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家新加坡杨启霖先生 (1917-1998)
袖海楼旧址
钤印:爰鈢 、大千、游戏神通、摩登戒体
藏印:杨启霖所藏书画
题签:张大千仕女。钤印:杨启霖平尺
说明:原藏家,杨启霖(1917-1998),斋号袖海楼。
1.《袖海楼藏画选》P182、183,上海书画出版社,2006 年7 月。
2.《先生归来·张宗祥和他的时代》P137,西泠印社出版社,2020 年10 月。
3. 即将出版《观道·中国美术巨匠作品集》
天地万物都可以做我们的老师,并为我们所用。
--张大千
李祖莱、李德英伉俪藏「榆中兴龙山」
李祖莱、李德英伉俪于张大千交情匪浅,大千与李家夫妇以弟、弟媳相称,李家三小姐秋君,更是大千一生红粉知己。张李二人交情非同寻常,李祖莱是大千四位遗嘱见证人之一,一生友情早已转化为浓浓亲情。
渲染图
大千先生曾于1941年春西行敦煌时两次游览兴隆山,画家感叹于沙漠戈壁之地竟有如南国景色,遂提笔描绘,之后亦多次创作。本幅题“忆写廿年前旧游”,可知应写于六十年代初,是大千来港下榻李祖莱寓所时创作。
款识:榆中兴龙山林木蓊郁,居 南中景色,春莫高处犹雪,题肰则与吾蜀峨嵋同也。此忆写廿年前旧游。大千居士爰。
钤印:张爰、大千居士、昵宴楼
说明:即将出版《观道·中国美术巨匠作品集》
1936年,京剧大师梅兰芳(左一)与戏剧家熊式一(右二)合影
4. 艺术家 第九期 图版16,艺术杂志社,1976年。
大千先生于李秋君之欧湘馆所作《松风策杖》
张大千( 1899-1983 ) 松风策杖
出版:《收&藏博物馆与私人收藏对话展》2015年。
参展:《收&藏博物馆与私人收藏对话展》天津美术馆,2015年4月18日到4月30日。
说明:即将出版《观道·中国美术巨匠作品集》
高士是张大千人物画的重要题材,但与描写避世、伤怀等情绪的传统作品不同,张大千笔下的高士每每置于山水林泉之中,神情悠然恬淡,着意于表现人物高雅放达的情怀。
此幅《松风策杖》创作于1939年,张大千时年四十一。时逢卢沟桥事变,北平陷敌,烽火连天,张大千被迫滞留, 直至翌年五月辗转抵沪,寄寓于挚交李氏兄妹祖韩、秋君家中。题跋中“己卯十一月”,即一九三九年底,写于李秋君之欧湘馆中。
合影(居中为张大千,右二为李秋君)
画面构图大胆,但见一虬松横空而出,枝干昂首挺拔,似要划破天际下方,曲枝盘屈如腾蛟。松枝掩映下,一高士披巾策杖,踯躅独行于山林之间,一派悠游自得,似遗世独立,无乃画家此刻期盼心境宁静之写照。远山淡染,以淡墨勾描出树干轮廓,浓墨点苔,同时以松针墨色变化来区分前后层次变化,布置错落得宜。
高士面部丰润衣纹线条流畅劲利,用淡赭染帽和衣袖处,代表了张大千盛年人物画的水准。整幅画作,既具平淡天真,又显雅致清逸,体现出张大千深厚的传统中国绘画之功底。
为金融巨子刘寒枫所作《無量壽佛》
民国时期,海上画坛承袭东吴南宗正脉,又兼经济繁荣带来创新活力,一时藏龙卧虎、风云际会。沪上金融家多财善贾、实力雄厚,又雅好收藏,对于艺文绘事鼎力支持。金融巨子刘寒枫,祖籍苏州,发迹于上海滩,酷爱收藏,与当时书画界名家俊彦过往甚密。其藏品丰硕,早年即在上海、苏州两地举办个人收藏展。张大千、吴湖帆、齐白石等均有上款人为“寒枫”的大手笔,同时亦收藏有吴昌硕、于右任等佳构。张大千时为沪上艺坛执牛耳者,刘寒枫与之交情亲厚非常、可见一斑。
渲染图
张大千(1899-1983) 無量壽佛
设色纸本 立轴 1933年作
107×39cm 约3.8平尺
三十五岁生日,大千弟张爰
说明:即将出版《观道·中国美术巨匠作品集》
备注:上款“寒枫”即刘寒枫,祖籍苏州,民国时期海上金融家,酷爱收藏,与张大千、齐白石、吴湖帆、冯超然等书画名家过往甚密,在民国时期曾在上海、苏州举办个人收藏展。张大千、吴湖帆、齐白石等均有上款人为 “寒枫”的大手笔,同时亦收藏有吴昌硕、于右任等佳构。张大千时为沪上艺坛执牛耳者,刘寒枫与之交情亲厚非常、可见一斑。
