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语文”诚挚征稿,如有优质原创课件,请微信联系晓文语文小助手:18082166770。一经采用,将付与微末润笔。
感谢大家对“沧海语文”的支持!如需获得可编辑付费课件,请扫码添加晓文语文小助手或管理员春风十里老师。
江苏省2024年青年教师依标教学展评活动(内含全部专家点评)
江苏省中学语文青年教师依标教学展评活动观摩【含全部点评】(2023年)
原来2024年高考作文题都在教材里!全5册教材写作任务汇编+真题示范(上)
原来2024年高考作文题都在教材里!全5册教材写作任务汇编+真题示范(下)
2024高考作文备考教考衔接之单元主题梳理与作文范例(必修上)
2024高考作文备考教考衔接之单元主题梳理与作文范例(必修下)
2024高考作文备考教考衔接之单元主题梳理与作文范例(选择性必修上)
2024高考作文备考教考衔接之单元主题梳理与作文范例(选择性必修下)
名句:回头看,轻舟已过万重山;向前看,前路漫漫亦灿灿。
出处:《人民日报》
适用主题:理想、坚韧、青年奋斗
【近日,河南郑州的大学生成群结队地“夜袭”开封,他们骑着共享单车,凌晨出发,喊着“青春没有售价,夜骑开封拿下!”骑行3到5个小时,走过五十公里,抵达开封,清晨在开封喝碗胡辣汤,或游玩清明上河园等景点。骑行者扎堆也造成了从郑州到开封的郑开大道部分路段拥堵。】
夜骑大军”致严重拥堵,多方发布提醒
央视新闻
理性骑行,“行”稳致远。
骑行很“拉风”,但不能跟风。一旦扎堆,难免“扎心”。
与三三两两闲庭信步式骑行不同,那种动辄数万人乃至十多万人的集体骑行,追求“速度与激情”,万一发生碰擦,后果不堪设想。
如此骑行,对自身安全构成挑战,对交通秩序、公共安全也构成影响。如有的路段并没有非机动车专用道,如果骑单车,无疑带来安全隐患。
有记者实探发现,郑州东四环车流量大,拥堵严重,郑开大道从郑州到开封方向部分路段完全被“骑行大军”占据。很显然,部分路段被“骑行大军”占据,有损于机动车辆正常
《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根据道路条件和通行需要,道路划分为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的,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实行分道通行。没有划分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的,机动车在道路中间通行,非机动车和行人在道路两侧通行。”
违背各行其“道”,抢占机动车道,势必给机动车主带来不便,也给相关部门带来管理成本的提升,交警连夜疏通,疲于奔命。
从这个角度看,这样的“青春无价”,可能让他人、让相关部门承受“代价”。
短短时间内,大量人员涌进开封景区,会不会造成接待量的饱和?对于景区来说,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流量”,是否做出了充足准备?如果旅游体验不尽兴,是否背离了骑行初衷?
青春是奔放的,也是需要理性的。具体到“夜袭”开封,选择理性就是选择安全,也是选择成长。当然,也要看到,青春的激情需要安放,对于学校和相关部门来说,在因势利导的同时,也要为他们提供更广阔的平台、更精彩的舞台,助力他们更好地安放青春、展现自我。
郑州大学生“夜奔”开封,会成为新的文旅热点吗
澎湃新闻评论
如今夜骑也让人感到一种和“特种兵旅游”精神上的贯通,甚至是“后者的进阶版”。骑车比坐火车更省,体力消耗也更大。而且这也不同于普通的骑行,有接受采访的女生表示,去开封只是为了一口“正宗的灌汤包”。抵达另一座城市,品尝当地的风物,这种成就感远超纯粹的运动。
