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培训】深研勤思笔不辍 赋能教师促成长 官渡区矣六实验学校2024年秋季学期教育写作校本培训

文摘   2024-11-15 22:13   云南  

深研勤思笔不辍

赋能教师促成长

官渡区矣六实验学校2024年

秋季学期教育写作校本培训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论文撰写是教师善于观察、强化反思、深化认知的综合体现,是对教学研究、经验的提炼与升华。为提升青年教师教学理论水平和论文撰写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推动学校教科研工作高效开展,2024年11月11日,官渡区矣六实验学校举行《教育教学文章的写作与投稿》校本培训,活动特邀云南教育报刊社编辑、记者徐永寿老师主讲,由学校教科室主任陈翔老师主持,全体教师参加培训。



深研勤思笔不辍



活动正式开始之际,学校邓静校长亲自向徐老师颁发了邀请函,全体教师对徐老师的莅临表示热烈欢迎。在本次培训活动中,徐老师以其深厚的专业素养,从“内容构思”、“写作技巧”及“投稿策略”三个维度深入剖析,系统指导教师们如何有效提升个人的写作能力,并分享了关于文稿发表的专业见解。



提升写作意识,重视素材积累

徐永寿老师首先向大家阐明了教育教学文章的两种类型,包括教研论文(学术论文)和其他类型(教育叙事、随笔、反思、札记等)。徐老师强调:教育教学文章的写作可以不拘泥于教研论文,也可从其他类型多方面发展,而文章的素材往往蕴藏于日常教学的点点滴滴之中。他鼓励教师们要细心观察,从教育教学的日常事务中挖掘有价值的素材,并通过坚持不懈的积累,构建起自己的写作资源库。




加强问题导向,聚焦研究主题

本环节中徐老师重点阐述了教研论文(学术论文)的写作。教育科研论文是教育科研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科研的载体,是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的结晶。徐老师表示:教研论文要具有科学性、逻辑性、理论性和实践性。写作时要努力让问题具体些,集中笔墨,就某一问题的某点进行探究。虽然问题小,篇幅小,但是将一个问题说的深入、透彻,能够以小见大。




加强规范训练,提升写作质量

在提升写作质量方面,徐老师提出三点建议:一、养成日常读、写、思的习惯;二、注意格式规范;三、使用标点、数字、语言文字要规范。其中,徐老师对教育写作的规范性进行了详细阐述,并为在场老师详细讲解了标点符号、数字以及异形词的规范用法。同时,还就投稿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解读,包括选择正式出版物、切忌一稿多投以及关注编辑部发布的征稿启事等。






赋能教师促成长


科研之路漫漫亦灿灿。本次培训活动,不仅为老师们筑牢了科研写作的基础,更拓宽了老师们教育科研的思路。官渡区矣六实验学校教师团队将会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与科研为伴,记录更真实的教育痕迹,撰写出高水平科研论文,成为善教学、能科研的研究型教师。




——END——

图文|张思怡 白子超

编辑|尹一非

审核 | 李鹏秀

昆明市官渡区矣六实验学校
昆明市官渡区矣六实验学校,位于官渡区先锋路中段,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现有47个教学班,其中初中20个班,小学27个班,教职工144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