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部在行动丨哲学院硕士生第一党支部——擦亮样板底色,激发青春力量

文摘   2024-12-08 18:18   天津  
 
 
 
 
 

擦亮样板底色

激发青春力量

哲学院硕士生第一党支部


01

支部简介


南开大学哲学院硕士生第一党支部成立于2016年,2018年获评教育部首批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2019年入选天津市“领航工程”首批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创建培育单位,同时被认定为首批天津市研究生党建工作先进典型。支部连续七年获评“南开大学研究生红旗学生党支部”,多次获评研究生党支部创新百项工程十佳项目、研究生校级党员先锋示范岗,获得南开大学“创最佳党日”活动一等奖等荣誉。

南开大学哲学院硕士生第一党支部牢记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坚持标杆标准、发挥样板作用,苦练内功、增强本领,全力打造“引领型、服务型、发展型”党支部,把夯实党建基础作为青年党员锤炼党性、激扬志向的立足点,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近五年,支部为党和国家事业培育了一批优秀的现代化建设生力军,40余名党员获评国家级、省市级、校级荣誉,近20人参与市级科研项目、在学科重要期刊发表文章,10人奔赴西部地区建功立业,多人入选中央和地方选调生,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奏响青春华章。

02

支部事迹



画好图,做引领型支部



思想引领筑根本。支部日常理论学习制度规范,连续五年实行“每周自主学”、“每月党课学”和“每季主题学”的常态化机制。支委会每周确定主题,分配党员导学,整理思维导图,设置小测环节,上一学年共设计导案50余份,开展理论研学43次,“见微知著”微党课12期,内容涵盖“新质生产力”、“未来产业”等热点。党员理论宣讲先锋岗获评本年度“十佳校级先锋示范岗”。

纪律严明强保障。支部组织建设标准化,持续修订《样板支部工作手册》,编写《哲学院党员应知应会手册》,总结优化15项规范管理办法和14个特色工作案例。推动学院党委制定哲学院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条例,实行细致稳定的党员发展量化考核办法,坚持按照“应知应会”原则闭卷考试,并逐一谈话确保党员发展质量。支部在南开大学组织工作会上作为唯一学生党支部代表分享党建经验。




搭好桥:做服务型支部



服务大局担使命。支部创新高校党建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的体制机制,重点围绕社区理论宣传、乡村振兴、农产品商标设计等公共需求,聚焦社区青少年、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需要,开展“人工智能美学助力乡村振兴”、“银龄陪伴”服务计划、“课后服务”南开课堂等特色品牌项目实践。一年以来,与和平区、南开区等地部分社区保持了稳定的结对关系,支部带动6个党支部、8个团支部,1200 余名青年师生赴结对社区常态化开展专项志愿服务活动234次,切实为社区重点关注人群纾困解难。本年度获评“南开大学社区志愿服务优秀组织单位”、“党建创新百项十佳优秀项目”第一名。志愿服务事迹曾被天津卫视、北方网、南开大学新闻网多次报道。

联络党群强凝聚。支部开辟“递补滚动”模式优化支部结构,坚持培养对象党团群全覆盖,形成“党支部-党小组-党员-班团成员”四级联络制,实现党团班成员同频共振。依托哲学院“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的思想资源,与美学专业师生策划推出南开大学主题书画作品展,借助学科优势探索打造“艺术党课”。支部积极调动校内外资源,共开辟5个校外红色文化育人基地、6个党建共建单位。




向未来:做发展型支部



聚焦战略累硕果。支部以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工作站建设为契机,积极统筹校内校外力量,促成学院与国家乡村振兴局定点帮扶地贵州省雷山县达成共建。一年以来,支部多次牵头谋划校级工作研讨交流会,发挥美学专业优势,借助人工智能技术为贵州省雷山县南猛村设计白茶、腊肉、民族服装、米酒等当地商品的商标和文旅海报,同时设计制作了涵盖帆布包、冰箱贴、雨伞在内的多种类型的文创产品超过500件。支部还策划了国内首个将人工智能美学与苗族文化深度融合的人工智能美学艺术展,举办主题为“笙生不息品南猛韵味·锦绣黔程焕村寨新生”的南南专场直播活动,为乡村发展注入更多科技元素和创新动力。

探索机制求进取。支部在南开大学启动集中性纪律教育之际,深度参与南开大学廉洁文化宣传教育月的启动活动,探索建设结合学科特色的廉洁文化育人阵地,校领导为支部挂牌“清廉紫”廉洁文化育人工作室。支部还持续向外探索,传递样板经验,先后与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开展党建交流,以点带面形成党建工作交流联系网,提升南开党建标杆典范的价值内涵。

END



来源:哲学院硕士生第一党支部

文案整理:王英至

编辑:董骏瑶

校对:向梓铭

审核:马丽娇 王真 李金宸

南开微学工
南开大学学生工作部管理交流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