开封的景区相机而动,立刻展现好客的姿态,值得点赞。从地方发展来说,顺应大学生的热情,还有更大“文章”可做。去年不少地方就借着“特种兵旅游”的由头试图吸引大学生留下来求职创业。比如据媒体报道,去年南昌相关部门就举办了相关活动,邀请大学生游览本地景点,并参观本地企业,最后“不少人表达了自己留在南昌的就业意向”。举办类似活动的地方不少,可见如果把握得当,旅游红利很有可能向其他领域蔓延释放。
可以想见,在郑州大学生出圈以后,接下来很可能引来一股热潮。据报道,开封大学生就已经开启了“夜骑反击计划”,其他地方的大学生也很有可能行动起来。这俨然已有形成新一轮旅游红利的潜力,对各地的应对、服务和姿态表达都提出了新的课题。
当然也要看到,骑行毕竟不同于其他形态的旅游形式,这是在大马路上的体育运动,相比于乘坐公共交通有一定的安全隐患,也需要各地对此有所预估和准备。
比如在郑州大学生的夜骑中,开封当地的城管、交警、志愿者都出动了,一路为大学生保驾护航,获得了大学生的不少好评。这其实也是打了个样,其他地方开展类似活动时,也应当做好保障,甚至可以考虑在部分时段划出一些专用路段,尽可能求得骑行体验和公共秩序的平衡。
夜骑的出圈,再次展现了大学生的活力。那么接下来的故事也抛给了社会——如何接住这样的热情,如何和年轻人实现更有效互动,如何创造新的旅游热点甚至长远地留住年轻人,这些课题值得各地仔细研究。
郑州大学生夜骑去开封,“青春”在这一刻具象化
红辣椒评论
近年来,关于展现大学生活力和探险精神的事件非常之多,比如从2023年3月开始火的夜爬武功山,当时的一句“你一句青春没有售价,我腿从山上抖到山下”吸引众多爱冒险的大学生前去挑战,再加上当时“特种兵式旅游”在大学生群体中风靡,夜爬武功山这种具有挑战性和独特体验的游玩方式迅速释放了年轻“特种兵们”的探索激情。还有当年的淄博烧烤,今年的哀牢山,也吸引很多大学生的到来。很多人也表示要“趁年轻,正疯狂”,这是青春的象征。
有网友评论:“我一50岁的人了,刷到这些孩子,我真的爆哭,我也不知道咋了,就是控制不住。”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少年时期是满腔热血的,过了那个时期,再也没有当初那种一往无前的感觉了,那也是很多人回不去的青春。
郑州大学生夜骑开封,是青春的体验与自我的挑战,它满足了年轻人对新奇事物的追求以及探索未知、挑战自我的渴望。这样的行动还增强了大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社交能力,大家互相鼓励、互相帮助,共同克服途中的困难。很多大学生也表示,“夜骑过程虽然辛苦,但也感受到了坚持和突破自我的成就感。”当然,夜骑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安全,理性思考避免影响到他人,开封文旅也要做好规划,防止交通拥堵,影响正常的交通通行。
什么是青春呢?青春本就不应该被定义。浩浩荡荡的大军骑行开封,800米的体测你生死难料,50公里的郑开大道你说到就到,这是大学生的现状,但这何不也是青春的体现呢?不畏路途遥远,不畏寒冷,这才是年轻人该有的样子,这群年轻人,也是“青春”的代名词,让“青春”在这一刻具象化。
郑州大学生夜骑开封,互相尊重才能成为不烂尾的美谈
红星评论
兴之所至,说走就走。大学生们蓬勃而旺盛的生命力,那份对诗和远方的向往,展现出独属于青春的热血气氛。他们无需为一份投入赋予世俗指标下的意义,与小伙伴们相伴而行,感受秋末的晚风,看遍沿途的风景,共同创造一段属于自己的青春回忆,本身就足以成为一种意义。
对此,开封敞开怀抱展现出的欢迎姿态,对大学生们开启的宠爱、呵护专享模式,也让人们感受到了一座城市开放包容的气度。不管是当地交警凌晨护航,城管部门连夜设立共享单车接驳点,还是当地骑行驿站和志愿者们投入接待工作,都让城市的人性化温度进一步具象化,也收获了骑行大学生们的一众好评。
