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高
推动教师队伍发展
清华大学研究生会
在全校范围内开展
第十九届“良师益友”评选活动
由广大研究生同学
投票选出心目中
“立德为首、学高为师
教益为友、育人为本”
的优秀教师代表
经与教师本人确认意向、征集材料
及院系党委和研工组审核
确认推选出
环境学院3位正式提名教师
陈吕军、吴烨、张潇源
另外我院通过
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通道参评的教师为
王书肖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
“良师益友”候选人——张潇源
教师简介
张潇源,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长聘副教授,特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助理,国际水协会中国青年委员会主席等职。主要研究方向为水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在Nature Communications等期刊发表SCI论文120余篇,以第一发明人获授权发明专利15项。曾获中国工程院“中国工程前沿杰出青年学者”、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清华大学青年教师教学比赛工科组一等奖等荣誉。
从教10年,培养的学生先后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6人次)、北京市优秀毕业生(6人次)、清华大学优秀学位论文(3人次)。
“厚德立身”的弘扬者
张潇源老师自从教以来,始终以“厚德、务本、躬耕、明志”为教育理念,于点滴处入心,从细微处育人,引导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双肩挑”政治辅导员是张老师自学生时期便积极承担的工作,这种传统也在他的学生身上得到了进一步的传承与发扬。自2019年以来,张老师课题组内先后有5位研究生于党委武装部、党委学生部、学生职业发展中心、校研究生会、探微书院、环境学院担任学生政治辅导员/研究生德育工作助理,所带集体曾获评清华大学甲级团支部、研究生先进集体等荣誉,实现了“立德树人接力棒”的代际传承。
张老师作为新生导师代表在探微书院新生开学典礼发言
“务本求实”的践行者
张老师格外注重对同学们科研志趣的引导,他经常说:“作为清华的环境专业研究生,抬头要看到国家环境保护的现实需要,低头能做出推动环境问题解决的实际成果。我会始终陪伴在大家的身边,与你们共同实现一名环境工作者的初心与理想。”据周同学回忆,他本科期间就在张老师指导下申请清华大学学术推进计划项目,申请过程中张老师立足于国家水处理领域重大需求,从选题方向出发,在文献调研、实验设计、报告撰写等多个方面给予他手把手的指导。“立足国家重大需求,勇于攻克业界难题,张老师始终以务本求实的态度,用实际行动带领我们不断攀登科研高峰,推动水处理技术产学研协同发展。”
2024年课题组教师节合照
“躬耕教坛”的坚守者
“三尺讲台育桃李,躬耕教坛写春秋。”张老师的教育理念深刻体现在他对授课教学的精心准备上。张老师主讲的“水工艺设备、仪表与控制”在环境学院属于首次开课,且正值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为了让同学们更透彻地掌握水工艺仪表、设备的结构和原理,张老师提前拍摄了大量教学辅助视频,同时积极探索“腾讯会议+雨课堂”授课模式,在特殊时期保障了课程教学的顺利开展。恢复线下授课后,张老师也总会提前半小时到教室,调试设备,确保课程顺利进行。在张老师和课题组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水工艺课程也在全校教学质量评估中获得了全校前5%的好成绩。张老师严谨认真、探索创新的教学态度深深地影响着课题组的每位同学。
张老师授课掠影
“明志逐梦”的领航者
同时,张老师也鼓励大家在做好科研工作的基础上,积极投身到对集体、对他人的奉献当中去,在社会服务之中实现自我价值。据张同学回忆,他曾在2024年暑期参加学校研究生骨干研修班项目,赴新疆基层乡镇挂职锻炼;当时张老师每周都会来电话关心他的工作生活情况,即便是在国外参加学术会议期间也依旧尽力协调时间与他交流。“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总是在张老师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张老师经常结合学生时期参与的社会实践经历,与自己分享开展基层工作的感悟与体会,其中令自己印象最为深刻的一句话是:“一定要用心用情融入基层、多接地气、肯干实事,才能成为群众信得过、靠得住的人。”
2024年张老师课题组合照
投票方式
清华大学第十九届“良师益友”评选活动复评投票阶段为11月4日至11月17日,每一位在学研究生(包含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可对校内任何一位正式提名教师进行投票,每一位在学研究生仅可以投出一票。
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填写问卷进行投票。若多次填写问卷则以最新一次为准。
投票二维码
供稿 | 张潇源课题组
编辑 | 林博威
审核 | 吉庆华 黄斐 陈天吟 胡亚悰