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绵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小学教育专业2020级毕业生。曾担任综合性教学与研究实践中心负责人、绵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2020级7班班长、大学生通讯社游仙分社记者站委员。在校期间获全国师范生微课大赛二等奖,“田家炳杯”全国师范院校教学技能竞赛三等奖,川渝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成渝地区师范技能大赛三等奖,绵阳师范学院教学技能大赛二等奖。多次获得专业奖学金,并获得三好学生、优秀工作者等称号,获“善行一百”优先锋志愿者等称号。
第一次见到李佳,一身黑白色的职业装显得她知性、干练。此时,她正在参加学校举办的读书分享会。通过她的分享,让人深刻地感受到李佳对阅读的热爱。人们常说,焦点就像一座灯塔,照亮了我们前进的方向。此刻李佳也成为讲台上被注视的焦点,闪闪发光。“各位同学好,我是来自教育与科学学院2020级的李佳。”四年的时间,她一路披荆斩棘,砥砺前行,每一步都烙印着她坚定的决心。“少年当有凌云志,不负韶华且知行”。
李佳是公费师范生,从进入大学的那一刻开始就对未来有了清晰的规划——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小时候李佳就对教师这个职业充满好奇。她觉得老师是一群和蔼可亲、知识渊博的人。所以李佳在高考填志愿的时候优先选择了小学教育专业。进入大学,李佳看着课程表上“教育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等陌生而严肃的课程名称,内心充满了忐忑与不安。每次上课,李佳都会坐在教室的前几排,认真做好笔记。在一次教育心理学的课堂上,老师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分享了一个关于孩子成长的案例。随着老师的讲解,李佳仿佛穿越时空,目睹了那个孩子在成长道路上所经历的种种挑战,她也深刻意识到老师对孩子们的关爱和引导的重要性。从那一刻起,李佳开始主动探寻这个专业的“奥秘”。在以后的时光中,她阅读了大量的书籍和文章,参加了许多教育实践活动,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随着学习和探索的深入,李佳逐渐认识到,小学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孩子们的品格和能力,引导他们走上健康成材的道路。在担任见习和实习教师期间,李佳深入教育行业。通过亲自备课、授课以及批改作业等一系列教学活动,她见证了学生的进步和成长。学生们上课时的认真和受到表扬、鼓励时开心的笑容,再次点燃了李佳内心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之火。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起初,李佳踏上志愿之路,不过是为累积志愿时长,心中带着几分功利与点到为止的念头,然而,命运的转折总在不经意间。李佳与自强社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邂逅。深入了解后,李佳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场活动,更是一份沉甸甸的社会责任与担当。活动背后,是对山区孩子深深的关爱与期盼。“善行一百”活动组织爱心包裹捐赠,每一份包裹都承载着沉甸甸的希望,跨越千山万水,抵达那些渴望知识的孩子手中。学习工具,是他们通往梦想的钥匙;而我们的努力,则是为他们铺设一条通往未来的光明大道。更令李佳动容的是,活动还倡导一对一关爱,让每个孩子都能感受到来自社会的温暖与关怀。我们不仅仅是捐赠者,更是他们成长路上的引路人,陪伴他们走过每一个艰难时刻,共同完成孩子的童年梦想。
站在人来人往的大街上,拿着宣传单,周围的人投来打量的眼光,那时的李佳踟蹰又尴尬。“方法总比困难多!”看着微薄的募捐金额,李佳开始思考自己,“我们要主动和路人搭话,开门见山地介绍贫困山区儿童上学难的情况。我们做些什么能够帮助他们。”“去跟人家讲的过程中,其实也是锻炼自己胆量的过程。我记得那会儿我募捐了一千块钱。两百块钱就可以买一个包裹,一千元可以买五个。我真的很想把这些包裹亲手送到孩子手上。”
李佳的不懈努力和热情逐渐吸引了更多人的关注,她的故事推动更多人参与“善行一百”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爱心包裹被送往山区,接到包裹的孩子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李佳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即便是最微不足道的力量,也能汇聚成改变世界的巨大力量。她坚信,每个人都有能力成为改变的起点,而她,正是那个勇敢的起点。
心静则明,淡然前行
