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去朋友家做客,正聊得开心的时候,朋友家的孩子轩轩突然发起脾气来。原来,轩轩正在玩积木,妈妈提醒他该去练一会儿钢琴了,轩轩一听就不乐意了,把积木一扔,大声叫嚷着:“我不要练琴!”朋友也有些生气,提高了声音说:“那怎么行,每天都要练琴的。”母子俩就这样僵持起来,场面一度十分紧张。
教育孩子,需要套路和技巧。
家长一味地硬碰硬暴力解决只会让孩子越来越叛逆,面对孩子发脾气、不听话,不妨试试以下做法!
小明在客厅玩玩具,妈妈让他去洗手准备吃饭,小明却突然大发脾气,把玩具扔得满地都是。妈妈看到这一幕,顿时火冒三丈,对小明大声斥责。小明也不甘示弱,母子俩立刻争吵起来。
以暴制暴——这是很多父母冲动之下的应对策略。
父母的糟糕情绪就像一把伤人的利器,无形中刺痛着孩子的内心。而有些孩子看似情绪暴躁,内心实则自卑、脆弱。
这时候,我们可以尝试使用12秒效应来解决问题。
12秒效应是指人被某件事情引起暴怒的时间只有 12 秒,过了这段时间人就会恢复往日的平静。
二、踏板效应,避免情绪升级
第三者效应是指当两个人之间出现矛盾时,引入第三者往往能够更好地解决问题。在亲子关系中,这个第三者可以是孩子喜欢的玩具、故事中的角色,或者是其他家庭成员。
小刚在写作业的时候总是不专心,爸爸批评了他几句,小刚就开始顶嘴,父子俩陷入了僵持。
这时,就该妈妈上场了!
妈妈可以走过来,对小刚说:“宝贝,你知道吗?小熊维尼也很爱学习哦,它写作业的时候可认真了。我们要不要像小熊维尼一样,把作业写得又快又好呢?”或者让小刚最喜欢的玩具陪他一起写作业,告诉他玩具也在为他加油。
霍桑效应:关注孩子的情绪需求
霍桑效应是指当人们意识到自己正在被关注或者观察的时候,会刻意去改变一些行为或者言语表达。在亲子关系中,家长要关注孩子的情绪需求,让孩子感受到自己被重视。
小宇在学校被同学欺负了,回到家后心情很低落,但是爸爸妈妈都没有注意到他的情绪变化,还在忙着自己的事情。小宇觉得很委屈,脾气也变得越来越暴躁。
家长要时刻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当发现孩子情绪不好时,要及时给予关心和安慰。可以停下手中的事情,坐下来和孩子好好聊一聊,问问他发生了什么事情,让他把心里的委屈说出来。然后给予他积极的反馈,比如“宝贝,你受委屈了,妈妈很心疼你。我们一起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好不好?”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情绪被理解和接纳,从而缓解他的坏脾气。
供稿 | 基础教育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