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上将人的呼吸分为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
胸式呼吸,是依靠「肋间肌」的收缩带动胸廓,从而牵拉肺部进行的。这种呼吸方式胸腔幅度大,而肚子几乎不动。
腹式呼吸,是以「膈肌」上下运动为主、肋间肌运动为辅的呼吸,肚子起伏明显。
胸式呼吸的出现还要从人类进化过程中,面临危险时的本能反应说起。人在害怕时(高压状态),会改变呼吸速度,并启用后备呼吸肌(上斜方肌、胸锁乳突肌、胸肌和鳞片肌),以此增加呼吸量和速率,为肌肉输送更多的氧气,以便脱离危险。
但如果经常让自己处于这种高压状态,对健康是不利的:
1、身体会分泌更多应激激素
因为长期处于高压状态下,压力激素皮质醇会分泌过多。过多的皮质醇与睡眠不足、焦虑症等都有关。
2、身体分泌更多炎性物质
高压下,身体还会释放更多的炎症化学物质,例如组胺,组胺水平高,一个明显的感觉就是皮肤瘙痒。
3、换气量小,机体容易缺氧
不仅如此,胸式呼吸每次换气量很小,在正常呼吸频率下通气不足,容易使体内二氧化碳累积,导致脑部缺氧,出现头晕、乏力的症状。
4、身体启用后备呼吸肌,引起连锁反应
如果大脑感受到机体存在慢性缺氧,会命令肩颈肌肉上提发力协助呼吸。这时,我们的肩颈容易紧绷酸痛,甚至其他肌群也会出现代偿性改变。
如果改成腹式呼吸,好处多多,现代人由于经常久坐、缺少运动,许多人呼吸又浅又短,甚至仅用胸式呼吸,或两种呼吸方式一起参与但以胸式呼吸为主。
“呼吸对神经系统有直接的影响,并直接影响它的平衡。吸气刺激交感神经系统,呼气刺激副交感神经系统。当我们开始理解自主神经系统直接控制我们的情绪,情绪,心率,消化,性生活,等等,我们的呼吸可以影响这个系统的变化,我们开始意识到我们对我们的身体和情绪有多大的影响。
推荐阅读(点击后方链接):呼吸训练是终极灵活性训练方法
推荐阅读(点击后方链接):呼吸的力量(收藏)
腹式呼吸是一个强大的抗病“工具箱”,可以将身体带回神经系统的平静部分,即副交感神经系统(控制消化、休息,并可帮助减缓呼吸和心率),关闭负责“战斗或逃跑”的交感神经反应。
战斗或逃跑反应是身体在面对威胁或压力时的一种自动生存机制,由交感神经系统驱动。 表现包括心率加快、呼吸急促、肌肉紧张、血压升高、消化功能抑制等,以帮助身体迅速反应(战斗或逃跑)
有意识地将“胸式呼吸”变为“腹式呼吸”,也叫横膈膜呼吸,可以收获以下好处:
1、提高肺活量、氧气吸收及供应效率;
2、减少压力荷尔蒙的产生;
3、降低皮质醇水平、降血压、缓解焦虑;
4、改善自主神经对压力的反应,改善动脉血流量、睡眠质量等;
5、基于以上,有助增强免疫功能。
推荐阅读:如何用呼吸治疗焦虑和抑郁
腹式呼吸如何调节战斗或逃跑反应
腹式呼吸通过激活副交感神经系统,对抗战斗或逃跑反应的过度激活,帮助身体恢复平静状态。以下是具体作用机制:
1. 降低心率与血压
腹式呼吸通过缓慢深长的吸气和呼气,刺激迷走神经,从而放缓心率,降低血压,帮助身体从紧张状态回归放松。
推荐阅读:迷走神经训练找回你的安全感
2. 改善呼吸节奏
在战斗或逃跑状态下,呼吸会变得快速、浅表(胸式呼吸),增加身体的紧张感。而腹式呼吸可以调整呼吸节奏,促进深度换气,减少身体对压力的反应。
3. 减少压力激素分泌
腹式呼吸能够减少压力激素(如皮质醇和肾上腺素)的释放,缓解长期压力引起的健康问题。
4. 促进放松与清晰思考
战斗或逃跑反应会导致思维变得狭窄,专注于威胁,而腹式呼吸通过让大脑氧气供应更充足,帮助恢复理性思考,避免过度紧张。
5. 平衡自律神经系统
长期的战斗或逃跑反应会导致交感神经系统的持续活跃,而腹式呼吸能够恢复副交感神经系统的平衡,使身体回归稳定状态。
这并不意味着大家要时时刻刻进行腹式呼吸训练,仅在几个关键时刻有意识地练习即可获益,比如失眠时、紧张焦虑时、感觉犯困头昏时、压力过大时等等。尤其很多失眠的人,睡前脑子里就像“放电影”一样,这时就很适合进行腹式呼吸。
往期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