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大邑商
Museum Day
编者按:为助力打造“殷墟甲骨文”中华文化新地标、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更好服务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乐游安阳专班积极打造高水平讲解员队伍。市委组织部围绕中心工作进一步拓宽年轻干部实践锻炼渠道,打造“青锐·志愿讲解员”团队,常态化招募、持续性培养,不断积蓄讲解力量,做到需时有备,召即能战。“十一”黄金周期间,他们将化身安阳历史文化的传播者,为游客讲解商代历史、殷墟故事,传播安阳声音,展示安阳形象。接下来就让我们跟着年轻干部们,一起走进“大邑商”吧。
乐
游
安
阳
青锐·年轻干部讲解员带您走进大邑商之
《车辚辚 马萧萧》
殷
墟
车马遗迹展
Museum
Day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杜甫的《兵车行》让我们仿佛看到了唐代车马的景象,那您知道殷商时期的车马是什么样子的吗?在殷墟博物馆新馆一楼的“车辚辚,马萧萧”展厅就集中展示了殷商时期的车马遗迹,这些车马承载着古老的殷商文明缓缓地向我们驶来。
接下来,就让我们跟随青锐·志愿讲解员的脚步,一起来揭开商代车马的神秘面纱吧!
这里先向大家介绍一下咱们殷墟博物馆车马遗迹展厅的概况。经过近百年探索,目前殷墟已发掘车马坑九十余座。
现在展厅内展示的就是其中的23座车,由发掘现场整体切割搬迁而来,最大程度地保留了车马坑的历史原貌。马车在商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不仅是王室贵族身份地位象征和代步工具,还在驿站传递、田猎出行、载兵作战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咱们墙上集中展示的都是甲骨文的“车”字吗?
是的,主持人。
大家看到墙上的这些甲骨文都是商代的“车”字,都是象形文字,以俯瞰的角度展现出商代马车的基本构造。比如这个“车”字,最上面那一横为车衡,中间竖着一笔为车辕,下边一横为车轴,两边是车轮,十分生动形象地展现出商代马车的结构。
通过甲骨文我们了解了马车的基本构造,下面我们去看看商代的车马模型吧。
商代的马车十分精美华丽,从它的装饰就能看出来。车辕前端的金色装饰物叫做“辕首饰”,用以装饰辕首,彰显马车规格和乘者的社会地位,为什么呢?因为这个小装饰物,其实相当于咱们现代车辆的车标,而在您眼前所看到的这个辕首饰,可以说明这辆马车是当时的豪车了,是典型的“宝马”。
在商朝时期,青铜器铸造而成时就是金色的,在殷商时期被称为“金”或“吉金”,但出土的青铜因为时间流逝产生锈蚀后变为青绿色,进而被称为青铜。
看来商代古人的审美还是非常在线的,那这些车马的实用性怎么样呢?
主持人,商代时期的马车不仅从外观上让人感受到古时人们的审美造诣,而且还十分兼具实用性。比如《论语·卫灵公》就提及“乘殷之辂”,《史记·殷本纪》引用孔子的话,曰“殷路车为善”。刚才所说的“辂”即路车,指乘车。这就印证了殷商时期马车供人乘车的实用性功能,可以用于满足商代王室、贵族代步出行需要。
那这样的马车一般都乘坐几个人呢?
一般乘坐2至3人。驾车时,仆御居左,乘者居右。若乘3人,尊者居右,仆御在中,陪乘者在左,以右为上。
商代除了“乘车”外,还有什么车呢?
除了“乘车”外,商代已经出现了战车,它又称“寅车”,通常用作冲锋陷阵、兵戈交搏。
战车的车门一般开在后部正中,也可能根据作战需要设定车门方位,其关键部位装配铜车器用于加固和防御。战车装备可分三组,一组以驭马器为主,兼护身武器;一组为弓矢,一组为戈,用以武装战斗人员,这从侧面表明一架商代战车多配备三名乘员。
在商朝时期,战车已经大规模用于作战了吗?
其实战车在商代并没有被广泛用于作战。根据我们从甲骨文中发现的资料,商代的小臣墙,在一次战役中缴获了很多的兵器,但其中只缴获了两辆战车,所以我们研究推测,战车在商代并没有被广泛应用于作战。
甲骨文中关于商代车马的记录多吗?
主持人,在甲骨文中,有关马车的记载非常丰富,反映了马车在当时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例如,您眼前这片甲骨卜辞记载了商王武丁在田猎时发生的车祸,车轴断了,马受惊,子央从车上跌落的事件。
由此产生的两个车字很有意思,第一个车的车轴部分是断为两截的,表明车辆由于车祸或者巨大颠簸车轴发生损坏、断裂。
第二个车的车厢部分是上下颠倒的,代表了车辆侧翻,从字形上就很容易联想到它要表达的意思,这也是汉字表意特征的体现。这不仅说明了马车在商代已被用于田猎,也显示了它们在商代社会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讲解员,我怎么感觉这两个车马坑相较于其他的有所不同?
主持人,您观察得非常细致。我们把目光聚焦在这个车马坑遗迹,整个马车构件的摆放较为散乱,专家推测为拆车葬。
曲衡横置在前,左右装配双轭,末端装配三角形衡末饰。车舆竖状放置,门朝一侧,方管状舆饰、T形车具、弓形器、铜镞置于车舆内部。车轴断裂,两端装配铜軎,置于舆后方。不见车轮痕迹。马匹相背而卧。
拆车葬的发现,为我们了解殷商时期的车马陪葬礼制提供了重要线索,这种车马陪葬方式可能与当时的宗教信仰、社会等级有关。通过对这些车马坑的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殷商时期的社会结构和文化特征。
青锐·感悟
今天通过我们青锐青年志愿讲解员的讲解,相信大家已经对殷墟车马有了初步了解。我们不仅感叹于工匠技术的高超,我们更惊叹于那个时代、那个文明。
文化基因传承到今天,我们的青年志愿者们也在用自己的方式讲述好文化的故事。下面我们有请他们谈一谈自己的感想吧。
在殷墟博物馆的志愿服务中,我学到了许多关于商朝历史和文化的知识。尤其是对于甲骨文的研究,让我对古代文字的演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每次讲解甲骨文时,我都尽力让参观者感受到这些古老文字的魅力,以及它们在中国文化和语言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作为一名安阳市殷墟博物馆的青年志愿讲解员,我深感荣幸能够近距离接触并传递我们祖先的文化遗产。每次向参观者介绍殷墟的历史和文化时,我都能感受到一种穿越时空的连结。殷墟不仅是中国历史的见证,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通过我的讲解,我希望能够激发更多人对中国古代文明的兴趣。
讲好殷墟有我在 乐游安阳等您来
安之选调
长按识别左边二维码关注我们
编辑 | 赵阳
扫码关注我们
投稿关注邮箱:
azxdgz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