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
如果你能冷静,即便周围的所有人
都已丧失理智,并把责任推卸给你;
如果你能自信,即便周围的所有人
都怀疑你,而你对此也不心存芥蒂;
如果你能等待,而不为此失去耐性,
或者面对谎言污蔑,不以谎言反击,
或者被人忌恨,不让仇恨占据心灵,
不高谈论阔,也不表现得忘乎所以;
如果你有梦想但又不被梦想支配;
如果你能思考,
又不以思想家自居;
如果你能将胜利与灾难同等看待,
并把它们看成是两种虚妄的骗局;
如果你能忍耐,听着你所说的真理
被无赖们歪曲利用,再将傻子蒙骗;
或者眼看你倾注心血的事业毁弃,
你能俯身,用破旧的工具重新修建;
如果你能把收获都堆成一座小塔,
孤注一掷,把它交给一次冒险行动,
即使失败,你也能再次从起点出发,
而决口不谈你曾经遭受过的伤痛;
如果你能迫使你的心、神经和筋骨
在你身心困乏,甚至精疲力竭之时
还能够挺住,依然为你的行动服务,
只要意志还在对你的身体说:“ 坚持!”
如果你与平民交谈,能以真诚为怀,
或者跟国王同行而又不失平常心;
如果敌人和挚友都无法将你伤害,
如果所有人都敬重你,但不失分寸;
如果你对于不近情理的每一分钟,
都能跑出具有六十秒价值的路程;
那么世界就是你的,一切归你掌控,
而你,我的孩子,你将成为真正的人!
——诗歌文摘自《如果》诗歌绘本图书
作者:(英)拉迪亚德.吉普林/著 (意)乔瓦尼.曼纳/绘
黄福海/译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诗歌图画书《如果》
作者:(英)拉迪亚德·吉卜林(Rudyard Kipling)
插画作者:(意)乔瓦尼·曼纳(GiovanniManna)
《如果》的意义:一个“真正的人”
作者简介:
拉迪亚德·吉卜林(Rudyard Kipling)1865年生于印度。19世纪90年代,他在英国蜚声文坛。他的前半生都穿梭往返于这两个国家之间。1907年,他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是英国首位获此殊荣的作家。两年以后,他写下了这首《如果》。他和出生于美国的妻子卡里育有三个孩子,其中两个都先于他离世。1936年,吉卜林在伦敦去世。
1909年,拉迪亚德·吉卜林创作了《如果》这首诗,寄语12岁的儿子约翰。几年后,约翰不幸死于“一战”中的一场战役。但是这首诗却成为一种激励,广为流传。近年来,这首诗两次入选“英国民众最喜爱的诗作”。
《如果》的创作背景:很多人已经读过这本书,它的版本很多,为很多人奠定人生基础和方向的诗作。
插画作者:
乔瓦尼·曼纳(GiovanniManna)出生于意大利佛罗伦萨,从1995年至今,已经为八十多本童书绘制过插画。他的作品在意大利、斯洛伐克、英国等国家举办过特展。他在意大利萨尔梅德的一家国际插画学校教授水彩画。2003年,他荣获意大利安徒生年度插画奖。
在这本描绘来自父辈的谆谆教诲的图画书里,意大利插画家乔瓦尼·曼纳用柔软而有力量的画笔,把童年的天真和吉卜林诗句间传达出的激励人心的情感,完美地融为一体。
翻译者:
黄福海老师1964年生于上海,祖籍安徽。1983年考入复旦大学外语系,师从莎学专家陆谷孙教授学习英国文学。从事诗歌创作,曾任复旦诗社理事,获历届复旦诗会创作及朗诵奖。黄老师本人也是位诗人,所以很好的体会到诗歌的真意,他的语言表达可以更好的保留诗歌的原汁原味,以便于欣赏。
诗歌图画书《如果》内页
吉卜林将《如果》作为给儿子约翰的寄语。整首诗为一个长句,如同列出一份清单,模拟了人生所面临的种种抉择,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抉择可以确立一个人的性格。这首诗鼓励每个年轻人去思考未来,做出生活的抉择;同时也提醒每一位家长,树立一个好的榜样何其重要。吉卜林对儿子的寄语,以及这首诗所传达的价值观令人赞同:要谦虚、正直、慷慨待人;自爱,但不要过于自恋;不因成功冲昏头脑,亦不因失败毁于一旦,非常重要的是永不放弃;有梦想,但不沉陷其中;相信自己,亦不惧怕质疑。吉卜林的语言也令人久久不能忘怀。一位诗人曾经说过,一首真正的诗是“井然有序的绝妙好词”,《如果》正是这样的佳作。此外,它完美诠释了均衡与克制之间的关系,吉卜林认为这是美好、高尚的人生品质。吉卜林的这首诗,对所有年龄的读者都大有裨益。
——美国著名童书研究专家伦纳德·S.马库斯
国际小报测试版(八版) 国际小报第一期 (四版) 国际小报第二期(四版)
国际小报第三、四期(八版)
温馨提醒:活动国际小报订阅参看公众号往期介绍。
第七届“我是绘者”中法国际绘本小作者创作活动组委会
7ème édition du Concours Je suis un petit auteur-illustrateur
祝贺有故事的孩子们
~Mer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