心静,如同止水之湖,波澜不惊。心静则明,淡然前行,不仅是一种精神的追求,更是一种境界。李佳一直以一颗平静心面对人生的挑战和机遇,不卑不亢,生生不息。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没有无缘无故的成功,只有不为人知的努力。李佳坦言,参加师范技能大赛是一个磨人的过程。有时候比赛的战线拉得很长,这个过程中就很考验你的心态,心态不好就不太好解决遇到的难题。在准备比赛的这段时间,李佳持续稳定地发力。在小红书智慧平台等App学习一些方法,看优秀的案例寻找名师讲课的优点再优化自己的教学设计,不断反思,持续创新。站在讲台上不断寻找讲课的感觉……一步步脚印中印证着李佳自己对于教育事业的热情,站在人生的舞台上发光发热。
在参加川渝师范技能大赛的决赛中,经过八个多小时车程的李佳和指导老师到达重庆。比赛当天,李佳抽到最后一个上台。她即将面对的不仅是几个小时的等待,还有审美疲惫的评委,极其考验心理承受能力和专业能力。在众多参赛者之中,李佳成了备赛室内孤独的守望者。她身着轻薄的衣衫,静默地注视着其他四五十位来自不同学科领域的选手。“要说不紧张也是不可能的。”李佳的指导老师走过来好几次发现她还没上场,步伐也略显沉重。观摩室里没有设备也没有网,李佳觉得“也不能这样傻坐着呀!”随后,她迅速地从随身携带的文件夹中取出一张白纸,开始仔细地写下为参赛设定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等内容;教学活动所要培养的核心素养,即那些对学生终身发展至关重要的品质和能力。她还设想了老师在评审过程中可能会提出的问题,以便自己能够提前做好准备,应对各种可能的提问。在完成了这些准备工作之后,李佳的心情稍微放松了一些。为了进一步缓解紧张的情绪,她拿出了一副棋盘,开始独自一人下棋,沉浸在棋局的世界里,享受着思考策略和走棋的乐趣。这种专注的活动让她暂时忘记了比赛的压力,心情也变得更加愉悦和放松。
最终,李佳以一种近乎完美的状态出现在了讲台上,凭借自己的辛勤努力,赢得了所有评委老师的赞许。她以出色的表现斩获了川渝师范技能大赛的一等奖,成为全场瞩目的焦点。
在颁奖典礼上,李佳站在领奖台上,手中紧握着奖杯,心中充满了激动和自豪。她知道,这个奖项不仅仅是对她个人能力的认可,更是对她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的肯定。她感谢了所有支持她的人,没有他们的帮助和鼓励,她不可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李佳还特别提到了自己的“学生”,她表示,是学生们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学习的热情,给了她不断前进的动力。她承诺,未来无论走到哪里,都会继续努力,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更多的学生,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随着掌声和欢呼声的落幕,李佳带着满满的荣誉和自信,踏上了归途,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追星赶月,无问归期
“忙”是李佳大学四年的常态。
身为班长,李佳注重班级任务上传下达的及时性和有效性。手机全天待机,以方便同学在学业和生活上遇到问题时她能够及时给予援手。“班长是沟通的桥梁,帮助班级的同学有更好地发展和成长。”有一次,她为了沟通同学之间出现的小矛盾,在教室里给同学做心理工作直至深夜十点多,回到寝室后,她仍然在想怎样妥善处理这件事。李佳深知班长这个身份承担的责任,丝毫不敢松懈。她绞尽脑汁终于想出了一个万全之策。第二天一早李佳就找到那两个同学倾听他们内心的声音,给予双方充分的表达空间,不打断、不评判,只用心聆听,让情绪得以宣泄,为后续的调解打下信任基础。随后公正分析矛盾根源,不偏袒任何一方,以事实为依据,用理性的光芒照亮矛盾的阴霾,让双方认识到问题的本质。最后耐心劝解化解心结,李佳运用同理心,设身处地为双方着想,用温暖的话语抚平心中的伤痕,让友谊的桥梁重新连接。
善良之光初现人间,如晨曦微露,温柔地拂过沉睡的大地。那是一颗纯净无瑕的心,散发着温暖与希望,为周遭的一切带来生机。温暖言行照亮四周,李佳的话语如同春风拂面,让人心生欢喜;李佳的举止宛若细雨润物,使人心生敬意。在李佳的身旁,冷漠与隔阂悄然消散,只留下温馨与和谐。追光路上无畏前行,李佳心中有一束不灭的光芒,指引着她勇往直前。无论风雨交加,还是荆棘密布,都无法阻挡李佳追寻光明的脚步。李佳的信念坚定,步伐铿锵,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迈进。
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尽管会面临无数的未知挑战和艰难险阻,李佳依然坚定前进的脚步。她就像春天里那棵绿意盎然的大树,充满了希望与生机的气息。每一次的挫折和困难,对她来说,都只是成长路上的基石,让她更加坚韧不拔。她的内心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对梦想的执着,无论风吹雨打,都无法动摇她那颗坚定的心。李佳用她的行动证明了,只要有足够的勇气和毅力,任何障碍都无法阻挡她前进的步伐。她就像那棵在春风中摇曳的大树,不仅自己茁壮成长,还为周围的人带来一片绿荫和清凉,传递着希望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