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出关山,苍茫云海间。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听西陆夜读“关山月”。
驻守在祖国边关,寒冷、寂寞、干燥、缺氧都是常态,但在这看似静默的大地上仍旧生长着很多顽强的生命。当戍边的战士们与这些高原精灵相遇,会有哪些故事呢?今晚,让我们和战士姚克一起,去见见那些同样生长在生命禁区的生灵们。
生命禁区,战士邂逅高原生灵
作者:姚 克 主播:王 磊
野外训练间隙,下士王佳佳坐在荒芜的土地上,目光不自觉地扫过高坡上的一丛野草。在这有着“生命禁区”之称的雪域高原上,这种在世界上大多数地方都能旺盛生长的植物,也十分稀疏和孤独。
视线渐渐聚焦,他发现那株野草在“发抖”。他好奇地走过去,拨开野草,草窝中竟有三只瑟瑟发抖的雏鸟。
王佳佳忍不住把这个惊奇的发现告诉了战友。很快,小小的草窝旁就围满了全副武装的大汉。
“这么艰苦的地方,它们能长大吗?”
“能不能带回去养起来?”
“不行吧,羽毛都没长齐,离开巢穴会死的。”
“说不定是国家保护动物……”
战士们的七嘴八舌被一阵沙尘暴打断,大家默契地围在一起挡住风口,下士杨敏育轻轻将一把枯草盖到草窝上。
风沙过去,中士朱永辉不知从哪掏出一块面包。他小心地碾碎,喂给伸长脖颈、不断啄击着空气的雏鸟。
“我们要在这里训练,如果有人不小心踩到它们怎么办?”
“咱们做个标记,提醒一下后面的战友吧。”
战士们迅速行动起来,小小的草窝外多了一圈“围墙”。通信兵赵俊怕石块不够明显,还插上了一面小旗。随后,战士们各赴战位,放心投入到训练当中。
此后,每当有战友从那片地域训练归来,执勤的战士总要问一句:“三个小东西还好吗?”遗憾的是,茫茫高原,无处寻踪,战士们与雏鸟暂未相见。
生命禁区并不是完全没有生命,只是这里的生命想要活下去,需要格外的顽强。
也许是因为同样的艰苦和孤独,连队官兵对艰苦环境中遇到的每个顽强生命都充满了敬意。
一次巡逻途中,战士们遇到过一头不慎摔落大坑的野驴。大家穿上厚厚的防护服,小心翼翼地接近它,用长时间的陪伴获取了它的信任,接着用尽手段把这头四百多斤、脱离群队的“无组织无纪律驴”抬出深坑,又请军医为它消毒、缝合伤口。确认无恙后,大家远远散开,默默看着它艰难地站立、行走,又一步一回头地爬上山梁,消失在视线之外。
杨敏育抓获过偷吃自己干脆面的鼠兔,念在它是初犯且没有浪费粮食的份上,批评教育后,放归山野了事。
王佳佳在执勤时遭遇过饥肠辘辘的雪豹——它没有擅闯军事禁区,只是在周围徘徊。午饭时,王佳佳将碗里的肉分给它一半以示嘉许。
赵鑫奇驾驶的军车曾被藏羚羊逼停,他下车反复确认藏羚羊没有受伤,将它们赶到安全的地域后,他才放心离开。更多的时候,战士们会遇到羊群、狼、狐狸、鹰或者雕。
在生命禁区中与顽强的生命们邂逅时,大家都带着对高原勇士的赞赏,远远地相互观望。它们向战士们扬扬头、叫一声或是打个响鼻,战士们也会挥挥手表示“收到”。然后,动物们为了自己的生存,战士们为了这片土地上的秩序,各奔远方。
一次演习中,战士们在山顶潜伏阵地发现了整座山唯一的一丛野草——这座山实在恶劣至极——风大到可以吹飞拳头大小的石块,满山都是风化的碎岩,鲜少有裸露的土壤。这棵野草顽强地破开冻土和岩石,勇敢对抗着肆虐的狂风,根须都几乎要被吹起,可它依然坚持为这座黑色荒山点亮了一抹颜色。
看着这抹生动亮眼的颜色,战士们的眼睛里也有了光。
战士们颤抖着干裂的嘴唇,用皴裂灰脏的手掌掀开岩块,刨出一把土,小心培在野草裸露的根须上。
经过一天一夜的煎熬,这棵野草陪着战士们一起干瘪、枯黄,一起在寒风中发抖。然而,它和他们都没有在这样的考验下撤退。终于,在没有温暖朝阳的翌日清晨,战士们和这株野草等来了解渴的冰雹,和支撑演习取得胜利的关键信息。
在这生命禁区,有时候缺水,有时没有信号,大部分时候见不到人烟。
孤独吗,也许是吧。但不要紧。凛冽的寒风会吹来对家乡热烈的思念;后方的锦绣河山会坚定前线寸土不让的信念;与顽强生命们邂逅的每个瞬间,都将成为官兵们军旅生涯的永恒纪念。
也许哪天,仰起脸,寻着那一声清亮的鸣叫,战士们就能实现与荒原草窠里那三个生灵的重逢。那时,他们也会像从前的许多次相遇一样,向它们挥挥手,对三只雄鹰道一声:“你好,再见。”
用美丽的文字和声音
传递抵达人心的力量
祝您晚安!
姚克,西部战区陆军某部中士,热爱阅读,用文字记录军旅生活的点滴。
王磊,陆军某部讲师。爱好播音主持,曾多次担任节目主持和广播员,擅长文学、新闻类播音。
总 监 制:干作余
监 制:孙官玺 张进锋
总 编 辑:张石水
值班编辑:陈 萌
来 源:
期 刊:第 2662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