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哨按语
前哨专设“论著导读”栏目,旨在更好地推介和传播学术观点,欢迎各位同仁赐稿。今日特别推荐中央网信办编著的《中国网络法治三十年》。
中国网络法治三十年
本书导言
互联网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和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成果,深刻影响着世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影响范围之广、程度之深是其他科技成果所难以比拟的。互联网发展给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带来的变革是前所未有的,给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带来的深刻调整是前所未有的,给国家主权和国家安全带来的冲击是前所未有的,给不同文化和价值观念交流交融交锋产生的影响也是前所未有的。”发展好治理好互联网,让互联网更好造福人类,是世界各国共同的追求,运用法治观念、法治思维和法治手段推动互联网发展治理,日益成为全球普遍共识。
2024年是我国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30周年,也是我国网络法治建设起步30周年。30年的互联网发展历程,也是我国持续推进依法治网、推动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的历程。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依法治网这一时代课题,将“坚持依法管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明确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的重要原则之一,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网络法治工作指明了方向。我国努力构建完备的网络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网络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网络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网络法治保障体系,网法治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网络立法、网络执法、网络司法、网络法治宣传教育、网络法治研究、网络法治国际交流合作一体推进,走出了一条既符合国际通行做法,又有中国特色的依法治网之路。
古语有云,三十而立。我们认为,以一部全景式报告体系化展现中国网络法治建设成就,系统总结宝贵经验与科学方法,科学展望未来方向和光辉前景,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和网络强国建设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时代意义。回顾30年网络法治发展历程,不仅有于总结我国网络法治建设的成就经验,厘清网络法治工作的历史脉络,也将增强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信心,把握网络法治建设的历史方位,找准网络法治建设的发展方向,推动开拓新时代网络法治工作的新局面。
全景展现我国网络法治建设历史性成就。我国网络法治建设随着互联网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由点及面、由面到体的发展过程。在这一进程中,网络法律体系基本形成,为网络强国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严格规范公正文明的网络执法深入开展,网络空间秩序和生态持续优化;网络时代司法需求得到及时回应,网络空间主体权益得到充分保障;网络法治宣传教育的内容、形式、手段不断创新,法治理念深人人心;网络法治研究全面推进,网络法治理论支撑和人才保障更加有力;网络法治国际交流合作日益密切,为全球互联网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在良法善治护航之下,我国互联网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重要的驱动引领作用,信息领域核心技术不断突破,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网络惠民便民红利充分释放,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和能力持续提升,网络空间更加清朗,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建设持续推进,网络强国建设迈上新台阶。
系统总结我国网络法治建设的宝贵经验与科学方法。我国网络法治建设30年的历程,凝聚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网络法治建设的经验和智慧,也彰显了我国厉行法治、奉法强国的坚定决心和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依法治网之路的磅礴伟力。我国立足不同时期互联网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方位,持续深化对网络法治建设规律的认识和把握。继往开来,有必要系统总结30年来我国在网络法治建设过程中形成的理念原则和宝贵经验,充分提炼网络法治建设的科学方法,推动网络法治体系不断完善、行稳致远。
科学展望我国网络法治的未来方向和光辉前景。党的二十大科学谋划了未来一个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大政方针,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我国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入推进,更需要利用好、发展好、治理好互联网,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作用。依托30年网络法治建设历程和经验,我们能够站在历史的肩膀上,展望中国网络法治建设的未来方向和光辉前景,全面深入持续推进网络空间法治化进程。
本报告分为正文和附录两个部分,体系化展现我国网络法治30年的发展脉络、重大意义、丰富内涵和实践成果。正文立足我国网络法治建设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规律,分为五章。第一章是对我国网络法治建设成就的总体性回顾,系统呈现了我国网络法治建设的主要成果和经验启示。第二章介绍我国网络法治起步阶段(1994-1999年),回顾在网络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之初,探索确立依法治网方向的历史足迹。第三章介绍我国网络法治加快推进阶段(2000-2011年),阐述适应互联网技术产业迅猛发展态势,积极营造有利于互联网发展的法治环境历程。第四章介绍我国网络法治高质量发展阶段(2012-2024年),全面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国推进网络空间法治化的情况。第五章科学分析网络法治建设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深入领会党中央关于全面依法治国和网络强国设的新部署新要求,描绘网络法治建设的新蓝图新愿景。附录一聚焦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单位网络法治建设情况,选取长期以来致力于网络法治工作的中央网信办(国家网信办)、中央依法治国办、教育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门、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文化和旅游部门、市场监管部门、广播电视部门、新闻出版(版权)部门、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等,全面介绍网络法治建设相关工作情况。附录二以大事记的形式,全面收录了我国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以来在网络相关技术产业发展和网络法治建设等方面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希望通过本报告的编撰发布,在以下方面有所裨益。第一,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理解我国网络法治建设的基本理念、基本内容和基本要求提供指导。第二,为我国互联网发展与法治建设的相关工作者提供系统认识我国网络法治建设重大成就与历史经验的窗口,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工作提供借鉴。第三,为致力于网络法治建设的教育和研究人员提供教研素材,促进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第四,帮助国际社会深入了解我国网络法治建设的主要情况,促进网络法治国际交流与合作。
推进依法治网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网络法治是网络强国建设的重要保障。站在中国网络法治30年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为指引,筑法治之基、行法治之力、积法治之势,更好地造福国家和人民,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增进全人类福祉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本书后记
1994年至2024年的30年,是中国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突飞猛进的30年,也是中国网络法治建设发展壮大的30年。这30年镌刻了中国互联网发展的非凡足迹,也展现了中国网络法治建设的壮阔历程。这一历程既是全面依法治国的精彩缩影,也是网络强国建设的亮眼华章,凝聚着无数互联网发展参与者、网络法治建设者的付出与心血。
30年筚路蓝缕,30年砥砺前行。今天,站在30周年这一历史时点上,编撰一部全景式的《中国网络法治三十年》报告,全面回顾和总结中国网络法治建设取得的成就,对于梳理历史发展脉络、把握内在发展规律、进一步推进网络法治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希望通过本报告的编撰,能为迈向网络法治新征程凝聚接续奋斗力量,为解答时代之问贡献网信智慧,为探索人类数字文明和法治文明新形态提供中国经验。
本报告编撰过程中,得到了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单位、各省(区、市)网信办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网信办的大力支持,他们不仅提供了丰富翔实的材料,还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这些材料和意见,对于本书编撰工作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在此我们深表谢意。
中央网信办高度重视报告编撰,列入重点工作部署安排。本报告具体编撰工作由中央网信办网络法治局负责,李长喜、尤雪云、唐磊、杨春艳、吴方程、傅宇丹、李民、崔俊飞、张扬、李早、李振山、何思东、武伟珍、李凡、陈柯之、刘学、戴月、汪典、乔磊、许修安、聂晓昕、江腾、潘强等同志参加了编撰工作。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余晓晖、王志勤、辛勇飞、肖荣美、何波、石月、赵淑钰、杜安琪、张君蔓、袁纪辉、姬祥、王漪清、王雅蓉、时圣辉等同志组成的工作团队以良好的专业素养、精湛的业务能力为报告的编撰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30年时光荏苒,我们相信,随着全面依法治国的深入推进,随着网络强国建设的不断深化,未来的中国网络法治建设必将迎来更大的发展,网络法治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必将迈上新的台阶。
往期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