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上午,我区在区文化会议中心举行广东省百校联百县助力“百千万工程”行动(下称“双百行动”)高校服务队进驻增城授旗仪式,同时套开区“双百行动”专班第一次会议暨校地结对共建见面会。
会议传达了市“双百行动”有关会议精神及解读区专班工作方案。随后现场还分别向广州航海学院、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广州华商学院授予百校联百县助力“百千万工程”行动驻增城区服务队队旗,共同推进校地合作深度融合,协同推进区域发展。
区校各方要按照“县域所需,高校所能”原则,与增城实际需求紧密结合,聚焦“百千万工程”的目标任务和“双百行动”七项主要任务,长中短期结合,扎实制定实施方案和合作共建项目清单,实现区校合作共建共赢。要充分发挥高校的人才优势、科研优势,积极谋划、实施、落地一批共建项目,发掘一批校地结对共建典型案例,总结形成一批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创新经验做法,共同探索出一条具有增城特色的县镇村高质量发展之路。要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尽快组建区校合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工作协调推进机制和共建合作联席会议制度,为“双百行动”提供有力制度保障。
广州航海学院是华南地区唯一一所独立建制并被国际海事组织认可的海事本科院校。学校现有黄埔、琶洲两个校区,分别坐落于海上丝绸之路的溯源地扶胥古港(今黄埔区)和黄埔古港(今海珠区),是广东省首届“文明校园”单位、广东省绿色学校、广东省“冲补强”计划“强特色”建设高校、广东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
凭海而立,因海而兴,向海图强。学校在六十年的办学历程中赓续红色血脉、厚植蓝色情怀,谱写了栉风沐雨、砥砺奋进的时代华章。1964年,由于海上运输及抗美援越的需要,根据李先念副总理的批示精神,交通运输部创办了面向南海、保障运输的广州海运学校;改革开放珠江潮涌,交通运输蓬勃发展,学校建设日新月异,1981年广州水运工业学校并入,办学地点搬迁至今天的黄埔校址,1992年与武汉水运工程学院广州航海分部合并组成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2002年广州航务工程学校并入,2013年成功升格本科,更名为广州航海学院;锚定交通强国、海洋强国发展战略,2018年广东省委明确以广州航海学院为基础筹建广州交通大学,2021年广州市提出加快建设广州交通大学,打造高水平有特色的应用型大学,这是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也是学校办学规模和水平实现全面跃升的新机遇。2024年学校进一步明确以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和筹建广州交通大学为“双引擎”,开启了高质量发展的全新篇章。
突出航海特色,融入交通行业。如今的广州航海学院已经发展为一所以工见长,经、管、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大学,拥有船舶与海洋工程、交通运输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3个省级重点学科,航海技术、轮机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交通运输、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5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以及7个省级特色专业。学校坚持“突出海洋特色的大交通”的学科布局,大力发展与现代交通产业需求相契合的特色学科、交叉学科和新工科,全力向海挺进、向陆拓展、向空探索,实现“海、陆、空”协同发展,致力将航海、交通等学科建设成为国内乃至国际上有特色、有影响的一流学科。
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的前身为创办于1973年的广州市中心业余体校,1985年改制为广州市体育运动学校,1996年更名为广州市伟伦体育运动学校,同年,广州市体工队并入学校。2004年3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升格为广州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高等体育职业院校,是唯一一所由省会城市举办的体育院校,致力于培养为国争光的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和满足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体育人才。
学院占地面积约259亩,现设有9个管理机构、6个教学机构、8个教辅机构、1个附属机构以及14支项目运动队,在读高职学生、运动员4000余人。学院现有中高级职称102人、中级职称124人,拥有一支由世界冠军教练、全国体育事业突出贡献个人、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技术能手等组成的高水平名师名教练队伍。学院荣获全国业余训练先进单位、全国体育事业突出贡献奖、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等荣誉。
经过多年发展,学院逐步构建“十四年一贯制”的体育人才培养体系,凝炼“体教融合、学训一体”的办学特色,实现竞技体育和职业教育双驱联动。学院是全国21个“国家综合体育训练基地”之一,连续4个周期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先后培养了10名奥运冠军、37名世界冠军,夺得世界冠军184人次。学院不断加强内涵建设,构建校政行企协同育人平台,是全国18所体育职业院校中仅有的两所省级示范院校之一,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等多项国家级成果,拓宽国际合作办学与交流,举办中芬体育运营与管理专业合作项目,与美国春田大学共建体育康复医院实训基地,与20多个国家及港澳台地区开展友好交流,提供训练竞赛、医疗康复等一体化服务。
