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向以色列总理发出了逮捕令?

时事   其他   2024-11-29 20:25   北京  

“难道我应该等到所有人都死了吗?”

作者:郑敖天 



新华社消息,当地时间1121日,设在荷兰海牙的国际刑事法院向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前国防部长加兰特以及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军事指挥官穆罕默德·迪亚卜·易卜拉欣·马斯里发出逮捕令,指控他们犯有反人类罪和战争罪。此时,距该院首席检察官卡里姆·汗第一次申请该逮捕令,已经过去6个月时间。


在采访中,有记者问卡里姆·汗:此时发出逮捕令是否操之过急。卡里姆·汗反问道:难道我应该等到(加沙的)所有人都死了吗?如果你的父母和祖父母是(哈马斯的)人质,你会希望我再等等吗?如果你的孩子或姊妹正在被炮火轰炸,你会希望我再等等吗?


卡里姆·汗接着说道:我们不应该只把今天人们遭受的苦难当成未来的谈资。如果你是一个消防员,你不能等到房子被大火烧塌,整个街区都陷入火海(才去救火)。

但这纸逮捕令,能熄灭加沙的熊熊战火吗?

·2023年10月8日,战火中的加沙地带。


“每个受害者都是平等的”


在对逮捕令的解释声明中,国际刑事法院指控内塔尼亚胡和加兰特犯有两项罪名。其一是两人在本次加沙冲突中将饥饿作为战争手段,犯下战争罪;其二是两人与加沙冲突中发生的谋杀、迫害等其他不人道行为有关,犯下反人类罪。同时,国际刑事法院也以相同罪名指控马斯里,要求他为加沙冲突期间发生的谋杀、性暴力和绑架等罪行负责。


·内塔尼亚胡(左)、加兰特(中)和马斯里。


在采访中,卡里姆·汗强调:“每个受害者都是平等的。我对犹太儿童和巴勒斯坦儿童,或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任何人,都同样重视和关爱。这(指对新一轮巴以冲突中战争罪行的调查)关系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我有责任尽可能有效地开展调查。”


“从逮捕令的内容来看,虽然国际刑事法院同时对以色列和哈马斯领导人发出指控,但考虑到马斯里基本被确认在以色列的袭击中身亡,该逮捕令对以色列方面的影响会更大。”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东研究所副所长秦天在接受环球人物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逮捕令发出后,以色列政府迅速做出回应。内塔尼亚胡称逮捕令中的指控是“荒谬而错误的”。内塔尼亚胡的办公室也在一份声明中强调:“没有比以色列在加沙发动的战争更公正的(事情)了。”


与此同时,巴勒斯坦政府则对该逮捕令表示欢迎。哈马斯也表示,逮捕令“是通向正义的重要一步”。值得注意的是,巴勒斯坦方面没有对马斯里的逮捕令做出评论。


除巴以双方外,该逮捕令也在国际社会引发轩然大波。美国总统拜登发声谴责逮捕令,并强调美国将始终与以色列站在一起。美国共和党参议员林赛·格雷厄姆更是在采访中对美国的“盟国”发出指名道姓的威胁:“加拿大、英国、德国、法国,如果你们尝试去帮助国际刑事法院,我们(美国)就要制裁你。”


值得注意的是,国际刑事法院根据2002年7月生效的《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以下简称《罗马规约》)而成立。美国和以色列政府都曾在2000年签署了《罗马规约》,但两国立法机关从未正式批准该规约。


·位于海牙的国际刑事法庭大楼。


逮捕令发出后,很快获得南非、伊朗等国的支持。但欧洲却对如何应对逮捕令产生分歧。荷兰外交大臣费尔德坎普21日说,荷兰支持国际刑事法院的决定,如果内塔尼亚胡进入荷兰领土,将被逮捕。捷克总理菲亚拉则称逮捕令“令人遗憾”。法国外交部则表示,法方支持国际刑事法院的独立工作,但同时强调,由于以色列不是《罗马规约》缔约国,所以内塔尼亚胡在出访时依然享有外交豁免权。


秦天认为,国际刑事法院的逮捕令反映出国际社会对加沙地区人道主义局势的关切。与美国相比,欧洲国家对逮捕令的反应更微妙。即使部分国家不一定会执行国际刑事法院的裁决,但也对该裁决表示了尊重。这不仅对内塔尼亚胡未来的出访和国际交往会造成障碍,也会进一步加剧以色列自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面对的国际孤立。


与此同时,逮捕令发起者卡里姆·汗也遭到了威胁。早在今年4月他准备申请逮捕令时,12名美国政客向他发出一封措辞强硬的联名信。他们在信中威胁:如果你针对以色列,我们就会针对你。卡里姆·汗则表示:我们不会被不同类型的威胁所左右。


·在法庭上工作的卡里姆·汗。


毕竟,这也不是他第一次陷入国际争议了。


充满争议的检察官


在为以色列和哈马斯领导人申请逮捕令的同时,卡里姆·汗也面临着走上被告席的风险。


11月11日,国际刑事法院监督机构宣布,将对卡里姆·汗涉嫌性骚扰一事展开独立调查。据知情人士称,举报卡里姆·汗性骚扰的是一名曾与他共事的女律师。举报人称,卡里姆·汗曾在多个场合对她进行性骚扰,还试图阻止她向监管部门举报此事。此案件迅速引发媒体关注,甚至有美国媒体称,卡里姆·汗申请对以色列和哈马斯领导人发布逮捕令的动机之一,就是为了转移公众对性骚扰案件的注意力。


