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的故事总是相似的,只不过归途各有不同。在此我简述下唐寅后半生的故事,大家一起共同回味下其中的辛酸苦辣,以及…古照今临。
大明正德九年,公元1514年,这年的秋天,分封在江西南昌的宁王朱宸濠派人发出邀请,请名满天下的唐寅来到宁王府去做他的幕僚。由于因科举舞弊案被革除了功名,唐寅数十年来一直过的浑浑噩噩,现在好不容易有了个给藩王做幕僚的机会,他自然是喜不自胜,于是二话没说就出发前往南昌。到了南昌之后,唐寅受到了宁王朱宸濠极高的礼遇,为此他非常开心,觉得总算是生逢明主,一身才华能得以施展了。只是没多久,唐寅就发现不对劲了,因为宁王朱宸濠虽然对他非常礼遇,但是对一些闲散的社会人士更加礼遇。除此之外,宁王府里还囤积了不少粮草和兵器,宁王朱宸濠本人还时不时的表达志在天下的意思。这让唐寅意识到,宁王朱宸濠可能要造反!
浑浑噩噩的活着,也比跟着宁王造反被诛灭九族要强的太多啊,只是这船好上不好下,该怎么逃离宁王府呢?思前想后,唐寅决定装疯,毕竟一个疯子任谁都不会留用的。于是,唐寅直接解放了天性,把衣服脱了个精光,在南昌城的大街小巷到处骚扰大姑娘、小媳妇,边乱来边喊:“我是宁王的贵客!”恩,这也算本色出演了…消息传到宁王府中,宁王朱宸濠被气了个半死,于是立马驱逐唐寅,把他给赶走了。而回到故乡后的唐寅彻底一蹶不振,终日纵情诗画山水,直至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在穷困潦倒中死去…死时家无长物,还是好友帮其办的后事。不过,唐寅的艺术成就以及生平故事,直到今天仍为人所传颂,特别是他的《桃花庵歌》,最后一段更是名满天下: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是啊,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可是,真的那么容易看穿吗?相对于唐寅来说,有的人其人生境遇实在是要幸运的多,青年成名,中年立业,身居高位,家财万贯,在旁人眼中,这是无上的福气,更是几世都未必能修来的福分,可是…真的压的住吗…身边经常有在某个行业领域非常成功的朋友对我说,看啊,我已经在某行业领域功成名就了,所以现在我决定换个行业领域发展,毕竟以我曾经成功的经历和自身的实力,即便是在新的行业领域里同样可以一步登天!只是,下回再遇到这样豪言壮语的朋友时,要么是上门借债,要么是隐匿江湖…不用问,指定是失的不能再败了,更无颜再提当年之勇。这就是错把机遇当实力,错将时代作能力的下场… 但我觉得,相对来说这个下场倒依旧是好的,因为只要能够打起精神在自己熟悉的行业领域中重新拼搏奋斗,或许未必能够达到曾经的高峰,但过好日子还是没有问题的,所以这也算是还有后路吧。真正令人绝望的,是一路以来过于顺境的人生…写作能写成顶流作家,做官能做到身居高位,名利财运要什么有什么,想什么来什么,出走半生几乎从无挫折,仿佛整个世界都付之以善意与温柔。看起来很美好,对吧?当然,也确实非常美好,只是,在冥冥之中,命运所给予的每一项福报,其实都在无形中有着代价的,只不过这个代价早还晚还,是早晚都要还的…我在讲故事的时候经常告诉大家,不要在自己不擅长的行业领域里折腾,正如不要用你的爱好来挑战别人的专业一样,业余玩家跟专业的斗,赢上一回两回那是运气好,怎么能指望一直赢、始终胜呢? 官场波澜诡谲,哪像文人的圈子那么纯粹干净?当然,文人的圈子其实一点都不纯粹干净,但相对于官场的龙争虎斗而言,文人的圈子简直就是一汪清泉了…所以,久走河边必湿鞋啊…人生很长,长到能让一个人有足够的时间在不同的行业领域里打拼奋斗,但人生也很短,短到一个人不可能在各行各业都专精全通,有失必有得,有得自然就必有失。老话说得好,凡事见好就收,而反过来说,若是见好而不收,那爬的越高,跌的就越重,到末了自然也就越惨…所以我从始至终都对自己有个清醒的认知,咱就是一普通人,哪怕有幸身入官场,但真不是当官的那块料,自己啥水平自己还能不知道?庸庸碌碌就已经是人生的福报了,位高权重就是让我上我也撑不起,没有那个金刚钻,揽那个瓷器活不是给自己招祸么? 只可惜,讲道理人人都懂,但总有人想要挑战一下自己的软肋…所以,登高跌重,也就成了人生的必然。故而我在听到某些传闻后唏嘘不已,早来晚来,早晚都是要来的…不需要去分析传闻的真假,也不需要去辨别是非到底如何,因为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里,去跟那些不仅擅长而且专精的人去斗,是无论如何都斗不过的…斗到最后,毁掉的只能是自己原本可以安稳平淡的人生。因此,唐寅是不幸的,但也是幸运的,有的人是幸运的,但也是不幸的…当然,唐寅还是活的通透的人,正如他在诗中所言:不炼金丹不坐禅,不为商贾不耕田。闲来写就青山卖,不使人间造孽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