不过,这份意义不仅在于挥洒了青春热血,更在于懂得遵守文明边界、顾及他人感受,学会在对自己负责、不对他人造成困扰的前提下“放飞自我”。在夜骑大学生与开封双向奔赴的热闹场景之外,也要注意避免一些不妥行为。
比如,多个品牌共享单车工作人员表示,这种跨市骑行属于长距离出行,已经超出共享单车的基本服务范围。同时也会导致运营团队面临额外的车辆回收及调度任务,运维人员们只能“扶额苦笑”。而浩浩荡荡的夜骑队伍中,有带音响放歌的,一起放声高唱的,有的路段半幅路面都被占据,还有当地居民“早上一开窗,看到路边全是共享单车,很吓人”。如此大规模的群体夜骑,如果不注意自身行为规范,就可能造成安全隐患,给当地居民的正常休息和日常出行带来不便。
开封“打开格局”为夜骑大学生们提供便利,大学生们也应当报之以“礼”,以自我负责、尊重他人的心态展开畅游。
正如开封市公安局所提醒的——“安全要和passion(注:热情)同在”。根据自身身体状况量力而行,骑行时遵守交通规则,不占用主干道机动车道,不在影响交通秩序的情况下随意拍照,在专用停放点规范停车……这些都应该成为大学生们的“夜骑修养”。同时,考虑到夜骑时间的特殊性,骑行者也要避免声量过大,不做深夜噪音制造者,尊重当地居民的休息安宁。
据悉,如今有开封的大学生们开启“夜骑反击计划”,骑到郑州“把共享单车还回去”。友好、欢快互动之余,也要注意这种风潮可能会对城市交通、日常运维等带来一定的不确定性。对此,两地相关部门不妨加强联动,做好针对性的安全监测和接待工作。
青春没有售价,但服务有定价,过度冒险有代价。在这场大学生与城市的“双向奔赴”中,只有双方都有格局、彼此尊重,才能让这场“夜行记事”成为不烂尾的美谈。
【二】
【近日,有关“8个瑞士卷怎么分”的视频引发网友热议。视频中的女子自称是一位全职宝妈,与丈夫就家中8个瑞士卷怎么分、谁能吃一事起了争执。该事件引发的讨论登上热搜,也有人质疑此事是剧本。】
“8个瑞士卷怎么分”被质疑是剧本,当事博主已删视频
南方日报
初看这个问题,还以为是一道数学题。仔细一看,原来是道“伦理题”,理性地说,有两种可能,一是这条视频记录的是真事。生活中,有的夫妻就是容易因为生活琐事而产生较大的争端。当然,也有一种可能,视频内容只是一个段子。
无论事件性质如何,旁人都不妨把它当成一段网络“花絮”看待就好。正应了这句话,一旦把“花絮”当成严肃话题,不仅正襟危坐地“做题”,还陷入牛角尖,甚至影响到自己的价值判断和家庭稳定,那就属于别人挖坑自己跳了。
确实,谁都有权利评判一件事,且谁也无法预料自己的一次点击会成为网络海啸的一份力量,但须知,“秦朗巴黎丢作业”的殷鉴不远,点到为止,远离“话题撕裂”,不扩大,不伤人,也是一种有意义的理性。
“8个瑞士卷怎么分”,无聊的事就归于无聊吧
光明网
这件事引起的涟漪不小,互联网上引发了巨量讨论。而最新的进展是,记者从义乌市相关社区负责人及知情人处了解到,社区已经去当事人家里了解过情况,但当事人有点抵触,社区正准备第二次入户调查。事情从线上蔓延到线下,从跟风视频发展到社区调查,实在是有点出乎意料。
本质上来说,这是一个略显无聊的事——当然,这并不是说这件事是没有价值的,至少它很有传播学价值。“无聊”指的是事件的特征,偶发的、个例的、娱乐化的,这一切都适配互联网。
说到底,这起事件和那些网络梗没什么区别。所谓“拴Q”,所谓“yyds”,这些让不少语言学者痛心疾首的网络黑话,都是无聊的,没有多大意义。但或许正是因为没有意义,才促成了它们的大范围流行。无聊,也是人的一种权利,是人对抗沉重的工具。无聊的存在本身,是人之为人的存在方式,正所谓“不为无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除了人类,又有哪个物种会产生无聊这种复杂却也高级的精神活动呢?
