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回家展 | 已知唯一存世袁克文日记 历经百年 再现人间

文摘   2024-11-13 23:33   天津  

视频:已知唯一存世袁克文日记天津回家展







- 展 讯 -



许到人间
袁克文日记天津回家展

天津市政协俱乐部 1号楼

(河西区解放南路273号)


11月11日(周一)-12日(周二)
每日9:30-17:30









展览现场



此册“寒云日记 西泠本”是对已知袁克文日记极其重要的补充,记录了其在上海、天津、北京三地生活、交游、鉴藏等情况,是为袁克文和民国戏曲文化、钱币古物收藏、诗词唱和、家事时事等方面研究的重要新见材料,实为市场仅见之孤品、极优品。


袁氏一生大起大落,自称“皇二子”,今日我们得以在他的日记里细细品读其骨子里的文人风度,实乃直面百年前民国上层社会的一件幸事。且袁氏凭其眼界和学识,把自己的日记变成了一本诗书“画”印皆有,可读可赏可“听”的风雅读物。


此篇,我们根据日记内容,分戏曲、鉴藏、钱币收藏、美人家人几部分为大家进行赏析。


  戏如人生





袁世凯一生嗜好戏曲,对袁克文的一生产生了重要影响。起初,袁克文经常跟随父亲,到处看戏听唱,耳濡目染培养了他对戏曲的感情。


袁克文爨衍昆剧《千忠戮·惨睹》中的建文帝


袁克文以重金先后从常州请来昆曲名师赵子敬(逸叟),从姑苏的全福班请来老艺人沈锡卿(金戈),随他们学演昆曲。他不仅学习唱念做表,而且与两位老师精研宫调声律,使他年纪尚轻便成为既有实践经验又有理论修养的昆曲名家。后来袁克文迁居上海以后,也经常与沈氏相聚。


“寒云日记 西泠本”中有关“串演昆剧”的记录



津门昆曲家合影,后排右三为袁克文


袁克文(后排居中者)与“同咏社”同仁合影



袁克文不单精于昆曲,演京剧也大得时誉。由于受嗓音条件所限,他自知在唱工方面难于胜任,转而在做工上下功夫,特别是把许多精力用在钻研丑角上。他拜名丑郭春山为师,学了不少真本事。


几年间,他一边学戏,一边涉足票房,粉墨登场,天津、上海、南京、南通、济南等许多城市的票房,都曾留下他票戏的身影。袁克文曾和俞振飞合演《群英会》,饰蒋干;和梅兰芳合演《洛神》,饰曹子建;和欧阳予倩合演《审头刺汤》,饰汤勤。


彩唱中的袁克文(右)


尤其是扮演方巾丑,书卷气十足,酸儒之态别有情趣。不仅为票界所推崇,专业的戏曲艺人也自愧弗如。欧阳予倩在《自我演戏以来》中说,袁寒云是陈德霖(清末京剧名家)之后,一人而已,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晶报》品评他所演的《审头刺汤》:“汤勤虽然裱过千幅画,难敌寒云胸中万卷书。”


“寒云日记 西泠本”中有关“翥岗邀海上曲友串演昆剧于一鉴楼(袁克文寓所)”的文字记载


“寒云日记 西泠本”中多次出现袁氏在上海、北京等地观剧、演戏,乃至创建全国伶选大会的记录,可知其与梅兰芳、余叔岩等大家名角互动频繁。袁氏往往详细记载演员及其角色,参与观剧、宴席乃至其他相关活动的人员名单,便于考察各人行止。


“寒云日记 西泠本”中有关袁克文等创建全国伶选大会的记录


其中谈到当时伶票两界的红人:梅兰芳、余叔岩、王凤卿、姚玉芙等名角,以及步林屋、周瘦鹃、刘山农、余大雄、严独鹤、徐小麟、何海鸣等诸多票友以及戏曲评论家。


“寒云日记 西泠本”中,有袁克文在北京多次与王凤卿、梅兰芳、姚玉芙等相聚的文字


  聚珍“一鉴楼”





