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诵时调控速度和变换节奏的技巧

教育   2024-11-03 07:02   辽宁  



声明:内容综合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公众号所用图片、文字、音乐、音频、视频分享只用于学习、欣赏、不用于任何商业盈利,如有侵权请后台留言,我们会立刻予以删除,感谢!

聆听多元表达,提升审美能力。学习永无止境!
分享更多认知和角度,一家之言仅供学习参考!

在朗诵或播音中,节奏和速度是经常被提起的两个词,节奏与速度有密切的联系,但又不是等同的。那么两者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我们在朗诵和播音时有哪些调控速度和变换节奏的技巧可以使用呢?



01

调控速度的技巧

朗诵的速度,是指朗诵中音节的发音时间长短,或者说单位时间里吐字的数量。大体分快速、中速、慢速三种情形。  


快速。一般用用于表示紧张、激动、惊奇、恐惧、愤怒、急切、欢畅、兴奋的心情,或者用于叙述急剧变化的事物与惊险的场景,或者用于刻画人物的机警、活泼、热情的性格等。  

中速。一般用于感情与情节变化起伏不大的场合,或用于平常的叙事、议论、说明、陈述等。

慢速。大多用于表示沉重、悲伤、忧郁、哀悼的心情,或用于叙述庄重的情景。

不论快速、中速、慢速,都有一个度。比如,快速,也不能像放鞭炮似的,使人耳不暇接;慢速,也不能慢慢腾腾,半天一句,使人听起来十分吃力,等得不耐烦。一句话,就是快慢要得体。  

朗诵的速度,主要取决于以下因素: 

一是取决于内容和情节。

从结构上来说,朗诵中一般既有快速,又有中速、慢速,有张有弛,起伏跌宕;从内容和情节来看,陈诉速度慢于抒情速度,抒情速度慢于议论速度,情调低沉的叙述、人物对话应该慢些,急切的呼吁、愤怒的谴责、热烈的争辩、激昂的陈述、紧张的场景描述应该快些。内容和情节本身的客观要求,是决定表达速度的最主要依据。

二是取决于表达者的年龄。

显然,朗诵同样的内容,少年儿童快于青年人,青年人快于中年人,中年人快于老年人。  

三是取决于听众的年龄和接受能力。

一般来说,对于老年人和少年儿童或接受能力相对较低的听众,或听众普遍对某些内容感兴趣,不少人都想将其记录下来的时候,应该把表达的速度放慢些。快与慢都是相对的。无论是快还是慢,都须以表述得清晰明了,听众听得真切明白为基本出发点,要做到快而不乱,慢而不拖,快中有慢,慢中有快,快慢相间。  



02

变换节奏的技巧

节奏与速度有密切的联系,但又不是等同的。节奏不单是一个速度问题。节奏是一种有秩序的、有规律的、协调的变化进程。在朗诵过程中,节奏包括哪些要素呢?


大体有以下这些:结构的疏与密,内容的详与略,情节的起与伏,情感的急与缓,声调的抑与扬,音量的大与小,态势的动与静,速度的快与慢,语流的行与止,过程的长与短,等等。这些要素的综合运用,便会形成节奏,形成有声语言的乐章,激荡听众的情感,启迪听众的思维,引发听众的共鸣,鼓舞听众,感召听众。

这些要素有的前面已经讲过了,这里着重介绍一下语流的行止技巧,即通常所说的朗诵中停顿与连续的技巧。最基本的行止知识,是标点知识。根据标点符号、段落等区分停顿间隙的长与短。

然后是停顿,停顿既可以用来换气,又可以用来表示意义的区分、转折、呼应,还可以传达引起听众注意的信息。相反,当表述某种连贯是情节、景况,或当表达者感情奔放,如行云流水,不可遏制之时,则需要一气呵成,需要语句的连续不断。

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图片、文字、音频、音乐、视频分享使用仅供学习交流,不以盈利为目的,如有侵权请后台留言,我们会立刻予以删除,感谢!







有用就转发和给我们一个“👍”和“在看”呗~

声音的行者
声音者,配音者,聆听者,阅读者,我们是这偌大的中国有声语言版图上的重要组成。填充好内容,创建更有价值和可听性的维度。让碎片化传播时代多留下一些可以反复听和看的作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