但是,人们如果强行为无聊之事赋予意义,那就未免扫兴了。在“瑞士卷”里寄托诸如为母不易、女性地位之类的社会关怀,也未免有些缘木求鱼了。偶发的、个例的、娱乐化的事件,要在其中找到深刻的、群体的、严肃化的内涵,只怕不是很容易。现在甚至引发了社区调查,人们煞有介事地要去“查清真相”,这种较真的态度多少有些太过用力了。
无聊的事,不如就归于无聊吧。给无聊的事留下一些空间,给网络空间和现实社会划下一道界限,把笑话就当一个笑话,其实也是一个更松弛的态度:对无关痛痒的事,就一笑而过吧。
客观来看,“无聊”本就是互联网的一种特征。那些逗趣的、随性的内容,往往能展现一种病毒式传播。这几乎是自互联网诞生之日起就伴随出现的现象,不信可以翻一翻曾经各路媒体总结的“年度网络用语”云云,这些旋生旋灭的热点,都在说明这一点。
互联网很多时候都是一种无价值的容器,它没有“筛选”“沉淀”之类的功能,也不需要这样的功能,它只要能在片刻提供一些情绪价值就足够了。某种程度上这也是因为互联网不只是工具,而更像一种生活——一个人一天可能有接近一半的时间生存在网上,而任何生活都不可能随时随地被填满各种“价值”,这是生活不能承受之重。
所以,“瑞士卷”也好,或是任何调侃、插科打诨的事件也罢,人们以一种“无所谓”的态度去看待,其实也是一种成熟。就像那句互联网上常出现的话,“抱歉占用公共资源”,互联网上的注意力未见得是多么要紧的,但如果真的把一个段子拿到现实里,需要付出真实的社会成本(相关人员要加班、相关部门要发公告)去严肃地审视一番,那可就真是占用公共资源了。
8个瑞士卷怎么分?没有人应该被牺牲
红辣椒评论
简单的一次争吵,折射出的其实是家庭关系中不可忽视的现实问题。全职妈妈在家庭中付出甚多,照顾一家人的饮食起居,却连吃个瑞士卷都要被说成是“自私”的行为。在老公眼里,母亲就理应把美食让给年幼的孩子,而她的感受和需求就完全可以被漠视。
哪怕站在完全公平的角度上来讲,8个瑞士卷,一家四口一人两个是再好分不过的了,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家庭的爱从不平均。暑期档爆火的电影《姥姥的外孙》中,即使女儿和外孙对自己的照顾无微不至,姥姥还是选择将房产过户给最不争气的小舅舅,不是因为他值得,只因为他是“弱者”,需要还清债务。东亚家庭中爱的天平好像从来都是偏向所谓的需要被照顾的一方——姐姐要让着弟弟,不要跟小孩子计较,以至于一个家庭中付出最多的母亲角色,却成为了最不被关怀的那一个。
家庭中的爱不应该是一场零和博弈,个体的价值和需求不应该被畸形的亲密关系绑架,网友们想要得到的答案其实不是“我真的可以吃几个瑞士卷”,而是希望女性即使成为了妻子和母亲,也能够有为自己做选择的权利。
我们欣喜地看到,从“妈妈爱吃鱼头”到“苦孩子也不能苦自己”,这一代“精致利己”的年轻人正在慢慢学会重视自己的需求,将个人的感受置于道德的枷锁之上。不管在社会中,还是家庭里,没有人应该被牺牲,她可以因为不喜欢吃而把本属于她的那份分出来,但不可以从一开始就不参与分配。
视频的最后,女生哽咽了:“我已经为孩子做得够多的了,我没有那么伟大。”她坚定地把瑞士卷塞进自己嘴里,这一刻,她终于先是她自己,然后才是一位母亲。
祛魅,年轻人的新“修行”?
祛魅,源于思想家、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所说的“世界的祛魅”,指对于科学和知识的神秘性、神圣性、魅惑力的消解。这个多用于学术中的专业词汇,最近忽然成为网络社交媒体上的一个热词。在当下部分年轻人的语境中,祛魅可以理解为慢慢消除对一切事物的滤镜,消解美好期待和幻想光环。它可以是暂时的停歇,用来宽慰过往的伤痛,舒缓当下的焦虑。
但是,这个词不是逃避的借口,它最终的目的是以更好的状态遇见更好的自己。在年轻人不断祛魅的过程中,接受世界真实的模样,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能热爱生活,修炼稳定强大的内核,才是独属于今天年轻人的“修行”。
标签、符号的意义在消解
与祛魅相关的现象其实早有发生。极简生活、大牌平替、“穷鬼套餐”……在“花小钱办大事”的口号背后,许多符号的意义正在迅速消解。
社会竞争愈发激烈,一些人似乎连好好生活都需要用尽所有力气。无论是短视频软件上精致松弛的生活,还是商场中闪闪发光的“大牌”,又或是社交平台上的“人均月入十万”……这些看起来似乎和忙碌且平凡的自己没有关系。
如何让生活回归生活本身?
