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面質詢
立法會議員李良汪表示,勞工事務局(下稱:勞工局)近年透過多項就業措施,包括網上求職、休閒企業配對會、行業專場配對會、大型招聘博覽會、就業+培訓專項計劃、青年見習實訓項目、培訓生計劃等,【註1】為包括青年在內的澳門居民提供就業和實習機會。客觀而言,相關工作一直持續進行及不斷優化,但根據統計暨普查局資料顯示,2024年第3季本地居民的失業人口當中,16至44歲組別的青年群體失業人數合共有4,400人,佔總人數約66%,【註2】情況仍然不容樂觀。
立法會議員李良汪
事實上,青年的生涯及職涯規劃,不僅對其個人發展有重要意義,更對社會可持續發展有着舉足輕重的影響,尤其青年失業數字反映政策仍有改善空間。特區政府除了增加培訓及實習機會,減少青年失業問題,更須透過更有效的政策措施,提升青年在本澳重點發展行業的實際參與,優化支援對口就業的工作。
值得指出的是,就業不足同樣對青年的持續就業問題造成困擾。2024年第3季,本澳就業不足人數雖已按季減少了1,500人,但仍有4,200人處於就業不足狀態,尤其年齡在25至34歲的青年更佔當中的32.3%。【註3】有青年反映,即使願意嘗試不同工種的工作,吸收更多經驗,但在投身職場後一直未能尋找到合適工作,而市場上部分吸納青年的職位,只以散工或替工形式聘請,包括承辦政府服務的公司。由於散工只計算時薪,即使工作性質及工時與一般長工僱員無異,但卻無法享受長工僱員的週休、年假等福利待遇,更可能隨時面臨停工困境,對青年穩定及持續就業的權益造成一定損害,更不利其確立生涯規劃及長遠發展目標。
(勞工事務局圖片)
此外,根據勞工局資料顯示,截至2024年9月底,外地僱員人數有182,371人。當中,非專業外僱有149,769人,分別比2023年及2022年同期增加8,260人與23,889人。【註4至註6】雖然勞工局現時有定期公佈本澳各行業聘請外僱的情況,但當中所涉及的崗位,有多少是適合本地居民擔任而正由外僱任職,社會不得而知。
必須強調,聘用外地僱員是為了在沒有合適的本地僱員或合適的本地僱員不足時,以同等的成本及效率條件補充勞動力。【註7】在本地居民尤其青年就業情況亟待關注、非專業外僱數字持續上升的情況下,特區政府有必要重新並全面檢視包括綜合渡假休閒企業在內的大型企業輸入外地僱員的實際情況,釋放更多適合本地居民從事的崗位,增加就業機會。
(勞工事務局圖片)
為此,他提出以下質詢:
01
現時本地居民失業人口當中,16至44歲組別所涉及的青年群體佔總數約66%。【註2】勞工局除了透過現有計劃及項目,還有何措施助力青年就業?尤其支援青年對口就業方面,將有何實際有效的支援政策出台?此外,會否在現有基礎上,推動包括綜合渡假休閒企業在內的大型企業,為青年提供更多不同範疇的實習及就業崗位?
02
現時市場上部分吸納本地僱員的職位,只以散工或替工形式聘請,包括承辦政府服務的公司。特區政府未來在作出公共工程或服務項目判給時,會否就聘用人員的條件制定標準,例如達到一定期限的項目,需以長工僱員形式聘用本地僱員,確保相關僱員的就業權益?
03
本澳現時不同行業的非專業外僱人數,比2023年及2022年同期分別增加8,260人與23,889人,【註4至註6】勞工局在現行機制當中,如何審核相關人員對所擔任崗位的必要性?會否重新並全面檢視包括綜合渡假休閒企業在內的大型企業輸入外地僱員的實際情況,尤其當中有多少崗位適合本地居民擔任,以釋放相關職位,增加本地居民就業空間?
點擊公眾號名片|關注我們
Facebook、YouTube、Instagram︰
搜索“民众建澳聯盟”關注
點一點關注我們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