从《寒云日记——收古籍善本摘抄1915—1918》(王子霖摘抄)看,袁克文刻意搜藏始于1915年(乙卯),是年日记名为“乙卯日记”,次年为丙辰年,日记题为“洪宪日记”,与“皇二子印”相映成趣。时年25岁的袁克文,可谓是鉴藏界的新生代力量,在财力、魄力、师友和学识的多元共同加持下,先后广泛涉足古籍、钱币、青铜器、书画、文玩等多门类。


日记中出现的拓片盖有“克文”“克文藏古”等收藏印


“寒云日记 西泠本”中袁克文对自己上海新家“一鉴楼”颇为得意,日记中有如是记载:“予既得商鉴,复迁新舍,乃乞题于愚公。愚公名予楼曰一鉴楼,且云名谓一可以抵千万也。


袁克文在书斋中


日记中亦多袁克文鉴藏字画、古物、拓片的记载,谈到赵孟頫《双松平远图》等重要作品,除记载品名、形式外,部分则加以考证,既可藉以管窥其爱好、品味,复对文物流传、鉴定多有参考价值。


据日记可知,袁克文的收藏对象涉及书画、青铜器、拓片、印砚、竹刻、漆器、瓦当、弩机、玉器等众多门类。


“寒云日记 西泠本”中“万年室日记 甲子客都门”部分记有:“(甲子年正月)二十二日,……展观若木所藏画卷,有赵文敏《双松平远图》,绝精。”


“寒云日记 西泠本”中收录:陈巨来送袁氏古墨,拓之


日记中有关藏品的得来、考据和细节描述,以及与自己旧有藏品的对比,还有诸多民国文人收藏家的记录。每文虽不长,却文笔流畅有趣、丰富详实,可作民国掌故、笔记小说来阅读,引人入胜且为一些藏品提供了递藏信息。如:


“(十一月)十三日,星丈惠黄小松刻竹箑一柄,爰以魏京兆郡开国公章报之。箑修九寸七分,浅刻山水,工疋绝伦。一方刻竹林水阁,题曰小松作于邗上。一方刻桐荫策杖,题曰秋庵黄易刻并画。所刻直如墨绘,笔意宛然,今张楫如刻竹精则精矣,是刻而非写,是刀而非笔,若秋庵此作,浓淡分明,略无斧凿痕,诚非俗手所能梦见也。厥箑乃星丈先世所遗,曾经蝯叟握拂,兹承见贶,幸感何如。”


“寒云日记 西泠本”中提及:古鎏金书镇(有拓片)


“寒云日记 西泠本”内页,记录谭锡瓒送给袁氏的古货二品(有拓片)


三  

得泉数品





受老师方地山的影响,袁克文对古钱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16年,开始收藏和研究。其搜集之广,考证之精,在收藏界自成系统。他收藏的王莽布泉、铅泉、银泉金错刀、宣和元宝银小平泉等,均为古泉界不可多得之精品。


“寒云日记 西泠本”中首次出现钱币收藏的记录为:“(壬戌十月)初二日,得清银货一品。货面绘龙文,背重环,文曰饷银一钱。”


“寒云日记 西泠本”中有关钱币鉴藏篇幅最长的一篇,洋洋洒洒约四百字,读来甚为有趣




“初二日,得南北朝宋永光泉,泉如汉五铢大,面有肉,无郭,无好郭。背肉好,周郭。面文曰永光,平列,左右篆文,字画深瘦坚劲而姿势古秀,制作之精,足侔新莽六泉。背之轮郭与孝建无殊。苟反置杂四铢泉中,决不能辨焉。斑锈亦绝灿丽,朱润碧活,苍茂动人,铜质作金黄色,秦汉半两多如是,视孝建泉亦同,而精胜远矣。伪者质白色黯,一望即辨。真者自有气概,不可昉似也。


永光为宋废帝纪元,仅七阅月,与废帝所造二铢、景和二泉同为希世之珍。有藏泉历数十年竟未一觏者,其罕贵可知已。昨岁吴人某持古泉十余求沽海上,中有永光一品,索直千金,旋为南浔张贾易去,思之辄用惘然。


