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秘的幽灵(31)粉墨登场的朱辽宝
作者:汤青华
(作者声明:本人原创,全网维权,欲抄袭者,莫伸手!)
此照片由AI生成
面对心态各异的伙伴们,尤雨林无可奈何。他曾学着大队干部的作法,把表现差的知青集中在一起办学习班,让他们天天啃毛主席语录,天天背“老三篇”(注:即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纪念白求恩》三篇文章),并苦口婆心地劝导大家:
“我们是受过教育的城市青年,头上都戴有一顶很雅致的很荣耀的帽子,这帽子叫‘知识青年’。知识青年嘛,就应该时时处处显得有知识,有教养,就不能做出对不起毛主席、对不起贫下中农的事。不然,我们就辜负了党和毛主席他老人家对我们的殷切希望啊!”
学习班是尤雨林吩咐副组长白玉枝和知青团小组组长倪巧湘主持的,因他自己一则时常要去参加公社、大队的会议,再则即使他不去开会,他也不想天天呆在学习班上。他为了避嫌,免得其他知青议论他是为了图轻松,设法办学习班以便于自己泡在学习班上躲懒不出工。
在农村历经有日,知青们都有了深刻的体会,农活太辛苦了,劳动一天,累得精疲力竭,腰酸背胀,实在是不好受啊。
尤雨林虽托付了他人办学习班,但每到晚上,他还是利用休息时间分别找几个调皮捣蛋的知青谈心,逐一做思想工作。
在做工作时,有的知青还能听几句,还点头“是、是、是”;有的却不以为然,甚至反唇相讥。
有一个外号叫“猪尿泡”的知青还面当着大家把尤雨林羞辱了一顿。这个人称“猪尿泡”的知青,就是分在四队的朱辽宝。
朱辽宝,其母是辽宁人,与其父当年是湖南大学的同班同学,他俩毕业后结成连理,其母也就留在了长沙。其父给儿子取名时,寓其意说儿子的母亲是从辽宁来了个宝,大宝生了个小宝,故取名叫朱辽宝。
朱辽宝在校读书时,学习成绩很出色。所以,他仗着这一点自然有几分傲气。不了解他的人,以为他孤傲;其实,他还有点行侠仗义、舍生取义的风骨。
下乡后,尤雨林常批评他,使他在心理上渐渐发生了变化。他喜欢说怪话,喜欢说使人气胀的话,行为也变得有些怪异。农村有句俗话说,“猪尿泡打人,虽不疼人但气胀人”。知青们跟着农民一起劳作时,学会了这句书本上没有的俗语,便现炒现卖,把这个不雅的名字“加封”在朱辽宝的头上了。
有了绰号的朱辽宝更是变得吊儿郎当了,目中无人了。加之,他语言尖刻,行为诡秘,所以容易激怒他人,得罪他人,因此,驻学习班常有他的份。
你若叫他驻学习班,他不仅没有抵触情绪,而且还十分乐意。他认为,在田间劳动,头上骄阳烤,脚下热水蒸,苦不堪言,进学习班,如同住疗养院,静心养神,何乐而不为呢?
朱辽宝正在这样想着的时候,茹果走了进来。
朱辽宝问他:“嘿,怪呀,你这么老实本分的,今天怎么也来上学了?”
茹果回道:“尤雨林说我攻击了领袖毛主席。”
朱辽宝取笑道:“嗨,你他妈的胆子也太大了,你竟敢攻击我们伟大领袖!你是怎样攻击的?先向我们交待,老实一点!”
茹果怏怏不悦地说:“我昨晚洗衣服时,我说衣服的领口和袖口最容易脏,怎么洗都还有痕迹。正好被尤雨林听见了,他说我想攻击领袖毛主席,就有意地把领袖一词拆开了说,指桑说槐地说毛主席有缺点,意思是说毛主席的缺点洗都洗不干净。性质十分恶劣严重。”
朱辽宝故意以一种幸灾乐祸的神态,学着尤雨林的口气吓唬道:“看来,你的问题不是一般的问题呀!你要好好地挖挖思想根源啦,从你的祖宗五代查起。估计你的老太公在清朝年间就对朝廷不满。认真反省反省吧。”
茹果第一次进这样的学习班,不懂“王法”,便问:“要写交待不?”
朱辽宝回道:“像你这种属于反革命性质,每天写5000字的交待材料。”
对于朱辽宝这种“死猪不怕开水烫”的角色,尤雨林实在感到棘手。
有天晚上,尤雨林还被朱辽宝奚落了一顿,使他更是懊恼、难堪且无奈。
(未完待续)
(文中人名为化名,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勿对号入座)
(关注:阿周纪录!下期解悬念!)
注:汤青华(笔名:汤博词)当代小说家,杂文家,资深编辑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