1.《二十世纪美术作品档案大师合卷一》河北教育出版社 2024年
张大千的画风,曾经几度改变,他早期研习古人书画,从中汲取了不少的养分,后旅居海外,受欧美风气的影响,工写结合,水墨与重彩融为一体,到了晚年时,也就是在他57岁时,自创了泼墨泼彩的画法,这是在继承传统泼墨画技法的基础上,融合了西欧绘画的色光关系,从而发展出来的一种新的山水画笔墨技法。
1968年,张大千创作《长江万里》;1971年创作《可以横绝哦嵋巅》;1972年,也就是他74岁时,于美国加州十七哩海岸创作《湖畔风景》;次年,也就是1973年,创作《青城天下幽》。这些皆为泼彩山水画,是张大千晚年进行改变时期的作品。这幅《翠屏寒泉图》图创作于1974年,也就是张大千76岁时。整个画面采用泼墨泼彩的手法,有种云气缭绕的磅礴之感,墨色由浓至淡,再由淡至浓,首尾呼应,极具节奏感。至于画前仿佛身置苍深渊穆之境,令人震撼。远山犹如一幅打开的石壁,将房屋、树木囊括其中,奇伟瑰丽与天地融合,笔墨潇洒简淡,增强了意境的感染力和画幅的整体效果。
加拿大私人藏家珍藏《清溪欲雨》
钤印:张大千长年大吉又日利
出版:《收&藏博物馆与私人收藏对话展》2015年。
参展:《收&藏博物馆与私人收藏对话展》天津美术馆,2015年4月18日到4月30日。
说明:即将出版《观道·中国美术巨匠作品集》
备注: 《清溪欲雨》早年由加拿大私人藏家珍藏,虽未署年款,当约为20世纪60年代所作。方寸之间,泼 墨中施以淡淡花青,所显见之晕湿效果,将山水之间的迷离苍茫,表现得极尽动人。正是“清溪欲 雨晚来风,山居闲看舟自横”。
为淡庐居士所作《泛舟图》
钤印:张爰私印、大千父、摩耶精舍
上款:上款「树声」道长为周树声(1890-1986) 别号淡庐居士。河南开封人。曾任上海会丈局局长、立法委员等职。工书擅诗。著有《淡庐诗抄》、《十年论政》诸书。
1978年定居台北摩耶精舍之后,张大千进入艺术生涯的最后一个阶段,此前因眼疾影响,难以维持精细的风格,加之1956年游历欧洲,更与现代主义大师毕加索晤面,受到了西方现代艺术的启发,遂别开生面,成功变法,酝酿出抽象风格的大写意山水。若细究其中技法的不同,又可分为泼墨、泼彩和半泼半皴等门类。居台时期,半泼半皴成为他作品的主流,如大千晚年巨制《庐山图》即用此格。有别于泼彩特别突出画面内容的块面感,半泼半皴虽然也运用颜色罩染,仍然先完整地布置结构,呈现细节,将随机天成与用心经营熔于一炉,反映了张氏在晚年重新回归传统笔墨的艺术路径,堪称张大千终极面貌的体现。
本幅即是半皴半泼画风的体现,笔法以皴为主,以泼为辅,构图不徇旧例,自出机杼,呈环抱之势,先用墨笔大致勾勒冈峦林木,继而以墨、赭石、花青泼染,随后再次勾勒、皴擦出丘峦的阴阳相背,显得老笔纷披,浑厚沉着。画家题跋引《荆州记》庞德公典故,记东汉末年庞统与隐居襄阳一带的名士司马徽隔水相望,常常欢聚,或荡舟,或涉水相访,了无牵挂,安闲自得。画中两舟相接,高士坐船头而语,或正隐喻张大千和周树声的情谊,古事今情,可谓融合无间。
张大千( 1899-1983 )仿王晋卿筆
设色纸本立轴 1934年作
尺寸 89×28cm 约2.3平尺
题识:晋卿笔。甲戌十一月写于昆明湖上,蜀人张爰。
钤印:大千、大风堂、两到黄山绝顶人、苦中作乐
说明:即将出版《观道·中国美术巨匠作品集》
王晋卿,即王诜(1036-?),北宋画家。字晋卿,太原人。熙宁二年(1069年)娶英宗女蜀国大长公主,拜左卫将军、驸马都尉。元丰二年,因受苏轼牵连贬官。元佑元年(1086)复登州刺史、驸马都尉。擅画山水,学王维、李成,喜作烟江云山、寒林幽谷,水墨清润明洁,青绿设色高古绝俗。
