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传统家庭中,爱常常是深沉而内敛的。我们的父辈们习惯了用行动默默付出,却不擅长将爱意直白地表达出来,就好像在玩一场 “猜猜我有多爱你” 的高难度游戏,却常常让孩子们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然而,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爱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在充满爱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往往内心富足,拥有自信、善良和积极向上的品质。那么,作为家长,我们该如何让孩子感受到爱呢?
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在幼年时期对父母的陪伴需求极高。高质量的陪伴不仅是身体上的靠近,更是心灵上的沟通与互动。
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专心陪伴孩子。可以一起玩游戏、读绘本、做手工等。在这个过程中,放下手机和其他干扰,全神贯注地与孩子互动。
多与孩子进行眼神交流,倾听他们的想法和感受。当孩子说话时,给予充分的关注和回应,让他们感受到自己被重视。
关注孩子的兴趣爱好,积极参与他们喜欢的活动。如果孩子对音乐感兴趣,父母可以一起陪孩子听音乐会、在家中一起唱歌、玩音乐游戏、举办家庭音乐节等。当父母真正投入到孩子喜欢的活动中时,会发现孩子的眼睛里闪烁着别样的光芒。这种光芒不仅是因为他们在做自己热爱的事情,更是因为有父母的陪伴和参与。这种积极的互动会成为孩子成长道路上最宝贵的财富,给予他们勇气和力量去探索世界、追求梦想。
二、温暖的肢体接触
心理学家哈洛的恒河猴实验表明,幼猴除了基本的饥饿、干渴等生理需求外,对接触柔软物质的需求也很强烈。对于孩子来说,父母的拥抱、亲吻、抚摸等肢体接触,就如同柔软的物质一样,能给予他们心理上的满足。
每天给孩子几个温暖的拥抱,让他们感受到你的爱和关怀。可以在早上起床时、晚上睡觉前、孩子取得进步时等时刻给予拥抱。
亲亲孩子的脸颊、额头等部位,表达你的爱意。
轻轻地抚摸孩子的头发、后背等,给予他们安慰和鼓励。
盖瑞·查普曼博士说过,“常被人牵着、拥抱和亲吻的婴孩,比那些被人长期甩在一边且无人碰触的孩子更容易发展出健全的感情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有些孩子到了青春期,可能会排斥父母的身体接触,甚至感觉尴尬。这时,我们只需尊重他的感受,尝试寻找向青少年孩子表达爱的触摸方式,比如拍拍他的肩膀。
语言是传递情感的重要工具。用积极的语言表达对孩子的爱和赞美,可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供稿 | 基础教育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