学院弘扬“冠军精神”,凝炼冠军文化,培根铸魂,启智润心,培育“冠军讲坛”、“冠军林”、校史馆等校园文化品牌,国旗护卫队连续三届获得广东省学校国旗护卫比赛高职组一等奖,将文化育人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推动体育文化传承与创新。
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学院将坚持以建设“一流学校、冠军摇篮”为目标,聚势赋能新时代体育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建设体育强国、教育强国、健康中国,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专业资源和优势:
一、有“十四年一贯制”的体育人才培养体系和“体教融合、学训一体”的办学特色;
二、有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一流的竞技体育训练场馆;
三、有体育专业人才资源以及一支竞技体育和职业教育的优秀人才队伍(教师和教练);
四、有“冠军讲坛”、“冠军林”、校史馆等爱国主义教育校园文化品牌。
广州华商学院创办于2005年,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成为独立学院,2011年获批学士学位授予单位。2020年12月,经教育部同意转设并更名为广州华商学院。学校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积极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学校是教育部“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入选高校,广东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高校。学校是粤港澳大湾区较大的一所财经特色鲜明的民办商科大学,也是一所多学科融合协调发展的全日制教学应用型普通本科院校。
学校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工作,不断优化学科布局,逐渐形成了以经济学、管理学、文学为主体,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教育学、工学、艺术、医学融合发展的学科体系,同时积极发展新兴交叉和社会急需的学科。学校坚持以会计学、新闻传播学等重点学科为抓手,构建特色学科专业群,经过持续建设,学科布局显著优化、学科体系日趋完善、学科整体水平稳步提升。
1.广东省特色重点学科—会计学
会计学学科在2016年被广东省教育厅列为广东省高校特色重点学科。
经过多年的探索,逐步在以下五个方面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1)协同育人特色。与广东管理会计师协会共建GAMA班,实行双导师制和名师授课制度,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2)国际化特色。创建省级国际会计(ACCA)创新试验区;利用华商教育集团创办的境外高校GBCA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3)建构教学特色。采用线上线下结合方式,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来建构自己的专业知识体系。(4)多学科融合特色。创建金融会计专业,培养既能胜任会计工作,又能开展证券投资和金融分析工作的复合型人才。(5)产教融合特色。创建华商云会计产业学院,采用真账实训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训练,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会计学专业2021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会计学(2019)、财务管理(2020)、审计学(2021)入选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华商云会计产业学院、国际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获广东省省级项目立项支持
2.广东省重点培育学科—新闻传播学
新闻传播学学科在2016年被广东省教育厅列为广东省高校重点培育学科。
新闻传播学学科由特聘教授谭天领衔,以新闻学与传播学的理论创新为基础,以互联网、大数据为技术支撑,致力于培养融媒体新闻传播和新媒体运营所需要的复合型应用人才。校内具有一流专业水准的“大传播实验教学平台”,校外有与众多知名互联网企业、新媒体机构及地方政府的合作机制,与暨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合作共建模式,以及充足的经费投入和富有活力的高水平教学团队,为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新闻学专业2019年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广告学专业2021年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来源: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何秋玲 余凌凯
编辑:纪玉婷
责编:黄家荣、林汝嫦
审核:朱卓东、张慧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