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届三中全会】学习《决定》问答㊲—㊴

健康   2024-11-12 18:30   山东  


二十届三中全会




学习《决定》问答





㊲如何把握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并就增加地方自主财力、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优化共享税分享比例等方面作出部署,提出明确要求。


  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是政府间权责划分的基本组成部分。改革开放初期,我国财政体制由原来的“统收统支”改为“分灶吃饭”,先后探索实行了多种形式的财政包干制。1994年,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要求,国家实施了分税制改革,确立了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的基本框架。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政府间财政关系的调整完善,从国家治理的高度部署持续推进财政体制改革。基本完成主要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适时调整中央和地方收入划分,逐步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深入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从实际运行情况看,财政体制的调整在增强中央宏观调控能力、调动地方发展经济的积极性、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形成等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力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国家财政实力也日益壮大。但也要看到,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要求相比,现行财政体制还存在一些不相适应的地方。部分领域中央和地方财政事权划分还不够清晰,地方自主税源不够稳定,一些地方对上级转移支付依赖程度过高,转移支付激励约束机制尚未完全建立,等等。


  财政体制改革涉及面广、利益触动大、影响十分深远,必须紧紧围绕保持和增强中央调控能力,围绕更好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围绕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统筹考虑多方面因素,加快推动建立适应推动高质量发展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求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推进落实中,需要着重把握好“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3个方面的要求。


  第一,权责清晰。遵循受益范围、信息对称和激励相容原则,完善中央和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适当加强中央事权、提高中央财政支出比例。中央财政事权原则上通过中央本级安排支出,减少委托地方代行的中央财政事权。不得违规要求地方安排配套资金,确需委托地方行使事权的,通过专项转移支付安排资金。规范中央和地方共同财政事权设置,探索建立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动态评估调整机制,健全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


  第二,财力协调。进一步完善地方税体系,结合税制改革稳步推进中央和地方收入划分,优化共享税分享比例。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清理规范专项转移支付,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提升市县财力同事权相匹配程度。建立促进高质量发展转移支付激励约束机制。健全转移支付定期评估和动态调整、退出机制。规范非税收入管理,适当下沉部分非税收入管理权限,由地方结合实际差别化管理。在清晰界定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的基础上,通过优化政府间收入划分和转移支付结构,推动形成稳定的各级政府事权、支出责任和财力相适应的制度。


  第三,区域均衡。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东西南北差异大、各地发展不平衡。财力分配不能简单看人均财政收支水平高低,需要根据不同地区所处发展阶段、资源禀赋、公共服务提供成本等多方面因素,科学测算均衡调节。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调整完善区域政策体系,研究完善差异化财税支持政策,促进各区域发挥自身优势持续做大财政经济“蛋糕”。加强对履行特定功能地区的财政支持,增强其财政保障能力。通过完善财政体制安排,加大政策调节力度,有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同时,省以下财政体制是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的延伸,是政府间财政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继续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深入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优化省以下财力分配,使权责配置更为合理,收入划分清晰规范,财力分布相对均衡,基层保障更加有力。



㊳怎样理解完善政府债务管理制度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完善政府债务管理制度”,并强调要合理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范围,适当扩大用作资本金的领域、规模、比例,建立全口径地方债务监测监管体系和防范化解隐性债务风险长效机制,加快地方融资平台改革转型。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政府债务管理工作,统筹内债与外债、中央与地方政府债务管理,部署推动完善制度机制,加强分配使用、支出管理和风险防范,有效发挥债券资金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特别是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制度建设从无到有不断加强,坚持“开前门、堵后门”,依法赋予地方政府适度举债权限,加快构建规范的举债融资机制和闭环管理制度体系,不断加强法定债务管理,积极稳妥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但也要看到,当前政府债务管理仍存在一些需要改进和加强的地方,全口径政府债务统计监测和管理体系还不够健全,违法违规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情况仍然存在,有的地方政府债务负担较重、偿债压力较大,部分地区融资平台债务风险不容忽视,等等。


  政府适度举债有利于加快发展、造福后人,符合代际公平原则,是国际上的通行做法。但不顾客观条件过度举债、管理失控,则会得不偿失,带来过于沉重的债务负担,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后劲和可持续性,这方面其他一些国家的教训也非常深刻。《决定》强调完善政府债务管理制度,对于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要准确把握改革要求,统筹发展和安全,兼顾当前和长远,坚决落实好这一决策部署。