日来信宿旅舍,酬酢是烦,无赖尘嚣,方自枨触,门人周赓声忽介一估人持粥古物,数致金石来,畧无当意者。今夕又至,出示一泉,宝光耀目,乃永光也。未经衣带,锋棱宛然,比之昔见妙胜什倍,诘其直,曰七镒,亟如数予之,系以坚组,与金错、武安、文信行泉、大常半两、双鱼货泉同佩。斯五品者,咸钟官异宝也。”




袁克文喜好收藏古钱币,不惜重金到处征求,还曾派人远赴荷兰搜罗世界各地的金币。只要发现新品种,想方设法也要谋求到手。他说:“千里市骏骨而骏至,不挥千金,厩中焉得有千里马哉?”他将所收集到的珍稀钱币逐一拓样记录,潜心研究,最终写出专著《泉简》,但因财力衰竭未能出版问世。


“寒云日记 西泠本”中收录:外国钱币一枚正反面拓片


日记中以关乎钱币鉴藏者为最多,从中可见袁克文不仅热衷收藏中外钱币,且对其有深入研究。其中谈到袁克文通过收购、获赠等方式,曾收得从汉至民国历代钱币,以及古罗马、美国、英国、法国、土耳其、古巴、阿根廷等外国钱币,偶尔亦质押藏品。在收藏中,多得宣哲指导。


“汉银货,道州何辛州藏。白一十两。阴面浅刻四字,其细如发。寒云先生鉴存。积炜。钤印:何积炜印(白)”


四 

美人家人





日记中谈到众多袁克文家族成员,兼及其挟妓纳妾等感情生活,对于了解其心理颇为重要。他生于贵胄之家,被称为“二皇子”,但因出于妾侍,且遭袁世凯称帝失败后家族败落,以致常年漂泊在外,戕生促寿,不幸的家国经历可谓是了解其一生所为的关键。


袁克文怀抱幼子


日记中具体谈到养母沈氏、长兄袁克定、袁克端(四弟诚斋)、袁克轸(八弟凤镳)、妻子刘姌(梅真)、妾唐志君、妾苏眉云、长子袁家嘏、长媳方庆根(初观)、袁家彰、袁家骝、孙女袁印承等家人。封建大家庭生活的眉目和袁氏在各处飘泊留情后尽享天伦之乐的长者感知,尽显在其笔下细微之处。


苏眉云(左)与袁克文胞妹合影


在“寒云日记 西泠本”中,袁克文先后提到了“志君”“梅真”“绵蛮”“琼姬”等女性伴侣。其中他称“志君”“室人”,唐志君(浙江平湖人)能写一手好文章,是个极具才情又通情达理的女子,她在上海时尽心陪伴照顾袁克文,打理内务。从日记中我们可以看出袁氏在上海生活时的稳定与舒心,应与唐志君的照顾密不可分。


“寒云日记 西泠本”中5次使用“室人”字样,应皆指唐志君


后来唐志君随袁克文北上,但渐渐“志君以予无志于官,日事诟谇”,所以袁氏“不堪其扰,乃走避之”。后来袁氏搬去与绵蛮同住后,“志君怒以书绝予”。据郑逸梅所写《“皇二子”袁寒云的一生》,志君是袁克文相处最久的伴侣,她在离开袁克文以后“为人批命以自瞻”,并未以袁克文伴侣炒作,是一位有原则的配室。


“寒云日记 西泠本”中“万年室日记 甲子客都门”内页,每日与“绵蛮”相见,将此笔画复杂的名字写了如此多遍,内心感情溢于言表


最后一本日记“万年室日记 甲子客都门”中,袁克文几乎每日都提到了一女“绵蛮”。两人相谈甚欢袁克文经常去其居所,让人顿感袁克文对此女子的感情不一般。据日记所述,两人相识于1924年初,袁克文还曾写过《蝶恋花 其二 道上逢绵蛮》一诉衷情。