卡里姆·汗称该指控“毫无根据”,强调自己在30年的职业生涯中从未受到此类指控。他保证会配合调查,但要求调查必须由国际刑事法院之外的第三方主持,以避免调查受到“利益冲突”的影响。他的请求获得国际刑事法院的批准。同时,他还表示性骚扰事件发生在“我个人和国际刑事法院都在遭受广泛攻击和威胁之时”,似乎在暗示该事件背后有其他势力推波助澜。


·正在与同事对话的卡里姆·汗。


作为国际法专家,卡里姆·汗从1997年开始便活跃于各类国际法律诉讼案中。多年来,国际舆论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认为他在一些诉讼案中的表现偏离了司法正义的原则,但也有人认为他是一个不惧外在压力的律师和检察官。


1970年,卡里姆·汗出生于英国爱丁堡,他的父亲是来自巴基斯坦的医生,母亲则是英国人。从英国国王学院毕业后,卡里姆·汗在国际法领域的能力很快获得国际司法机构的注意。1997年,年仅27岁的他成为联合国前南斯拉夫问题国际刑事法庭的检察官,由此开始了新的职业生涯。


之后几年里,卡里姆·汗先后前往多个国家,对当地发生的反人类罪和战争罪展开调查。作为一名检察官,他以进行长期调查著称,善于从与民众的日常对话交流中,了解案件的蛛丝马迹,从而实现案情的突破。这让他在国际司法界成绩斐然,声名鹊起。


·2022年8月,卡里姆·汗(左)在苏丹进行实地调查。


除了担任检察官外,卡里姆·汗也担任过许多争议人物的辩护律师。2007年,他被委任为利比里亚前总统查尔斯·泰勒的辩护律师。此人因为使用童兵、纵容屠杀和虐待平民而臭名昭著。


尽管如此,卡里姆·汗依然认为泰勒应当获得公正的审判。在辩护过程中,他多次要求法庭提供更多有关泰勒罪行的证据,甚至与法官发生言语冲突。泰勒最终被塞拉利昂特别法庭判处50年监禁,但卡里姆·汗在法庭上的表现也引发争议。有人认为他保证了国际法庭上任何被告都享有辩护权这一原则,但也有人指责他的辩护拖延了泰勒遭到法律制裁的时间。


·2006年,卡里姆·汗(左二)和泰勒(左三)在法庭上。


20212月,卡里姆·汗以巨大优势当选国际刑事法院首席检察官。上任后,他先后做出了多项有争议的决定,包括以资源有限为由停止对美军在阿富汗犯下的罪行进行调查。


20233月,在他的推动下,国际刑事法院发布了针对普京和俄罗斯总统儿童权利专员玛利亚·利沃娃·别洛娃的逮捕令。但该逮捕令并没有获得许多国家的认可。俄罗斯内务部随后也签发了对卡里姆·汗的逮捕令。


秦天认为,对于国际刑事法院的作用,我们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历史上看,国际刑事法院的一些判决符合国际社会对道义的主流认知。同时,该法院也有在缺乏证据的情况下,仓促做出有争议判决的先例。在看待国际刑事法院的工作时,应坚守原则,尊重其合理判决,反对其不合理的,甚至不尊重我国主权的判决。

“逮捕令”救不了加沙


随着新一轮巴以冲突进入第二年,加沙地带的人道主义危机也在不断加剧。巴勒斯坦加沙地带卫生部门11月25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自去年10月冲突爆发以来,以色列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已造成超过4.4万名巴勒斯坦人死亡,受伤人数超10.4万。


秦天认为,在以色列军队的长期围困和打击下,遭遇严重削弱的哈马斯已难以承担在加沙地带执行社会治理和服务的职能。在这种情况下,加沙地带的许多地区面临陷入无政府状态的风险。以色列军队与近东救济工程处等联合国机构的关系不断恶化,使救援物资更难进入加沙地带,从而导致加沙的人道主义危机进一步加剧。


在这种情况下,国际刑事法院对以色列和哈马斯领导人发出的逮捕令,对于解决加沙危机是否有实际意义?


秦天认为,加沙的人道主义危机无法通过一纸逮捕令解决。但该逮捕令对以色列会有一定震慑作用。以色列在加沙地带和黎巴嫩南部的军事行动没能彻底消灭哈马斯和黎巴嫩真主党这两个敌对组织,反而让内塔尼亚胡政府在政治和外交上更加被动。在这种情况下,该逮捕令或许能间接促使以色列在停火谈判上采取更加积极的态度。


11月26日夜,以色列安全内阁批准了与黎巴嫩真主党的停火协议,该协议于次日凌晨4点正式生效。黎巴嫩政府对停火表示欢迎。


秦天认为,想要解决加沙地带的人道主义危机,让援助物资进入加沙只是“治标”。实现巴以停火,以军停止对加沙地带进行军事打击,才是迈向“治本”的第一步。黎以停火协议的促成,或许也为未来加沙停火带来了一线曙光。


本文为节选

全文刊载于2024年第23期

《环球人物》杂志

总第530期


监   制:张    培

编   审:苏    睿

(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加微信“HQRW2H”了解细则。欢迎大家投稿和提供新闻线索,可发至邮箱tougao@hqrw.com.cn。)


备注“环粉”即可加入环环大家庭



商务合作请联系

电话:010-65363483、65363115

QQ: 3144809109

邮箱:3144809109@qq.com

 

环球人物
以人物记录时代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