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分为两个模块,第一个模块由丹麦技术研究所(DTI)执行副总裁David Tveit主持。他指出,标杆管理是推动RTO创新和持续改进的重要工具,并提到DTI深度参与了WAITRO标杆管理项目的组织和开展,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了有力支持。
长三角国创中心海外合作部兼WAITRO秘书处成员杭榆澄作专题报告,深入介绍了WAITRO标杆管理项目的历史、目标与成效。她强调,标杆管理项目不仅是提升绩效的工具,更是一段持续学习与改进的旅程,呼吁RTO在参与项目时,注重过程中的交流与经验共享,为机构间的协作与创新奠定基础。
专题研讨环节也由David Tveit主持,多位嘉宾分享了各自在标杆管理方面的深刻见解与成功经验。作为WAITRO标杆管理项目的主要领导人之一,DTI高级专家Knud Erik Hilding-Hamann指出,标杆管理不仅是数据分析与绩效对比的工具,更是一个长期的改进过程。他建议RTO从共性挑战入手,通过数据驱动知识生成,以应对复杂的业务场景。
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CSIRO)高级业务与绩效分析师Patrick Dias分享了标杆管理在提升CSIRO运营效率中的成功经验。他认为,尽管各机构在文化和发展路径上存在差异,但通过对比分析和机构间的交流合作,可以实现显著的改进与协同效应。
库卡英国公司(KUKA UK)总裁兼国际精益六西格玛研究所(ILSSI)非执行董事Mike Russell结合其在英国焊接研究所的管理经历,提出内部沟通和定期标杆分析对持续优化的重要性,并分享了六西格玛方法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成果。
敏加企业管理咨询公司创始人Nick Obolensky则通过“3C”(comparison, curiosity, context)和“5A”(aim, analyze, ask, advocate, apply)模型,强调了标杆管理在帮助RTO理解自身优劣势、增强协作与创新方面的独特价值,并呼吁RTO以开放心态积极参与标杆管理项目。
在第二模块中,Knud Erik主持了围绕RTO服务、业务发展和能力建设三个主题的互动式圆桌讨论。通过虚拟案例的角色扮演,与会者模拟了RTO在实际运营中面临的挑战,并提出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