“寒云日记 西泠本”中“万年室日记 甲子客都门”内页,所提及的内容,在郑逸梅所写文章中都有关联


而根据《“皇二子”袁寒云的一生》的内容推断,“绵蛮”即“小莺莺(真姓名为朱月真),克文甚为之风魔……不久娶之于北京饭店,辟金屋于鲜鱼口十间屋。”与日记自题跋中复于端午日卜居城南十间楼,暂相姘耳相印证。“寒云日记 西泠本”中也有提到:


“(甲子)正月初一日,己时,立春。……为绵蛮书联帖,句曰漫与说心衔花偶向南台见,初知学语选树还来上苑飞。跋曰别京华五年矣,偶来重游,便尔解后,兰花深院,尽我低佪,聊写短句供莺莺一笑。”

“初三日,……复与仲起、采之送绵蛮归。作《莺莺词》十章。”
“初五日,……复偕访绵蛮,又赠一联,曰芳草汀洲迢遥南国尽尔许相思绝代应怜小小,兰花庭院依约西厢便者番延住前身合是莺莺。”



而袁克文写于“乙丑八月”的日记自题跋中有如下文字:

“绵蛮乘时媚予,遂于三月望日与定情于城西客舍,复于端午日卜居城南十间楼,暂相姘耳。志君怒以书绝予,绵蛮甚狡诈而性且贪,见予贫,迫予至津索金于家。予心非之,佯诺焉。九月,吴佩孚、张作霖交閧,战于山海关。京津车阻。蛮强予行,遂以电车遵官道往。既至,即不欲返矣。”


可见短短十个月,在日日相见中袁克文识得其所图,厌之避之。而事实上两人分开时“绵蛮”已怀孕,后来生下的女儿名为“三毛”,相貌很像袁克文,极聪慧。母女二人后来搬至上海。袁克文在其收藏的《西园雅集图》(现藏于上海博物馆)有题跋(写于甲子十月初九)写到:他众多收藏都被“下堂之姬”带走变卖,独留此幅《西园雅集图》,有人推测此人便是“小莺莺”。


袁克文(1890~1931) 已知唯一存世日记手稿

日记 一册(共七十六页)

1922至1925年作
23×16cm(册)

参阅:《寒云日记》,民国双色影印本。

(此为当时存世两本,“西泠本”为新发现的第三册日记实物。)


“寒云日记 西泠本”与民国影印本是迄今已知袁克文日记实物仅见三本

民国影印本原稿本已不知下落

《寒云日记》民国影印版(黑白效果图)



著录:1.谢国桢《袁克文<寒云日记>》,载《文教资料》1988年第1期。

2.《可居丛稿》P508,王贵忱编,广东人民出版社,2011年。

3.《可居丛稿》增订本下P686,王贵忱编,广东人民出版社,2014年。



著录出版物封面及内页



诗文著录:1.《为周瘦鹃题紫罗兰神造像二首》,载周瘦鹃《寒云忆鱼》,《申报》,民国三十六(1947)年。

2.《为周瘦鹃题紫罗兰神造像二首》,载《清末民初文坛轶事》P260,郑逸梅著,学林出版社,1987年。

3.《蝶恋花》,载《辛丙秘苑》P137,袁克文著,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


说明:袁克文自题跋,王贵忱题签。

此为袁克文1922至1924年日记四种一册,计76页,有袁克文本款、钤印,未刊,为市场中仅见的袁氏日记,著录于谢国桢书跋、王贵忱编《可居丛稿》。

本日记为目前已知唯一存世的袁克文日记实物。


此册内容、形式、纸张均可与民国时影印出版的《寒云日记》(含丙寅1926年、丁卯1927年日记)互相参照。使用袁克文专用的佩双印斋制、寒云写书格稿纸。佩双印斋为其斋号。




题签者简介:王贵忱(1928~2022),室名可居室,辽宁铁岭人。著名的学者型收藏家,时与王世襄齐名,他在历史学、钱币学、文献学、金石学、书画艺术等诸多领域均有卓越建树。被潘景郑先生誉为“魁奇之士”。曾任广东省社科院历史所研究员、中国钱币学会理事。




“章五”步翔棻 为贺袁克文乔迁新居

赠联“对此不愁不烂漫,于今为庶为清门”

