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积薄发
培养基础学科未来科学家
加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是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
从“火种”到“燎原”
2009年,吉林大学化学、生物科学、数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首批入选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
2020年、2021年,吉林大学哲学、考古学、理论经济学、中国语言文学先后入选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吉林大学拔尖计划2.0基地数达到9个,位列全国第九。
2020年,吉林大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古文字学首批入选国家“强基计划”。
吉林大学基础学科未来科学家培养建设历程
01
基础学科未来科学家
培养体系
吉林大学始终坚持“四个面向”,秉持“厚基础、重实践、严要求”的育人传统,充分发挥科教资源集聚、高层次人才会聚、学科交叉融合等优势,以培养“未来科学家”为目标,厚培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沃土。
吉林大学基础学科未来科学家人才培养体系
科学选才育才
关注更多“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的学生,通过高考选拔、二次选拔、英才计划和动态进出等渠道,引入学业志趣、知识能力、创造性思维等多维度评价标准,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聚焦核心要素
强化大师引领。汇聚“两院”院士、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等担任基地首席教授,通过学术和学业导师、思政班主任等制度,实行多元化、全过程的导师指导,激发学生的学术热情、学术志趣和学习主动性。打造一支以“唐敖庆/匡亚明学者”为主体的授课教师团队,以师者情怀、学者情怀、家国情怀实现“育人育才”相统一。
动态优化培养方案。“高标准、严要求、个性化”是拔尖人才培养方案的突出特点。在培养方案制定上,根据师生、专家、校友、国际同行和用人单位反馈意见,每年动态调整培养方案,实现知识更新和能力培养协调统一。
推行“提质减量”,重塑课程体系。推行“提质减量”改革,压缩拔尖基地培养方案总学分,构建“少而精”而非“多而全”的课程体系。建设具有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性的荣誉课程体系,通专融合的通识课程体系,学科交叉融合、前沿探索、本研贯通课程体系。帮助学生建立较为完备的知识体系,拓宽他们的未来发展空间。
“社会文明与科学使命”等通识课程
“人工智能基础”等学科交叉前沿课程
坚持五育并举
学校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全面促进学生发展。在长期实践中积累了“思政实践课”“音乐欣赏与实践”“积极心理品质提升”“军事理论实践”等育人品牌。
拔尖基地学生五育培养
重视科教融汇
学校开放先进科研设施,鼓励学生早进实验室、早进导师团队、早进课题研究。通过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开放性实验项目、大创训练等渠道着重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设置“科研实践奖学金”,有效激发学生科研热情。
阶梯式科研训练纳入培养方案
多渠道激发学生科研热情
拔尖基地学生开展野外实习
国际合作育人全覆盖
实行拔尖计划学生整班派出、全员资助,鼓励、支持拔尖学生通过长短期的联合培养、暑期学校、境外实习、访学研修等形式“走出去”;将海外名师“请进来”、将斯坦福、哈佛、麻省理工等世界名校的一流课程数字化资源“引进来”,提升学生全球胜任力。
拔尖基地学生国际化培养
拔尖基地学生参与国际交流项目
02
建设成效
培养一批优秀青年人才
拔尖计划已培养12届毕业生,学生本科毕业后赴海内外一流高校和科研机构继续深造率超95%,深造高校不乏英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美国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世界顶尖名校。
通过平台育人、学术育人、环境育人、情感育人等一系列长期举措,毕业生学术志向坚定,积极投身基础学科研究,他们或在各自领域取得学术突破,贡献科技成果;或投身高等教育,实现“洄游计划”的良性循环。
生物科学拔尖基地学生参加iGEM国际学科竞赛获奖
带动校内“四新”专业建设
2023年,“四新”建设全面推进,学校进一步推广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经验,探索拔尖创新人才交叉培养,建立了“饶斌班”“李四光班”“黄大年班”“王湘浩班”四个新工科试验班,“白求恩班”新医科试验班,“徐华清班”新农科试验班,“吕振羽班”新文科试验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覆盖全校全部八个学部。
吉林大学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体系
形成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的吉大方案
吉林大学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探索与改革在国内外引起积极反响,也不断收获关注和肯定。在国家级拔尖计划工作会议上,我校共有20余人次交流汇报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多次受到新华网、《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报道;唐敖庆班培养模式作为典型案例编入《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通讯》。
03
结 语
吉林大学将继续坚持以学生成长成才为中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崇高使命,培养更多具有家国情怀、品判性思维、创造创新能力,懂交流、善合作的基础学科人才。
供稿 | 教务处
编校 | 文 武
审核 | 张 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