张大千的没骨山水约出现于三十年代中期。此幅没骨重彩,大青大绿,复施勾金,瑰丽无比,为画家壮岁精绝之作。大千在这类作品上多有题跋,述及渊源家数,上溯宋代王晋卿,甚至远及杨升和张僧繇。
萧平题跋的张大千与女弟子叶名珮合作的子猷看竹图
张大千(1899-1983)叶名珮(1929-2022)子猷看竹图
设色纸本立轴 1947年作
96.5×33cm约2.9平尺
题识:丁亥三月名珮写竹大千居士補成之。
钤印:张爰、大千、叶珮之印、叶名珮
题跋:子猷看竹图张大千先生画子猷高雅清逸神态自若,叶名佩补修竹两株清隽雅洁。
合之一图如出一手,可知其妙也,真迹无疑。庚寅二月观识于金陵戈父萧平
钤印:萧(朱)萧(白)
出版:大千遗作展览画册(1984年1版1印,美国出版)
大风堂唯一的女琴人—叶名佩
叶名佩本名叶世琴,拜了张大千为师以后,张大千认为她会弹琴,再叫世琴,这名字太一般了,于是给她改名叫名佩。当时用斜玉旁的“珮”,一块玉的意思。“珮”和“佩”是相通的,过去两个字都用,后来身份证上要固定一个字,就用“佩”了。
左二为叶名佩,左五为张大千,左六为李秋君,左七为顾青瑶(1947年摄于上海)
子猷,王羲之之子。以生性爱竹着称于世。后来的文人大多有种竹的雅好,应该就是拜王子猷所赐。在王子猷眼里,对于自然物如修竹的纯粹的审美,其重要性远在世俗的人际关系之上。王子猷爱竹,绝不是附庸风雅,而是爱到近乎痴迷的程度了。
据叶名佩回忆:张大千弟子估计有一百多,他到了海外还在继续收徒。张大千和张善孖兄弟的画室叫大风堂,张大千门人都称大风堂弟子,成都上海各有一批。李秋君当时是中国女子书画会的会长,我们都参加她的书画会。张大千门人一两年要开一次画展,每人要出一幅画。那时候我学画时间不长,单独画有困难,我跟老师说,我画不来怎么办?张大千和李秋君商量,出了个点子,画一幅《子猷观竹图》。张大千画人物价格很高,而且不容易得到。他一生画了大概六万张画,20多岁画到80多岁。他画子猷,我画竹子,他题款"与名佩贤弟合作"。这幅画在画展上红纸条贴了27张。那是日本投降以后他第一次到上海开画展,都卖掉了。我们在李秋君家里画。张大千画一个人物快得很。我的竹子是工笔的,他的人物是写意的。这也是我小时候很开心的一件事。现在好多人在网上看见《子猷观竹图》挂出来拍卖,来问我,可能是其中一些人的后代拿出来的。
张大千(1899-1983)行书七言联
水墨纸本 立轴 1978年作
135.5×35cm×2(每幅)约4.4平尺
题识:六十七年元月八十叟爰。
钤印:张爰之印、大千居士、戊午、己亥己巳戊寅辛酉
释文:盪摩青山斗两虎,倒拖柱杖行九州。
出版:《大千归来-张大千书画作品集》第261页,四川美术出版社,2021年。
大千先生的香港大风堂弟子凌云超旧藏
凌云超,江苏扬中人,大千先生出国后在香港所收弟子。他经营化学制品企业,业馀甚嗜书法,投“大风堂”习艺后,精心研,积累所得撰文发表于〈大成〉等杂志,著有《中国书法三千年》。又身体力行,任香港中国书道协会会长,传扬书艺,并在东瀛举行个展。他自五十年代起屡得乃师贻赠,复于一九七三年赴美,拜谒先生于环筚庵,逗留一 ,获指授书画之道,并阐发“泼墨”画法要旨。师生情谊之切,足可窥矣!
张大千(1899-1983)致凌云超信札一通
水墨纸本 镜心 1978年作
45×70cm约2.9平尺
释文:云超仁弟足下:林清霓先生归,备道吾弟高情隆渥,正欲修作书奉谢。不意独步园中,连跌数次,手臂为伤,不得操管。今希小愈,而清霓以心脏血阻,忽而淹溘,伤哉万分。顷者至友郑月波教授赴耶加达探望其兄,便中亦拟展其大作,务望吾弟大力鼎助,感念无比。郑公与清霓及兄为画盟,又同居克米尔,共数晨夕者五六年,非泛泛之交,故特重托吾弟耳。此颂俪福。小兄爰顿首。四月五日。
来源:大风堂门人旧藏,作品为大风堂弟子凌云超旧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