祛魅是许多人为自己找到的良药。既然无能为力,不如过好当下。有人将祛魅当作寻求内心平静的方式,认为“这世界就是个草台班子”,很多事情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很多人也并不是展示出来的那么优秀。
对于北京白领小杨来说,祛魅来自工作中的每一个瞬间。曾因“大厂热”而入职北京某大厂,小杨并不讳言自己的职业选择受到了各类“大厂工作vlog”的影响,“视频中展示出来的内容,很契合我曾经对精英白领的想象”。但如今,小杨坦言,除却新鲜感“上头”的两个月,接下来的每一天都是一次祛魅的过程:漫长的通勤,并不便宜的食堂,频繁的加班和时刻在线的工作软件都在提醒着她:“包装得再光鲜的工作也只不过是工作,赚的钱不会多,挨的累也不会少。”
摘掉滤镜,不再内耗
赋魅,是与祛魅对应的概念,指的是我们看到某个人、某件事或是某件物品身上存在的闪光点的过程。赋魅为我们看待世界的视角加上了一层滤镜,忽略了标签之下的真实。
一位年轻的被采访对象向我袒露,因为容貌焦虑,她曾经服了多年“美役”,哪怕下楼取快递,也要涂上粉底、画上眉毛。随着年龄渐长,她开始明白,美的内涵是由人定义的,“与其为了他人的定义劳心费力,不如多睡半小时犒劳一下疲惫的自己”。
走进生活里,更加关注自身,是当下年轻人祛魅的主流路径。祛魅不仅可以向内,向外祛魅还会收获人生意义上的开阔与释怀。
“因为我的父母关系不好,所以我从小就很渴望电视剧里那种和谐欢乐的家庭关系。”刚刚过完自己35岁生日的采访对象说,对于亲情的匮乏感让她在成家立业后,依旧无底线地扮演着好女儿的角色,“好像我付出的越多,就能收获更多的关爱”。但在她经历重病手术,母亲拒绝前来照顾之后,她坦言,穿越生死后人总是能想清楚一些事情。“父母的爱并不都是无私的,有的其实只是出于私欲,而我恰好是不被爱的那一个。”她说,“当我不再执着,我才发现,对于原生家庭的过度期待居然是我前半生中最大的内耗。”
从更宏观的维度来看,祛魅可以改变个体对于世界的看法。摘下滤镜,一个个真实且平凡的人组成了我们如今的生活,绝大多数人能力和成就的上限其实差不多。那些闪闪发光的履历、难以企及的权威和地位背后,多是踏实努力、敢想敢干的普通人。祛魅意味着不担心,也不内耗,不在意他人眼光和社会规训,敢于去尝试任何自己想做的事情。
更加专注自身的成长
尽管祛魅已成为在部分人群中流行的一种生活价值取向,但与之相对的赋魅并不是坏事。心理学家认为,当我们羡慕一个人时,会愿意为获得相似的成就而努力。比如在生活中,羡慕一位爱好广泛、精力充沛的朋友,这种情绪会激发我们尝试新事物,从而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同时,也要警惕,过度的赋魅常会引发自卑与焦虑,让人在无尽的精神内耗中浪费生命。
祛魅是现代人祛除情绪压力、回归自由人生的途径。在祛魅的过程中,应当注意些什么,才不至于迷失方向?
