。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不同说法可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