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高野山有一座不起眼的墓,那是明智光秀的墓。
这位因发动1582年本能寺之变,背叛织田信长且犯了“噬主”大罪,按照我们的思维惯性,怎么也得把他编入“逆臣传”加以鞭挞,不过这样的人物,却在日本受到尊敬,甚至还有人祭拜。
在本能寺事变400年后,织田信长的17代后人跟明智光秀的后人竟然还一起握手言和同台做起了广告……
比较起来的中日文化差异,不禁让小编思考,这是否也反映了日本文化中与众不同的的包容性和对人性的深刻理解……
对人性复杂性的接受
日本文化中对人性复杂性的接受,是其对历史人物评价较为宽容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日本,人物的善恶并非固定,而是随着环境、动机和人性的多面性而变化。
明智光秀发动本能寺之变固然可以看作是背叛,但后世对他的评价更为多元化。许多人认为,光秀的行动是反对织田信长专制统治的一种抗争,甚至是出于某种“拯救天下”的理想。他的形象在某些地方被重塑,成为了一位有情有义、有理想但未能实现的悲剧人物。
明智光秀最终在山崎之战中败北,不久后被追杀身亡。他的“叛乱”未能成功,反而让自己陷入了悲剧的命运之中。然而,在一些地方,光秀却被视为悲剧英雄。当地的俳句和歌谣中,不乏对他悲惨命运的叹息与对其善政的赞颂,例如:“光秀公,治理乡土心如水,苍生无忧度丰年。”这些歌谣和诗句表达了对光秀在地方治理中的贡献的肯定。
在日本文化中,悲剧英雄常常是那些虽失败却保有信念的人物,例如《平家物语》中的平清盛或《忠臣藏》中的四十七浪人。
他们因无法实现的理想和悲剧性的命运而获得人们的同情与尊敬。光秀的故事也体现了这种悲剧性:他为了政治理想而背负恶名,虽然失败,但他的理想与行动逐渐被重新评估,形成了“虽败犹荣”的英雄形象。这种对失败者的同情和敬意在日本文化中相当普遍,英雄不仅仅是取得最终胜利的人,更是那些为信念而努力的人。
相较之下,中国传统文化中,忠与奸的界限极为分明。忠于主君是社会道德的重要标准,特别是在儒家思想占据主导地位的社会中,忠诚不仅是一种道德义务,更是一种不可撼动的社会价值。而日本的忠诚观念受到禅宗和武士道精神的影响,具有更为灵活和复杂的特征。禅宗强调对现世和人性复杂性的深刻理解,不以简单的善恶二元论评判人性。相比之下,儒家思想在中国文化中占据主导地位,强调明确的伦理纲常和道德秩序,善与恶的界限分明,使得像光秀这样复杂的人物难以在传统叙事中得到包容。
文化中的多样性和宽容
芥川龙之介说过:「人間というものは、決して善人でも悪人でもない。」(人并非绝对的善人,也不是绝对的恶人。),这句话也能诠释日本文化对明智光秀这种悲剧英雄的接受。人性中既有光明的一面,也有阴暗的一面,日本文化对这种复杂性的接受,使得人物不再被简单地划分为好人或坏人。
这一点在日本的动漫和影视作品中也有所体现。许多作品中,角色的善恶并不是非黑即白的。例如,《新世纪福音战士》中的碇真嗣、《死亡笔记》中的夜神月、《进击的巨人》中的艾伦·耶格尔等角色,都具有复杂的动机和矛盾的性格。他们既有光辉的一面,也有阴暗的选择,无法简单地定义为“好人”或“坏人”。这种对角色多面性的描绘,正是日本文化中对人性复杂性和矛盾性的包容体现。
在日本历史上,外来文化、思想和信仰多次被吸收并本土化,形成了独特的文化面貌。例如,佛教自6世纪传入日本后,与本土的神道教相融合,形成了独特的宗教文化;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引入了西方科技和制度,并与自身传统相结合,成功走向现代化。
这种对外来文化的吸收与融合,与日本文化对人性复杂性的接受一脉相承。对明智光秀的重新评价,也是这种包容精神的体现。人们并未因光秀的“叛逆”而全盘否定他,而是对其进行多方面考量,甚至在历史演进中产生了同情与敬意。
像明智光秀的墓地留存至今,我们可以看到日本文化对历史复杂性与矛盾性的独特理解与包容。所以站在我们中国人的思维角度,是很难理解日本人为什么还会给用黑船打开日本国门,强迫签订不平等条约的佩里将军立碑纪念。
可以说,文化的包容性不仅仅是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重新评价,更是一种应对当今复杂社会的态度。在快速变化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会面临价值观的冲击和不同观点的挑战。理解并包容这种多面性,是我们与他人共处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