颇称袁氏心意


2024西泠秋拍

已知唯一存世袁克文日记 

历经百年 再现人间 

始记于当年农历今日



1931年3月22日,袁克文因病在天津英租界两宜里居所(今芷江路魁德里9号)去世,时年42岁。位列民国四公子的他,英俊潇洒,不问政事,在诗词楹联、琴棋书画、文物鉴赏、昆曲京剧等诸多方面无所不精。一生传奇,身后却只有“日记几册,记载起居、交游、遗闻、政治、唱酬、考订,逐日无间。”


百年来,“寒云日记”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可谓一大憾事。当下,一本品相极佳,保存完好的袁克文日记现身西泠拍卖二十周年庆典秋拍,可谓是“再现人间”。这是目前已知唯一存世的袁氏日记实物,也是市场中体量最大、最重要的袁克文手迹,我们称之为《寒云日记》“西泠本”



《寒云日记》“西泠本”始于壬戌年(1922)十月初一日

日记使用袁克文专用的“佩双印斋制”、“寒云写书格”稿纸



寒云日记 西泠本

再现人间 实为珍稀

已知唯一存世 袁克文日记

内含四段时间的逐日记载+补记自题跋

是市场中体量最大、最重要的袁克文手迹



共165日书写,万余字

76页,含23种(组)藏品拓片

提及230余位当世师友、亲眷、故人、门徒

写作地点广及南北:上海、天津、北京



西泠拍卖二十周年庆典秋拍

袁克文(1890~1931) 已知唯一存世日记手稿

日记 一册(共七十六页)

1922至1925年作
23×16cm(册)

参 阅:

《寒云日记》,民国双色影印本。

(此为当时存世两本,“西泠本”为新发现的第三册日记实物。)


著 录:

1. 谢国桢《袁克文〈寒云日记〉》,载《文教资料》1988年第1期。

2.《可居丛稿》P508,王贵忱著,广东人民出版社,2011年。

3.《可居丛稿》增订本下P686,王贵忱著,广东人民出版社,2014年。



“袁克文《寒云日记》手稿本,起于民国4年乙卯正月,讫于民国13年甲子正月26日(1915—1924),其中间有间断,又洹上词一卷,共四册,朱丝栏及乌丝栏写本,字极秀丽整饬。记所得宋元佳椠名抄、古玺泉布以及遨游南北、征歌逐游、串戏冶游之事,胸述所怀,不为掩饰之语。”


—— 谢国桢《袁克文〈寒云日记〉》




“意外的是,职广君近中得到写本寒云日记三种,为前所未闻者。此三种日记开本小巧玲珑,书写印制俱极精美,确是展卷便有惊人处。亟为撰文谋请发表,以与同道共赏。

(1)《龟日记》(壬戌),正文二十二页,卷前空白页六页,朱丝栏格本,通篇正楷小字,半页十行,行十七至二十字不等,稿纸格外右下角印有“佩双印斋制”小字,版心纵十四厘米,横十点五厘米,与刘少岩印本版式咸为同式,由知刘本乃据原本放大印行,非按原大影印者。

(2)《癸亥日记》,正文十三页,印本稿纸版式与《龟庵日记》同。

(3)《万年室日记》(甲子客都门),正文五页,均为半页十行,行十、九字不等,朱骠色淡印,左下角印有“寒云写书格”五字,此稿纸无“佩双印斋制”斋名款,稿纸版式与印色均与刘少岩印本不同,印本尺寸大小亦微异。

上述三种写本日记四十页,通篇文字雅洁,书写美妙,可谓字字珠玑,直可作袖珍艺术品观。”


—— 王贵忱著 《可居丛稿》



诗文著录:

1.《为周瘦鹃题紫罗兰神造像二首》,载周瘦鹃《寒云忆鱼》,《申报》,民国三十六(1947)年。

2.《为周瘦鹃题紫罗兰神造像二首》,载《清末民初文坛轶事》P260,郑逸梅著,学林出版社,1987年。

3.《蝶恋花》,载《辛丙秘苑》P137,袁克文著,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


说 明:

