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贵阳贵安通过大力实施数字乡村建设发展工程,升级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发展乡村产业数字化、推进乡村服务数字化,探索具有贵阳贵安特色数字乡村发展模式,助力乡村振兴。2024年,累计完成数字应用场景18个,数字乡村建设初见成效。
一是重点探索数字乡村建设路径。通过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探索数据化赋能农村改革、建设智慧农业示范试点等举措,实现农业现代信息技术在农村治理、农村改革等发展环节的融合应用。建成农村产权综合服务信息化管理平台,在息烽县试点农村产权交易927宗,线上交易1.4亿元。建成贵阳贵安闲置农房盘活平台“村村APP”,引入社会资金5800万元,助农增收138.88万元。建设“宅快”宅基地管理平台,实现农房建设报批“一次都不跑”,审批宅基地840宗。建设“数智治农”平台,推进与“城市大脑”有效衔接,推动农业农村数据资源“一网统管”。“筑厕”治厕数字化管理平台获工信部“绽放杯”贵州省区域赛二等奖、ICT中国2023年度杰出创新应用奖。
二是重点深挖“数智黔乡”实践潜力。紧盯“1+3+N”应用服务支撑体系建设,推动农业重点产业全链条数字化转型,构建乡村数字治理新体系。选取种业、肉牛、生猪产业开展数字化转型试点,推进生猪、肉牛产业赋能平台建设,已服务贵州省70%的能繁母猪、80%规模养牛场。汇聚涉农政务服务事项,统一至“爽贵阳”入口办理。深入实施“数智黔乡”工程,强化与省农业农村厅、市大数据局对接沟通,及时会商解决推进过程中存在问题。建设生猪、肉牛等产业赋能平台2个以上,推动猛猪科技与华为云合作,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疫病诊断、营养配方大模型。
三是重点突破数字农业智慧应用。贵阳市农业农村局通过提升农业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管理数据化、服务在线化水平,助推农业生产向智慧化转变,推动大数据与农业深度融合。实施贵阳市10亿株蔬菜育苗体系建设项目,建成2个数字化种苗繁育中心,年育苗能力达1亿株以上,销往省内外60个地区;对粮油(水稻)、水果(猕猴桃)部分主产区实施智能监测,自动推送天气预警、虫情预报,保障丰收增产。发挥德康、温氏等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建设智慧牧场168个。在全省首创“大数据+活体抵押”金融信贷服务模式,在省内49个县推广。争取省级资金560万元,建成全省首个长江“十年禁渔”执法指挥系统并纳入市城运中心调度。出台《关于支持山地智能农机产业发展的十条措施》,挂牌成立“罗锡文院士创新团队研发中心”,推进贵州(贵阳)山地智能农机创新发展平台建设,整县推进农机北斗作业终端改造试点5个。
来源:《贵州改革工作动态》2025年第1期
统筹:张烈烈
编审:代芹涟
微编:肖亚琴
“贵州改革”微信2025年第468期(总第9373期)
▌2025年2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