  第一,加快建立同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政府债务管理机制。完善政府债务分类和功能定位,优化中央和地方政府债务结构,强化源头治理,远近结合、堵疏并举、标本兼治,有效满足各方面宏观调控需求,支持落实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加强地方政府法定债务管理,科学合理确定债务规模,统筹安排公益性项目债券,完善管理约束机制,更好发挥资金效用,有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第二,建立全口径地方债务监测监管体系和防范化解隐性债务风险长效机制。健全部门之间的工作协调机制,加强数据信息共享应用,坚决遏制新增隐性债务,有序化解存量隐性债务。加强对违规违法举债问题的监督问责,严格落实地方政府举债终身问责制和债务问题倒查机制,对新增隐性债务和化债不实等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问责一起,加大问责结果公开力度,发挥典型案例警示作用。


  第三,加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管理。合理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范围,适当扩大用作资本金的领域、规模、比例。完善债务限额分配机制,债券额度分配向项目准备充分、投资效率较高、债务风险较低的地区倾斜。加强专项债券资金借用管还全生命周期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确保专项债按期偿还。


  第四,加快地方融资平台改革转型。加强对融资平台公司的综合治理,分类推进融资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严禁新设融资平台公司。持续规范融资管理,禁止各种变相举债行为。妥善处理融资平台公司债务和资产,剥离其政府融资功能,防范地方国有企事业单位“平台化”。推动形成政府和企业界限清晰、责任明确、风险可控的良性机制,促进地方财政经济可持续发展。


  同时,要深入推动一揽子化债方案落地见效,压实防范化解隐性债务风险的主体责任,夯实债务管理基础,通过安排财政资金、压减支出、盘活存量资产资源等方式逐步化解风险,在债务化解过程中找到新的发展路径,在高质量发展中逐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㊴怎样理解完善金融机构定位和治理,健全服务实体经济的激励约束机制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完善金融机构定位和治理,健全服务实体经济的激励约束机制。”这是加快健全金融机构体系,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重要举措。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我国金融业快速发展,已形成覆盖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基金、期货等各个领域,多层次、广覆盖、差异化的金融机构体系。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金融业机构总资产超过476万亿元,其中银行业机构数量超过4000家、资产规模居全球第一,保险、股票和债券市场规模居全球第二。近年来,金融系统有力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金融机构不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融资总量合理增长、结构持续优化、成本稳中有降。脱贫攻坚期间,共发放精准扶贫贷款9.2万亿元。2019年以来,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增长近3倍,绿色贷款余额居全球首位。2021年以来,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平均增速分别达到25%、30%以上。


  同时要看到,当前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有待进一步提升,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尚不平衡不协调,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绿色转型、中小微企业不够充分有力;一些地区高风险中小金融机构偏离定位、治理失效,大股东操纵、内部人控制问题突出,内外部激励约束机制尚不健全。


  完善金融机构定位和治理,健全服务实体经济的激励约束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一是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的需要。我国金融机构已经门类齐全,要通过完善定位和治理、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实现定位准确、分工协作、功能协调,为经济社会提供相适应的高质量金融服务。二是服务实体经济的需要。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和立业之本,在服务实体经济中金融机构才能充分实现自身价值、获得合理回报。三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需要。经济风险和金融风险互为因果、相互交织,很多情况下金融是经济的镜像。各类金融机构聚焦主责主业,树立正确的经营、业绩和风险理念,防止盲目发展和无序扩张,既能强化对实体经济的金融服务,也能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完善金融机构定位和治理,健全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需着力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准确定位,坚守主责主业。立足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金融系统要着力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5篇大文章。国有大型金融机构要做优做强,提升综合服务水平,当好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中小金融机构要减量提质、优化布局,立足当地开展特色化经营。政策性金融机构要强化职能定位,聚焦服务国家战略,主要做商业性金融机构干不了、干不好的业务。保险、信托、理财、证券等金融机构要专注主业,规范发展。二是健全公司治理,加强内部管理。深化党建与公司治理的有机融合,充分发挥金融机构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加强内部管理和风险控制,加强董事会、高级管理层履职行为监督。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健全服务实体经济的经营要求,健全服务实体经济的尽职免责规定,建立敢贷愿贷能贷会贷的长效机制,不搞偏离实体经济、自我循环、自我膨胀的“伪创新”。三是完善监管和考核,强化激励约束机制。发挥货币政策工具作用,加强宏观审慎评估,强化对服务实体经济的引导和激励。完善金融监管规则标准,对服务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实施差别化监管政策。加强监督检查,及时纠正金融机构偏离定位和盲目扩张行为。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优化股东利润考核和评价机制,支持金融机构实现适当利润。健全资本补充机制,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性。


来源|新华网

编辑|闫旋

审核|吕奕


山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山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官方微信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