袁克文自题跋,王贵忱题签。



陈灨一为民国影印版所撰写的序文,“余伤寒云之逝,而喜其手泽得长存人间”。陈氏应该并不知道,他的名字,出现在了袁克文更早的“寒云日记 西泠本”中。



“西泠本”中 “龟盦日记(1922年),壬戌(十月)十六日”一则,出现了“贛一(陈灨一)”的名字,述及袁氏在家中与周瘦鹃一起宴请陈灨一等



《寒云日记》民国影印版内页(黑白效果图)




题签者简介:王贵忱(1928~2022),室名可居室,辽宁铁岭人。著名的学者型收藏家,时与王世襄齐名,他在历史学、钱币学、文献学、金石学、书画艺术等诸多领域均有卓越建树。被潘景郑先生誉为“魁奇之士”。曾任广东省社科院历史所研究员、中国钱币学会理事。





其他袁克文日记大部分都已散失不存,之前被世人所知的有三组,按时间排序如下:

一、王子霖辑抄的1915至1918年袁克文日记内容,现所见皆为其收藏古籍的文字记录;

二、甲子、乙丑(1924、1925)二册(亦有说三册)曾归张学良所有,后在抗战中失落,内容未知;

三、“丙寅(正月初一至九月二十二日,1926)、丁卯(正月初一至十月初五,1927)”两本,辗转落到“悯其志、悲其人”的刘秉义手中,才获“影印百版”(刘秉义《袁寒云丙寅丁卯日记跋》),得以面世。




袁克文

号寒云
(1890~1931)



而这本珍贵的“寒云日记 西泠本”包含了1922年冬至1924年春间的日记四种,最后还有袁氏补写于1925年(丁丑八月)的自题跋,有本款、钤印。为王贵忱题签,著录于谢国桢书跋、王贵忱所编《可居丛稿》。正好填补了上文所列已知寒云日记的时间空档。


“寒云日记 西泠本”从内容、形式、纸张(袁克文专用的佩双印斋制、寒云写书格稿纸)均可与上文提到的民国时影印出版的《寒云日记》互相参照,白宣红格,天宽地窄,笔迹疏朗,一丝不苟。



“西泠本”中“龟盦日记 壬戌”首页
此部分具体包含十月初一至十二月三十日
(1922年11月19日至1923年2月15日)

西泠本”中“癸亥日记”首页

此部分具体包含大年初一至二月十四(1923年2月16日至3月30日)

西泠本”中“北行日记”首页
此部分具体包含癸亥十一月初六至十四日(1923年12月13日至21日)

西泠本”中“万年室日记 甲子客都门”部分首页

此部分具体包含(甲子年)正月初一至二十六

(1924年2月5日至3月1日)



袁氏补写于1925年秋(乙丑八月)的自题跋




这段“乙丑八月寒云补记于沽上客舍”的自题跋,在民国影印的两册日记中并无寻见,或许也是袁克文所有日记中唯一一段。更难得的是,这段长跋几乎概括了袁克文的一生。





其中的京华顦顇,日困饮游是他自由散漫的生活状态;“无至于官”是他生于贵胄之家却淡然自若的人生态度;

提到的“志君”“绵蛮”是那些来了又去的枕边人;又有“以物质得三千金为之偿所负而取之归”记录他探访北里,用重金将青楼女子琼姬赎回的风流往事;

“辑《围炉倡和诗》二卷”记录袁克文的诗词活动;有“編定《世界金货集畧》”体现袁克文在货币收藏上的建树。


“西泠本”(左)与《寒云日记》(民国影印本)的对比


寒云小字用笔直承褚遂良、虞世南遗韵,在颜体基础上多有出新的蝇头小楷,风格隽秀,功力过人,以精美秀逸为别致。且在写作时间上早于民国影印本,字迹比民国影印本工整秀丽。

“寒云日记 西泠本”中记载了袁氏与近230余位民国师友、故人、亲属、帮会人士的交游,收录33篇生动有趣的鉴藏手记、30余篇诗作及文学创作记录,还附有钱币、铜器、文房器物等23种(组)藏品拓片(据日记书写排版留白,另有9张藏品拓片已遗失),内容翔实,精美雅致。