要防止祛魅当中的“过犹不及”,摘掉滤镜不代表否定美好、消解意义。“不重要”“没必要”“不需要”认知的叠加,很容易让人陷入虚无的怪圈。有人将“躺平”“摆烂”等同于“祛魅”,认为生活中所有能引起负面情绪的人、事、物都应看淡,并以此消解生活的意义、否定努力的价值、压缩成长的空间。事实上,这些人很难真正做到无欲无求,“卷不动,躺不平”的“摆烂”极易引发更大的精神内耗,不仅无助于消弭焦虑情绪,还会反增社会戾气。
祛魅的本质是找到一种与自己和解、以平常心和自适应节奏前行的良性成长路径。这个寻找和调整的过程很难一蹴而就,生活压力、竞争压力、同辈压力以及外部环境变化时刻会带来新的焦虑与内耗。因此,可以设定一些略低于预期的小目标,并分解成为能够做到的具体事件,通过持续不断的正向反馈来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认知。
无论是优秀的学习能力、扎实的工作作风、让人眼前一亮的技术特长还是强大稳定的精神内核,都需要日积月累,静待花开。哪怕“这世界是个草台班子”,哪怕我们只是平凡的个体,但只要善待自己的人生,总会优先享受世界,收获快慰。
【原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生活中,我们不断产生记忆,不断运用记忆,甚至不断有意无意地改造记忆。那么,记忆对我们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佳作欣赏】
借我记忆的碎片
樊小纯在致敬木心的诗中写:“借我一个暮年/借我碎片/借我瞻前与顾后/借我执拗如少年。”这是在暮年时对于他过去记忆的呼唤。记忆的碎片在时空中被产生也被改造,书写着生命的故事。
记忆的机器自生命诞生起便开始转动,成为人生路途的纪念,并指导着个人前进的方向。记忆的产生源于大脑皮层的自发行为,是个人对自我生活中人与事的记录在脑中的复现。有些记忆成为情感的寄托,在现实低谷时用过去的美好给予抚慰和拥抱;另有些记忆更提供给人前进的勇气和动力,恰如鲁迅对藤野先生的仙台记忆催其不怠惰,“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冯友兰对蔡孑民先生的北大记忆使他反思自我的学术道路。记忆是时光里的备忘录,在被运用的过程中发挥对现世的意义。
然而,记忆的纷纭碎片并不能历经时光变迁而仍光洁如新,这是人体机能所限,在岁月中产生的必要的磨蚀和改造。有些记忆的细节在不经意间被时间的指针悄然改造,《百年孤独》中患上失忆症的马孔多居民不得不为物品贴上笨拙的标签对抗改造消退的记忆,可见,记忆的不保真性和时效性也需个体主动的维修和刷新。
在不可抗力之外,记忆赠予我们的,还有警醒和对过去时代的回望。《1984》中的主角在某日突然发现自己再记不清童年时的妹妹和母亲,是老大哥政权对国民的思想改造使他逐渐成为遗忘记忆的工具;在“安全屋”中,将生活记忆记入日记的犹太人安妮更以稚嫩的笔迹、向生的希望对纳粹的暴政发出呐喊,这些记忆如同投向历史的明灯,警醒着我们时代的烙印。
在磨蚀和有意无意的改造中,记忆似乎已不复真实的本来面目,则记忆的意义又落在何处?在不保真性已被确认的条件下,人类仍对记忆有着恒久追逐和持有的热情,小到每日的拍照记录,大到史学家对历史的追索,我们所寻找和珍视的,或许更在“记忆”本身的行为和意义。伏生誓死护书,他的记忆是对文化的坚守和专制的反抗;历代史官将自己对于当朝的记忆载入史书,那不可避免的误差可能正是这一特殊群体对历史浮沉的见解与认识,吸引着现代人探索这无穷份记忆的故纸堆中的历史奥秘。
记忆的内容给予我们人生的回顾,而“记忆”本身更提醒着作为记录主体的我们,生而为人的高贵和记忆留存的意义。无论是记录美好生活的愿景,或是在对时代的记忆中彰明自身的志向,在记忆的录像带被看见,甚至经历跨越时空的传递时,个体的记忆将被延长并拓入人类群体的记忆中,得以进一步拓展了生命的意义,人生的画卷就此被铺入漫长的时空长河,随记忆永存。
记忆予人警醒,提供着人生真实或被改造的记录。当人类个体的记忆碎片汇入历史,我们就看见记忆中蕴藏着的永恒的文明曙光。
【声明】
本素材由沧海语文精心整理,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