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锦屏县围绕“基层减负”,全面开展防属地管理“滥用”专项行动,从源头上防止属地管理责任无限扩张,解决基层“小马拉大车”难题。
一是厘清责权“明尺子”。聚焦社会治理、公共服务、行政执法等关键领域,对存在不合理“属地管理”问题展开调研,以机构改革为契机,全面梳理县、乡、村三级权力与责任架构,构建“权责清单”,以“清单”形式列出基层应承担的职责、部门必须履行的主体责任。同时,创新设立“责任准入”审查机制,由基层代表、法律专家、县直主管部门等多元力量组成联动审查小组,严格依据法律法规和基层实际工作能力,对拟下放事项进行“把关”,从源头上杜绝“属地管理”任务泛滥。目前,全县县直部门权责清单新增任务25项,乡镇权责清单由原来的81项调整到77项。
二是下放权力“抓方子”。按照“权随事转、人随事转、钱随事转”的原则,将与基层治理紧密相关的权力有针对性地下放,推动权力下沉与资源配套。健全完善基层灵活调配资源机制,根据乡镇实际,允许在一定范围内自主调配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改变以往资源分配由上级单一主导的模式,不断增强基层自主发展能力,实现基层工作回归到为群众服务、按职责办事正轨。当前,锦屏县清晰界定乡镇“属地管理”清单权力归属153项、资源分配153项。如,农村产业发展中,乡镇可根据本地特色产业发展需求,自主决定部分农业扶持资金的投向和使用方式,同时配套相应的资金和专业指导人员,让基层及时作出决策和行动。
三是联席会商“找路子”。建立县、乡、村三级联席协调机制,县委书记“挂帅”协调领导小组。由组织部门牵头,定期组织乡镇(街道)、村(社区)以及相关职能部门联席会商,针对因属地管理混乱导致责任不明晰的任务、不合理的考核指标等问题,进行现场沟通协调,破解部门各自为政、推诿基层的顽疾。强化联席会商成果跟踪落实,对达成的共识建立跟踪台账,明确各部门在项目改造规划、资金筹集、施工监管等环节的责任,避免不合理责任“转嫁”基层。2024年,全县召开县乡村三级联席会议27场次,协商解决涉及多部门事项60余件。
四是监督考核“严扣子”。成立作风监督检查组,定期对各级部门的工作安排和责任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同步设立专门的监督热线和网络举报平台,鼓励基层工作人员和群众对不合理的“属地管理”现象进行举报,全方位加强向基层“甩锅”行为的监督。优化基层考核评价体系,实行“捆绑式”考核,改变以往单纯以任务完成数量为导向的考核方式,更加突出考核工作质量、群众满意度和基层负担减轻程度。比如,将群众生活质量提升、矛盾纠纷化解以及乡镇工作人员反馈等情况纳入县直有关部门重要考核指标,促使部门合理安排任务,保障基层减负措施真正落实到位。2024年,全县对31个重点部门进行动态监管,共开展作风督查10次,解决不合理工作任务安排问题5个。
来源:《贵州改革工作动态》2025年第1期
统筹:张烈烈
编审:代芹涟
微编:杨 阳
“贵州改革”微信2025年第486期(总第9391期)
▌2025年2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