原藏家为此本日记定制的木盒



除上述之外,此本日记还有几个特点:


一、起到了自传的作用。我们现在看袁克文生平事故,很多材料都出于郑逸梅署名陶拙庵所写的长文《“皇二子”袁寒云的一生》。通过比对“西泠本”内容可知,郑先生所写不少可与之相印证,但有些却与事实有出入,实为读来听之汇总。《寒云日记》“西泠本”从第一人称的角度出发,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宝贵的新鲜材料。一经面世,意义重大。


二、从已知材料可知,《寒云日记》原稿在袁克文在世时就价值不菲且十分抢手。虽然不知道他写作时是否已经有了出版面世的初衷,但行文排版干净整洁兼具可读性和观赏性,颇具文人雅士的气度、风范。此“西泠本”将五段时间的书写集于一册,实乃名人手迹界不可再遇之精品。



三、“西泠本”写作的时间跨度大,且在袁克文一生中非常特殊。其间他在上海意气风发,回到北方见证了长子婚事和长孙女的出生。


补记于1925年阴历八月的自题跋,在五百余字中记述了很多事情和细节,从家庭到情感,从京津战局到写作成果。其中不仅交待了1924年日记断记的原因,还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袁氏在文末写到:“翌年乙丑,复续为日记,期无间断焉。乙丑八月寒云补记于沽上客舍。”《寒云日记》成为其持续时间最长的书写作品,流传人间。


1925年,袁克文(中)与家人合影

左起:苏眉云、方初观、次子家彰、长子家嘏、三子家骝


四、“西泠本”日记四种中最后一种,为袁克文写于甲子年正月及乙丑八月补记的自题跋,回顾了甲子年(1924)所发生的大事。世间多个版本的文字都有提到:《寒云日记》甲子、乙丑年两册,被张学良所喜爱而收藏。如果日记没有甲子年间所写的其他版本,那“西泠本”其中的这一部分就是曾经被张少帅所珍藏多年并带去香港的,最终遗失在战乱中,充满传奇色彩。





袁克文众所周知的名字是“寒云”,一说缘于昆曲《千忠戮·惨睹》中“但见那寒云惨雾和愁织,受不尽苦雨凄风带怨长”。后来,他又在京剧《一捧雪》之《审头刺汤》中饰演汤勤,把唱词“翻覆人情薄如纸,两年几度阅沧桑”演绎得惟妙惟肖。人情冷暖,他借唱词道尽,他唱得哀婉凄惨,观者时有潸然泪下。



袁克文所写“寒云”的“云”字为象形字,形似耳朵状,像是“四十二”的合文。

此本日记中,共出现4次袁克文亲笔所书“寒云”



刘秉义在影印的《寒云日记》跋语中这样写道:

“寒云以贵公子尽其所学,必可名世。乃天不假年,复潦倒侘傺而没,所留遗者仅日记二册,文人蹇运,良可悲叹!余恐其二册日久散佚,因付影印以传。后之览者,当与郭氏李氏之日记(前文有提到:古人以日记传者,如元郭右之《客杭日记》,明李竹懒《味水轩日记》,至今考元明掌故者,犹据二书为考订之资),同为艺林瑰宝也。

——丙子年春二月 嘉兴刘秉义跋”



百年之后,唯有这本再现人间的“寒云日记 西泠本”,让我们从中看到那个想要专注于做个鉴藏家、戏曲家、文学家、青帮大字辈,却又离不开风花雪月的真实的袁寒云。也正是缘起于此本日记中所记载的开始于1923年冬的“北行”,让袁克文在久别京津和家人长达五六年后,开始渐渐主居于北方,进入他人生最后一个阶段的篇章。





唯一存世袁克文日记实物 领衔
西泠拍卖二十周年庆典秋拍
中国戏曲音乐艺术专场


综合 西泠拍卖



天津美术网
天津美术界门户网站。秉承客观、公正、记录、传播的办网理念,是您了解天津美术界的重要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