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部在行动丨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生第一党支部:“青绿·党建”——用“党旗红”引领“生态绿”

文摘   2024-11-30 18:00   天津  
 
 
 
 
 

奋楫扬帆强引领

勇做先锋显担当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本科生第一党支部


01

支部简介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生第一党支部现有正式党员 15 人,预备党员 26 人,由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三、四年级学生构成。

红旗指引图共建,绿水青山入画来。支部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对标“四强”党支部建设要求,持续深化“党建+专业”,以“党建红”引领“生态绿”。在学院党委和老师的引领下,支部积极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落实上级党组织的各项工作,传达学习精神,增强干部队伍和党员队伍素质建设。

近年来,支部在规范型、严实型、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方面硕果累累。支部严格考核标准,落实“三会一课”,严密组织体系,对成员进行有效管理、教育及监督;落实党团班一体化,凝聚支部力量;以“党建+专业”融合模式,引领支部成员深入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及生态文明理念,积极参与创新创业活动。支部成员在全国大学生市政环境类创新实践能力大赛中连续两年获特等奖,还曾获得韩国智慧水网国际会议杰出报告奖、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天津赛区金奖等多项荣誉。此外,支部成员获评天津市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南开大学优秀毕业生等荣誉称号。

02

支部事迹



深化“青学”

“党建红”贯通“治理根系”



支部创新高校学生党建考评机制,建立动态性、先进性和科学性的党建工作考评体系。实现考评从单一向综合、从集中为主向日常集中相结合、从弱激励向强激励转变,充分调动党员积极性。

一是分层分级建立评价体系。推行“日常纪实考核+年度现场考核+民主评议”的模式,从“基础级”和“发展级”多个维度,从党团支部活动、学习成绩、志愿服务与社会实践、科研创新、学生工作等多个方面进行“过程化”考核。

二是分类建立党员成长档案。为每名党员建立“基础档案、学习档案、思想档案、考评档案”,加强党员成长过程的动态跟踪管理,切实提升党员管理精准化、规范化水平。



培育“青才”

“生态绿”勾勒“绿水青山””



支部结合学院特点、学科特点和专业特点进行“本土化”落地培育和“接地气”实践探索,在主题党日、世界环境日、全国生态日等活动中,支部形成“党建+专业”交汇融合、双向提升的良好格局,做到以“党建红”引领“生态绿”。

一是突出红色主线。支部依托支委均为班级骨干的优势,切实推进党团班联合教育活动,跟随总书记的脚步,组织前往香山革命纪念馆、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等地参观学习;组织开展南开百年校史活动,前往“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南开大学五周年成就展”等地参观学习;通过团支书座谈等形式,强化党团班一体化建设。

二是发挥专业所长。支部聚焦“双碳”目标,发挥环境专业所长,组建“绿碳行动”志愿服务队,与学校基建保障处开展共建,通过及时监测、断水断电等实际行动服务学校低碳校园建设工作。支部积极联合学院硕士生支部开展“探寻生态文明发展道路”的主题党日活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传播“青声”泼墨共绘“青春画卷”



一是开展生态文明系列宣讲活动。支部充分发挥专业特色及学科优势,走进乡村、走进社区、走进工厂,以丰富多彩的形式传播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动形成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氛围,担负起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的青春责任。

二是是拓宽传播矩阵,平台赋能发展。支部依托多种媒体平台,创新融合文字、图片、音视频等要素,构筑“一次采集,多种产品,多渠道发声,多媒体传播”的宣传阵地,挖掘支部党员工作与生活中的闪光点,发挥朋辈引领作用,做强正面宣传,让党建引领润物无声,绘制南开环境人的“青春画卷”。


END



来源: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生第一党支部

文案整理:曲美筠

编辑:丛泽萌

校对:计张玥

审核:马丽娇 王真 李金宸

南开微学工
南开大学学生工作部管理交流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